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鳗鱼赤鳍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时间 : 11-01 投稿人 : 喜爱弄人 点击 : 1848 次

1、病原体

鳗鱼赤鳍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孢和荚膜,刚从病鱼上分离的病原菌常两个相连。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圆形,边缘光滑,中央凸起,肉色、灰白色或略带淡桃红色,有光泽,发育很好;在MacConkey培养基和SS培养基上发育也很好。发育可能温度为5~40.5℃,28℃最适;pH6~11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7.2~7.4;在含盐0~4%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盐度为0.5%左右,含盐4.5%不生长。氧化酶阳性,细胞色素氧化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产生硫化氢,V.P.试验阳性,MR试验因菌株而不同,丁二醇脱氢酶阳性,产生吲哚,还原硝酸盐,尿素酶阴性,不利用丙二醇;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海藻糖、淀粉、糊精、肝糖、甘油、甘露糖产酸产气;不发酵木糖、山梨糖、菊糖、松三糖、阿东糖醇、半乳糖醇及肌醇;液化明胶,消化酪蛋白,消化莱弗尔氏血清,石蕊牛乳产酸、凝固、胨化;水解淀粉,磷酸酶阳性,脂肪酶阳性,卵磷脂酶阳性,利用柠檬酸盐,精氨酸脱氢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氰化钾试验阳性,p型溶血(马、羊红细胞),产生毒素。

2、流行情况

主要经过肠道感染;经多次用菌液浸浴不受伤及人工创伤的鳗鲡,均不感染发病,因此认为不易发生经皮、经鳃感染。带菌鳗鲡是主要传染源;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能存在于富含有机物的水及底泥中。在养鳗池中广泛存在,当水质恶化,水温剧变,捕捞、搬运后鱼体受伤,或越冬后期鱼体抵抗力下降时,鳗鲡的肠壁上皮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脱落、崩解,这些崩解物成为细菌的很好营养,嗜水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因而容易暴发流行。鳗鲡、鲤、鲫等温水性淡水鱼都易感染;爬行动物的蛇、甲鱼及两栖类蛙也易感染;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哺乳动物的小白鼠、豚鼠、兔也有感染性。

3、症状及病理变化

躯干和头部的腹侧皮肤、臀鳍发红,胸鳍也常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时全面明显发红,躯干背部和背鳍有时也发红,但有时濒死的鱼仍只有轻微发红;病鱼不吃食,靠近池壁静止不动,有的头部向上,无力地“竖游”,多数在几天内就死亡。腹腔壁常有点状出血;肝脏由于严重淤血而呈暗红色,有时也可看到出血斑;在肝门静脉周围,常可看到大范围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以至坏死;在血管周围常有大量淋巴样细胞;脾脏淤血、肿大;当体表出血严重时,鳃、肝、肾、脾的颜色变淡,病鱼严重贫血。肾脏的病变常较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淤血、出血,肾小球上皮细胞剥离,肾小球崩解,肾小体囊腔内出现蛋白质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混浊肿胀,滴状玻璃样变,以至坏死、崩解;间质中淤血严重。心肌纤维间严重出血。肠壁局部或全肠充血,失去弹性,肠内没有食物,而有黄色或乳白色带血的粘液状物,其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血细胞;在上皮细胞层和基膜之间,以及固有膜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浸润,毛细血管充血,固有层出血,严重时肠粘膜皱襞的顶端坏死、崩解,以至全面崩解。病鱼贫血,红细胞数减少,红细胞比积降低,血液中水分增加,血糖、血清蛋白和血清钙量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加。

4、诊断

鳗鱼的躯干、鳍等处发红、出血的疾病,除赤鳍病外,还有鳗爱德华氏病、鳗红点病及弧菌病等,且常几种病混合感染,因此仅从病鱼的外表症状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必须进行细菌检查,常规分离、鉴定,费时太长,快速诊断可采用:

(1)直接荧光抗体法(FA)

①制备荧光抗体:用荧光色素标记家兔嗜水气单胞菌抗血清的球蛋白(注意抗血清必须是抗体效价高、无交叉反应,并经过提纯;荧光抗体制备后也必须进行处理,以消除其非特异性反应成分,并要进行测定,以确定其特异性染色强度及非特异性反应的有无;制备好后,加0.01%硫柳汞,-20℃可长期保存)。

②制备病鱼的病变组织压印片,干燥后,通过火焰3次固定。

③将荧光抗体滴加在压印片上,放密闭湿盒中,37C恒温30~60分钟,然后用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地充分洗涤,冷风吹干。

④加1滴缓冲甘油,盖上盖玻片封片。

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出现荧光,即可确诊患此病。

(2)间接荧光抗体法(1FA)

①制备家兔抗鱼血清荧光抗体:把鱼的血清注到家兔体内,制备家兔抗鱼血清抗体,并用荧光色素标记。

②在载玻片上,放一环嗜水气单胞菌菌液,让其自然铺开,冷风吹干,在火焰上通过3次固定,滴加病鱼血清,令其盖满标本,放密闭湿盒中,37℃恒温30分钟,然后用0.1mol/LpH8.0的PBS液轻轻冲洗3次.再按顺序浸泡于PBS液三缸中,每缸5分钟,取出再轻轻冲洗3次,冷风吹干。

③在上述载玻片上滴加家兔抗鱼血清荧光抗体,令其盖满标本,置密闭湿盒中,37℃恒温30分钟,如上法浸泡和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轻轻漂洗3次,冷风吹干,加l滴缓冲甘油液,盖上盖玻片封片。

④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出现荧光,即可确诊。

(3)琼脂凝胶扩散试验根据沉降线图形不同而进行鉴别。

(4)鉴别培养基

①Rimler—Shotts培养基(R—S培养基):将分离材料接种在R—S培养基上,37C培养,20小时后观察,嗜水气单胞菌发育成纯黄色菌落。水中和鱼体上存在的细菌,形成同样菌落的,只有柠檬酸细菌属(Citrobacter)及变形杆菌的一部分。

②MccoyandPilcher(1974)设计了较简单的鉴别培养基:

细菌胨10g细菌肉精10g

肝糖4g氯化钠5g

十二烷硫酸钠0.1g溴麝香草酚蓝0.1g

琼脂15g蒸馏水1L

pH6.9~7.1

培养基加热溶解并稍冷,加入分离材料,混匀后倒人培养皿,冷却凝固后,表面再覆盖一薄层2%琼脂,25C培养1天,嗜水气单胞菌形成大的黄色菌落,杀鲑气单胞菌,形成点状的黄色菌落。

5、预防措施

(1)同赤皮病的预防方法。

(2)用下述治疗用内服药,连喂3天。

6、治疗方法

(1)外用药:任意选用下列一种:

①全池遍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2~0.5)×10-6浓度。

②全池遍洒漂白粉浓度为(1~1.2)×10-6,或漂粉精浓度为(0.5~0.6)×10-6,或优氯净浓度为(0.5~0.6)×10-6,或三氯异氰尿酸浓度为0.4×10-6。

(2)内服药:任意选用1种:

①每100千克鱼每天投喂鱼泰8号药饲3kg,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5~7天。

②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呋喃唑酮1~3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⑧每100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2,6-二甲氧嘧啶15~20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④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氯霉素或四环素1.5~2.0g拌饲分两次投喂,连喂7~10天。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2)每立方米水体用痢特灵0.3~0.5克,全池遍洒。

(3)每100千克鳗鱼用舒鳗1号药物10克拌饲投喂,每天投喂2次,连喂7天。

相关文章

  • 鱼类疖疮病的防治
    鱼类疖疮病的防治

    一、病原。本病病原体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杆菌。二、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青鱼、草鱼、鲤鱼、鲫鱼等鱼中,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一般水质污浊、养殖密度过大、水质较肥、鱼体受伤等条件下易发生此病。本病虽属慢性病,死亡率低,但可造成病鱼生长缓慢或停止,鱼产品品质极差,使养殖经济效益降低。三、症状。患病鱼背鳍基部的皮肤及...

    469 渔业养殖科普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
  • 矮紫杉盆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矮紫杉盆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矮紫杉生长能力较强,病虫害较少,如置于闷热不通风的地方,易遭介壳虫危害,可喷射50%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亦可用牙刷人工除之。推荐阅读枸杞玫瑰花保健饮料的研制三花保健茶饮的做法赠送鲜花的选择(图)...

    2147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指南
  • 鳜鱼的4种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的4种苗种培育技术

    近十年来,鳜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

    1839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知识
  • 科学的饲养小龙虾
    科学的饲养小龙虾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

    791 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教学
  • 优质鱼种撷英嘉应锦鲤、锦鲫
    优质鱼种撷英嘉应锦鲤、锦鲫

    嘉应锦鲤、锦鲫是梅州市水产研究所王牌产品,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所科技人员就以杂交育种方法精心培育出了这两类新品种。嘉应锦鲤共分长鳍系、红白系、金黄系、浅黄系、黑色系、白玉系、散鳞系、紫色系等八大品系,近百个花色品种,它五彩缤纷,苗条多姿,晶莹艳丽,风姿绰约,鳍条长而柔软是其最大特色,飘洒轻盈,楚楚动人,或雄健英武,...

    1698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手册
  • 草鱼出血病防治
    草鱼出血病防治

    6—10月份是草鱼出血病流行期,8月份为高峰期。草鱼出血病有三种症状:一是红肌肉。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外表无明显症状,或表现轻微出血,但肌肉充血明显,剥开皮肤可见全身肌肉呈鲜红色,有些病鱼的鳃有块状血斑。二是红鳍红鳃盖。表现为鳍基、头顶、鳃盖、口腔与眼眶四周明显充血,有些病鱼的鳞片下有出血现象,病鱼的肠道多...

    1660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文 养殖指南
  • 大棚养殖成虾养殖技术管理
    大棚养殖成虾养殖技术管理

    1.池塘要求白对虾池塘面积大小均可,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要求面积3—10亩为佳,池深1.5—2米,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长宽比一般不要超过2:1,池塘坡度1:(2.5~3),并向一端倾斜能排千池水,便于干塘和清塘,池底淤泥3—5厘米,池塘要设置进排水系统,最好设有闸口,便于换水。 2...

    2140 渔业知识 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知识
  • 人工养殖鲟鱼需重点防治的几种疾病
    人工养殖鲟鱼需重点防治的几种疾病

    鲟鱼抗病能力较强,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骨板坚硬,鳃部分裸露,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高密度养殖,因相互磨伤而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感染。鲟鱼患病后用普通药物难以治愈,且鲟鱼对一般的常用药物非常敏感,这要求我们在鲟鱼养殖工作中,加强鱼病预防工作,方可将损失降到最低点。水霉病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子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

    106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常识
  • 澳洲淡水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隶属于十足目拟螯虾科,是一种大型淡水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该虾近年经广东省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目前正陆续在省内外推广养殖。最近,湛江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进行室内工厂化繁殖澳洲淡水龙虾苗获得成功,并育出40多万尾虾苗供省内和上海、江苏、浙江的农村养殖户放养,为发展...

    1038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教程
  • 河鲀混养中国对虾技术
    河鲀混养中国对虾技术

    河鲀属名贵鱼类,国外市场价格高,销售供不应求。是目前较理想的养殖新品种。河鲀为栖息于沿岸沙底处的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贝类、甲壳类、小鱼、虾及头足类,适宜水温15℃~20℃,6℃水温即可越冬,适宜盐度25~32,溶氧量要求4毫克/升以上。一、池塘的选择选择池塘养殖时必须根据河鲀与中国对虾各自的生活习性选择好池子,应选择底...

    1002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常识
  •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防病措施有哪些?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防病措施有哪些?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的鱼病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当发生鱼病后,要及时陋离和治疗。主要预防措施有:(1)严格注意挑选健壮、体表无损的种苗。(2)掌握好适宜的放养密度。(3)按照投饵原则,定质、定时、定量投喂,绝不投喂不新鲜及变质的饲料,也不能盲目加快或减少投饵量。(4)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保证水流通...

    1883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指南
  • 河北成功引进黄选1号梭子蟹
    河北成功引进黄选1号梭子蟹

    疣梭子蟹快速生长新品系“黄选1号”近日在河北繁育成功。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引进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新品系“黄选1号”350只亲蟹,经培育有250只抱卵,孵化三疣梭子蟹苗252万只,对推动全省海水池塘养殖品种更新换代和推进科技入户主推品种梭子蟹新品种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三疣梭子蟹新品系是黄...

    527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水蚯蚓的培育
    水蚯蚓的培育

    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因此,积极开发养殖水蚯蚓很有前途。水蚯蚓池养、田养均可,以池养产量最高,每亩年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按目前市场最低价每公斤20元计产值达1.5~2万元,可获纯利0.8~1.2万元。现将水蚯蚓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建池与培池...

    512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资料 养殖妙招
  • 降低养鳖饲料成本窍门
    降低养鳖饲料成本窍门

    根据惠州市养鳖户的经验,降低养鳖饲料成本的窍门有四点。一是鱼鳖混养。鱼鳖混养是一种双增收,饲料互补的好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与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淤积,以改善池塘水质及提高溶氧,有利于鳖与鱼类生长。鳖除吃掉一些体弱或病死鱼外,其粪便可肥水,繁殖大量浮游生物,能为鲢、鳙提供饵料。幼鳖池、成鳖池、亲鳖池均可放养鲢、鳙鱼和少量...

    918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知识 养殖禁忌
  • 兽用抗寄生虫新药:多拉菌素
    兽用抗寄生虫新药:多拉菌素

    多拉菌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与其它市售的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氟多拉菌素(Doramectin)由阿维链霉菌基因工程变异株加入环已烷基羧酸后生物合成获得,在C25位上具有环已烷基。多拉菌素为...

    740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