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多变,尤其是一些管理不到位的猪舍,很容易出现猪感染流行性腹泻病现象。因此,作为养猪人,为切实做好该病的防控,一定要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原因,掌握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
一、了解发病原因
1、天气变化
冬春季节天气变化剧烈, 猪群体况及抗病力弱, 特别是春季气温回暖, 病毒活跃, 致病性增强, 常是每年的高发时间, 因此呈现的季节周期性。
2、环境消毒不力
日常环境消毒和圈舍清洁消毒不严格, 造成该病毒治病性增强, 导致易感猪群感染发病。
3、未使用疫苗
母猪未注射流行性腹泻疫苗, 导致仔猪和育肥猪缺少母原抗体而发病。
二、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冬春季节注意温度变化, 产房温度要在25℃左右, 保育舍温度在22℃左右, 做好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2、 加强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保持圈舍卫生干燥, 避免受潮, 受凉。固定奶头, 出生后的仔猪都能吃上初乳。提早补饲, 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 早开食有利于增强仔猪胃肠功能。
3、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供给均衡的营养胎儿正常发育, 仔猪初生重和抗病力。对母猪接种腹泻二联苗, 在疫情严重地区对妊娠母猪进行人工感染 (用少量腹泻仔猪的粪便拌料饲喂产前一个月的怀孕母猪) , 仔猪通过哺乳获得抗体。做好产房卫生和生产母猪的清洁、消毒工作。
4、接种疫苗
每年10~11月份对母猪、种公猪全群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经产母猪产前一个月接种, 后备母猪产前40d和20d分别接种。仔猪断奶后10~15d接种一次。
5、加强日常防疫工作
饲养员进入猪舍前洗澡、更衣、换鞋经过消毒池进入。生产中采用全进全出生产模式打断该病的循环。用酚类、氯制剂和碘制剂等消毒剂对环境、圈舍经常喷雾消毒, 病毒, 同时也可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当猪场发病时进行紧急预防, 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场区周边可遍撒生石灰切断传染源。
三、及时治疗病猪
1、及时隔离对症治疗
一旦发生发生疫情,要对病猪立即隔离, 加强饲养管理, 清除污染物和粪尿, 防止病源传播。对患病猪进行对症治疗, 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及磺胺累药物等轮换或联合用药。
2、紧急接种
可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紧急接种。
3、对并发症或脱水的措施
发生和其他疾病并发或脱水时, 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作预防用药, 同时添加电解多维营养剂, 防止因持续腹泻造成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足。
4、缓解症状措施
由于本病属病毒性疾病, 尚无疗法。为减轻症状, 减少死亡, 病程, 损失, 可采用停食1~2d或口服补液盐;仔猪腹腔注射5%~10%糖盐水20~40m L, 维生素C 5~10m L, 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和易消化的饲料, 加强护理可取的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