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ASA-IM)与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展了本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80∶20池塘养殖技术和豆粕型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情况。试验在广东省南海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场进行。
养殖试验方法
本养殖试验在三口5亩(合0.33公顷)的池塘内进行,以示范投饲型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生产情况。试验池中斑点叉尾鱼回鱼苗的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折合120000尾/公顷),同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200尾/亩(3000尾/公顷)。放养时斑点叉尾鱼回和白鲢的平均规格分别为0.2g和50g。斑点叉尾鱼回鱼苗于2006年7月1日下塘,白鲢鱼种则随后于2006年7月10日放养入池。斑点叉尾鱼回是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配制的36/7饲料投喂养殖了132天。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饲料是一种最经济型的配方饲料,以大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的植物蛋白型饲料(见表1~3)。自斑点叉尾鱼回鱼种从体重1克起至捕捞均投喂36/7饲料。最初投喂的饲料颗粒大小为1.5毫米。三口渔池每次投喂等量饲料,且每次的投喂量均以全部鱼类能够吃饱为止。所有投喂饲料均为膨化浮性颗粒饲料。
在捕捞干塘时,分别统计每个渔池中鱼类的成活率、毛产量和净产量、鱼体均重和饲料转化系数等数据。捕捞时称取每个渔池的全部鱼类重量并对每种鱼类分别打样称重以计算不同鱼类的平均体重。试验过程中记录每个渔池的投入产出情况,以测算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配制的饲料和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的经济回报率。
养殖试验结果
三口渔池间斑点叉尾鱼回的生长、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系数变动很大。1号、2号和3号池中斑点叉尾鱼回的平均体重分别从0.2g长至53.5g、72.1g和96.7g。三口渔池斑点叉尾鱼回鱼种收获时的平均规格为69.4g。3号池平均规格较大,达96.7g,这是由于该池的斑点叉尾鱼回成活率较低(仅为44.6%)的缘故。1号和2号池斑点叉尾鱼回的成活率分别为90%和84.5%。三口渔池收获时的平均鱼产量为斑点叉尾鱼回406千克/亩(6090千克/公顷)和白鲢77千克/亩(合1155千克/公顷)。在483千克/亩(7248千克/公顷)的渔池总产量(生物量)中,斑点叉尾鱼回和白鲢分别占84%和16%。(未完待续)作者:M.C.柯里默;周恩华;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