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瘟流行特点及免疫程序

时间 : 05-21 投稿人 : 霜雪落满头 点击 :

猪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猪瘟流行特点及免疫程序 | 兽医知识大全

(1)流行范围广,全国范围内均有猪瘟流行;

(2)散发流行,疫点减少;

(3)目前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发病日龄日趋偏小。成年猪很少出现发病症状,存在严重带毒现象,可带毒750d,还能引起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并造成恶性循环;

(4)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繁殖障碍型猪瘟)病例突出,这种感染种猪往往外表健康,是引起猪瘟流行危险的传染源,应及时坚决淘汰。

(5)混合感染严重: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圆环病毒病等的混合感染十分严重和普遍;

(6)免疫失败现象严重:养猪场十分重视猪瘟免疫注射,80%以上猪群均注射过兔化弱毒疫苗,但猪群免疫力低下却普遍存在。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针对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建议猪群的免疫程序如下:

仔猪:0-35-70、30-70,超前免疫根据视猪场污染情况而定。

后备种猪:配种前2~3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种公猪:春秋两次。

种母猪:产前20~28d或产后20~28d免疫一次。一年两次或三次。

目前有些猪场采用“零时免疫”的方法控制猪瘟。猪瘟“零时免疫”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多数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初生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极少,不足以干扰弱毒疫苗与免疫细胞的接触。零时免疫”能使疫苗毒在体内有足够的增殖时间而不被血液中母源抗体中和,使仔猪尽早获得主动免疫。

但实际操作却难以实施,如母猪分娩过程可能拖长或者母猪晚上产仔,仔猪出生后已吮吸了初乳,疫苗稀释后保存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免疫失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