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南美白对虾(下称白对虾)的养殖呈蒸蒸日上的势头,其中淡化养殖尤为突出,并且与传统的罗氏沼虾相比,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无疑,对养虾者来说,下半年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越冬问题了。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力图能为养虾户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白对虾越冬有钱赚
众所周知,白对虾的耐低温能力比罗氏沼虾强许多(低温致死温度为11℃),因此从理论上讲应该比罗氏沼虾越冬更容易;并且在越冬时低温条件下的生长速率要比罗氏沼虾快很多。其次从市场的角度考虑,白对虾作为一种海水虾,其销售的渠道要比罗氏沼虾宽阔许多,大规格商品虾的出口量也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冬季,外省绝大部分地区已没有虾上市,因此,白对虾(主要为冰鲜形式)的北运势在必行,并且可作为高档的水产品上市,甚至现在就有人以40元/公斤的价格预定年底的商品虾。据笔者分析,白对虾在今年底的池边交货价会升至50元/公斤左右。最后,根据笔者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白对虾在越冬条件下的发病率要比普通养殖条件下的发病率低很多,其综合风险性并不象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白对虾的越冬前景应该是比较令人欣喜的。特别是在目前水产品价格普遍低落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养殖户更应注意抓住这一机会。
白对虾越冬抓三点
白对虾的越冬技术可以说和罗氏沼虾相近,但也有其特殊之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有了罗氏沼虾的越冬经验而因此就对之掉以轻心,否则即使某一小环节出了问题,也有可能功亏一篑,甚至导致全军覆没。现就越冬技术的三个关键点提醒一下养殖户。
1、溶氧:正常条件下的白对虾对溶氧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但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在淡水的条件下,特别是在越冬棚内,水体中的溶氧稍低即极易引发白对虾的不正常现象(其机制尚有待研究),并且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很难立刻控制住。故此,养殖户在越冬棚内布置充气设备时就应十分慎重,建议充气头的密度最小是平常罗氏沼虾越冬的两倍以上。并且除特别恶劣的天气外,通常情况下越冬棚的下风头一侧都要经常揭开。
2、投饵:由于白对虾的最低生长温度为15℃,所以即使在越冬的条件下,其绝大部分的时间仍能生长,但其摄食量却与正常养殖条件下相差甚远,且波动较大。因此投饵时要特别细致,既要保证饵料充足而维持其正常生长,又要防止饵料过剩而引起底质的恶化。因为该虾对底质的污染特别敏感,所以还建议多施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等)。这是一条重要的成功措施。
3、越冬后分塘:多数的养虾户习惯于在开春后把越冬棚内的虾开塘分疏,但白对虾在分疏的过程中极易受损伤,许多养虾户往往在这一步骤中出了问题而导致损失惨重,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注意:(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用来分疏的鱼塘最好选在越冬棚的隔邻,这样开塘时只需在其间相隔的塘基上挖开一缺口,利用虾的逆水习性,让其主动从越冬棚游向隔邻的塘。如要分选规格,还可在缺口上拦一张合适网眼的网片,可起到留大出小的作用。(2)如果分疏塘距越冬棚较远,则分疏的操作要十分慎重。有可能的话最好提前把越冬棚内池水的盐度提高,促使虾体的甲壳变硬,对防止分塘时的损伤有极大的好处;(3)操作时越冬棚内的水位不要放得太低,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将越冬棚内的水搅得太浑。整个过程尽量带水操作,过塘后及时消毒。
仍须强调的三点
1、由于白对虾的抗低温能力较强,所以有个别条件较好的鱼塘(如塘水较深、避风条件较好等)不用搭棚也能顺利地越冬,虽然是个别现象,却很有吸引力。不过笔者要提醒广大养殖户,这种方法不能盲目效仿,因为自然越冬受很多条件干扰,如气侯情况、鱼塘条件、虾的体质状况等等,且多少带点侥幸因素。故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作出明智的决策。较为稳重的做法是一边密切注意冷空气的情况变化,一边尽量延迟上市时间以争取好的价格;而一旦判断有冻死的危险时,即提前以略低于市面的价格立刻全部抛售——因白对虾塘口出货速度较快,一口塘通常三至四天就可全部干塘售完,所以这种做法是切实可行的。但要注意的是,一口塘一旦起捕过第一网,就应尽快全部出售完,否则在低温条件下剩下的虾极易出问题。以上做法既不会有多大风险,又可大大增加取得高利润的机会。
2、由于在越冬的低温条件下,白对虾的许多病害(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是潜伏存在的,所以特别提醒养户,在开春后随着水温上升,这些疾病极易暴发,应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3、鉴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户在利用原罗氏沼虾的越冬设备、借鉴罗氏沼虾现有的越冬经验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探索,努力建立起一套更适合于白对虾越冬的模式,以便更充分地、更科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