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牛感染巴氏杆菌后,发病急,病情重,主要症状是炎症出血和败血症,所以这种病又叫做出血性败血病。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该病的病原体,其种类繁多。牛感染该细菌后能以多种途径向外界排泄病原体,唾液,血液,粪尿等许多分泌液和排泄物中均带有病原菌。健康牛的上呼吸道也有可能带有这种细菌。该细菌对热比较敏感,低温、干燥也可以使该细菌死亡。普通的消毒水,如1%石炭酸、5%石灰乳和1%漂白粉,均能杀死该细菌,但克辽宁不能杀死它。
流行病学
黄牛、牦牛、水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均能发病。一般来说,健康牛体内就存在巴氏杆菌,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圈舍空气潮湿闷热、拥挤,动物感染寄生虫,着凉,长途运输,突然改换饲料等),造成牛的抵抗力下降时,该细菌就迅速繁殖并随血液循环进入到组织器官,引起发病。患病牛的粪尿、唾液和吃过的草料中都有细菌的存在,这些排泄物和被污染的饲料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一旦健康牛接触到被细菌污染的环境或饲料就会发病。
另外,患病牛必须与健康牛分开饲养,因为混合饲养时,病牛咳嗽、喷嚏都有可能让健康牛感染病原菌。另外,病牛与健康牛之间的咬,抓或接触等,也可能使健康牛感染细菌发病。该病没有季节特异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天气突变、多雨、闷热时更容易发生。本病多为散发,水牛、牦牛有可能呈地方性流行。
症状
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在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根据牛的抵抗力以及细菌致病力的不同,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败血型、肺炎型和浮肿型三种类型。
急性败血型:牛感染巴氏杆菌后,可能会发烧到达41℃,精神沉郁,厌食,不久就开始拉稀,起初粪便是糊状,随病情的加重逐渐转为水样,有时粪便里夹带有血,且恶臭。鼻孔、尿液中也有可能带有血,这种症状维持不到一天,体温就很快下降,病牛就有可能死亡。
肺炎型:该型常见,患病牛的脖子、胸部发生浮肿,造成呼吸困难,皮肤发紫,舌头外翻,流泪,流涎,这种症状的病牛通常在一两天内会发生死亡。有些牛犊常出现便血的严重拉稀,尽管病初不会死亡,但终也会因为虚脱而死亡。
水肿型:病牛胸前和头部水肿,严重的可能波及腹部,触诊有硬实感,牛表现出疼痛感。舌、咽部严重肿胀,眼红肿,流泪,呼吸困难,后也是因窒息或拉稀虚脱而死亡。如果怀孕的母牛患病,很可能发生流产、产死胎等情况。
诊断
这种病常常发生在新引进牛群,长途运输牛群,或天气突变环境中饲养放牧的牛群。如果病牛很快死亡,解剖病牛时发现牛的十二指肠,胃底部有很多的出血,并且腹腔有大量积水,同时牛的舌部、肌肉处也有出血点。有些病牛的肺会变灰、变黑,用手按压无弹性。该病很容易误诊为牛肺疫,所以要仔细鉴别诊断。
一般来讲,牛肺疫发病慢,病程缓而巴氏杆菌病发病急,病程急,所以该病死亡率较高。败血型和浮肿型的牛巴氏杆菌病应与牛的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鉴别诊断。如果要确诊该病,就必须到兽医站进行细菌学检查,可以在病变部位、脓汁取样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两极浓染的杆菌,有必要可以进行动物接种(小白鼠或家兔)。
防治
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牛患病后率却较低,所以饲养者平时在饲养放牧过程中,要注意外界环境的改变。饲养员平时要精心管理畜群,加强营养,尽量让牛舍保持干净,通风。尤其在长途运输中要特别注意空气流通,摄食有度。同时要注意牛圈卫生,要定期消毒(消毒药可以用5%漂白粉,10%石灰水,3%臭药水,粪便可以用火烧)。
在饲养中若看到牛的咬伤、抓伤时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现有疑似病牛,就要马上把病牛与健康牛隔离单独饲养,且对牛圈进行大消毒,对于健康牛群要立刻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注射,观察7天后,如果没有表现发病症状,就要注射疫苗。如果当地无高免血清,牛群也要疫苗免疫,同时还有做好潜伏期病牛发病的紧急抢救准备。
对于防治该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牛群注射疫苗免疫预防。一般情况下,如果病牛及时注射高免血清,同时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药来联合治疗,治疗效果会。用磺胺噻唑或磺胺二甲基嘧啶,全日量为每公斤体重0.1-0.2克,分四次服用,连用三天;也可以用20%磺胺噻唑钠50-100毫升,静脉注射,连用三天。同时,还要注意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