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性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虽然性别大体由受精卵的遗传组分决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发育环境条件,特别是受性激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改变鱼类性分化的方向,促使性别的转化,获得所需性别的鱼类。
(一)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的意义
1.提高群体生长率对于雌、雄鱼生长速度不一样的鱼类,通过性别控制,实行单性养殖将会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鲤、鲫、草、鲟、鲑鳟鱼类是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故雌鱼的商品价值较高,而非鲫则是雄鱼生长快于雌鱼,一般3个月后雄鱼比雌鱼重1倍,故全雄鱼的生产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2.控制繁殖速度对于性成熟周期短,繁殖力强的鱼类,可通过单性养殖控制其过度繁殖,避免幼鱼与商品鱼争夺饵料和空间。如非鲫3-4个月性成熟,一年可产卵4-8次,在池塘养殖中往往造成繁殖过剩,抑制了整个群体的生长,降低了商品质量。
3.延长有效生长期对于性周期较短,雌、雄性成熟年龄不同的鱼类,单性养殖可延长有效生长期,避免因性腺的发育而降低生长速度。如虹鳟雄鱼一般二龄成熟,雌鱼一般三龄成熟,一般饲养两年可达到商品规格(约0.5公斤),若能养殖全雌鱼或能使雄性虹鳟转化为雌性,即可延长有效生长期,达到大幅度增产的目的。
(二)全雄性非鲫
1.饲喂外源雄性激素在养鱼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雄性激素甲基睾丸酮,一般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100毫克,从鱼苗开口摄食就开始投喂,持续2-3月,可获得全雄性非鲫。
2."三系"配套方法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0年提出并实施了一个非鲫人工转性"三系"配套的方案。他们以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诱导莫桑比克非鲫使其性转化为功能上的"雌鱼",再与正常的雄鱼交配,获得部分超雄鱼。筛选出这种超雄鱼与正常的莫桑比克非鲫雌鱼交配即可获得全雄后代。此法能够大批量的进行全雄鱼生产,省去了对逐批鱼种用激素处理的麻烦和成本消耗。虽然制育种过程复杂而繁锁,但生产单位只需从制种场购买超雄鱼与天然雌鱼交配,就能得到遗传上的全雄单性鱼,从而使商品率大大提高。
3.种间杂交在非鲫中有两种性决定的遗传机制,尼罗非鲫、莫桑比克非鲫等属于雌型配子同型,奥利亚非鲫、角非鲫等属于雄性配子同型。因此可以利用雌性配子同型的雌鱼与雄性配子同型的雄鱼进行种间杂多交,获得全雄性的杂种后代供生产上养殖。例如,尼罗非鲫(雌)奥利亚非鲫(雄)→全雄后代;莫桑比克非鲫(雌) 角非鲫(雄)→全雄后代。
(三)全雌性杂交鲤
一龄雌鲤比雄鲤的生长速度快20%左右。一般杂交鲤都是一年养成食用鲤,因此应用人工雌核发育结合人工性别控制生产全雌性杂交鲤在生产实践上是十分有意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对全雌性杂交鲤的生产中,先对镜鲤进行人工雌核发育,并对其后代进行人工转性,使其成为功能上的"雄镜鲤",再与纯系雌性红鲤交配,得到全雌性杂交鲤。1988年投入生产性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来源:商丘兴农网免责声明:本文发布标题及内容,来自其他正规网络媒体,仅供参考、研究使用,不代表本站相关立场。
本文转摘的目的仅为更好地利用网络传播有益信息,无任何商业意图。
如果您认为转载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或修改。
*有关转载以及版权问题请拨打电话:0411-84542000-789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