鹿的食毛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母鹿群和仔鹿群较为多发。此病在鹿场发病较普遍,危害较大。有的鹿食毛后在胃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毛球影响消化,严重的造成死亡;有的鹿被毛被咬光,因寒冷而死亡。
[病因]:鹿食毛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可能原因:一是认为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不全价;二是鹿群密度大;三是饲料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四是因为长期饲喂酸性饲料,使体内钾、钠不足,引起鹿代谢紊乱,消化障碍,致使鹿发生异嗜现象,易相互咬毛。
[症状]:本病发病首先表现为异嗜,如舔墙、吃粪尿、咬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鹿相互啃咬或啃咬其他鹿的毛,有的鹿背部、臀部甚至颈部的毛被啃光,皮肤呈黑色并有伤痕,有的鹿因消瘦而死亡。鹿在咬毛时,有的将毛吃掉,有的吐在地上,鹿食毛后,毛与胃中纤维混搅在一起形成毛团,小毛团可随粪排出体外,大毛团在胃内影响消化,出现消化不良、反刍迟缓或停止,甚至堵塞肠道,使鹿衰竭死亡。
[诊断]:鹿食毛症可根据季节、鹿群食毛现象及临床症状作出判定。
[预防]:为预防本病,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管理,换毛季节认真清扫落地的鹿毛,使其不能混入饲料和饮水中,已混入的应予以挑出;防治体表寄生虫,可用低浓度来苏儿进行药浴,浴后4-5小时内不饲喂;隔离明显躁动的鹿只,防止其他鹿只进攻啃咬,诱发食毛症;进入春季产仔期,少饲喂青贮,代以干树叶、玉米秸,最好用青绿柳条效果*,因为其中含有某种特殊活性成分。如必须用青贮,可用碳酸钠调节酸度,另外青贮不宜铡得太短;配制全价母鹿饲料,选用优质鹿用添加剂调节微量元素及必需维生素的摄取量;保持产圈清洁、安静。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斩断病源,就能避免鹿食毛症的大规模发生。积极治疗措施得当,可以减少因食毛症造成的鹿群品质差和鹿只死亡,将损失降到最小。
[治疗]: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方法得当可使发病轻微者得以治愈。方法是灌服液体石蜡与链霉素混合物。首次量为液体石蜡40-50毫升/次,链霉素160万国际单位,维持量为液体石蜡20-30毫升/次,链霉素不变,坚持3-4天,1次/天,配合注射强心药物肾上腺素,效果很好;也可用泻药硫酸钠或硫酸镁150-200克加水2000-3000毫升,一次灌服,仔鹿慎用;也可在圈舍清洁后垫以无沙黄泥,既压了毛又让鹿微量舔食,补充某些元素不足。测定饲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别是硫、铜等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等生成有关的元素含量,如有不足及时补充。成年鹿每天加硫酸镁5毫克、硫酸铁1500毫克、硫酸铜100毫克、氯化锰10毫克,补饲3-4周即可明显见效。体况好的鹿可手术取出毛球,精心饲喂至痊愈,辅助措施是清除圈内脱落的鹿毛及杂物;不得惊扰仔鹿;调配全价母鹿饲料,将饲料中食盐改为人工盐(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