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鲐鱼的加工技术

时间 : 09-15 投稿人 : 只羡江中鸳 点击 :

鲐鱼,又名青花鱼、鲐巴鱼、鲭鱼、油胴鱼、油筒鱼等,鲈形目,鲭科。体呈纺锤形,稍侧扁。尾柄两侧各具一个隆起嵴。头中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位高,具发达的脂眼睑。上下颌等长,各具细小牙1行。背鳍2个,第一背鳍完全由细弱鳍棘组成,能折叠于背沟内,第二背鳍和臀鳍后方各有小鳍5个,背侧青黑色,有深蓝色不规则斑纹,腹部略带人色。系暖水性结群鱼类,每年进行远距离生殖洄游,游泳力强,速度快,春夏季多栖息于中上层,生殖季节常集成大群游向水面活动。有趋光性。卵浮性球形,无色透明,分次成熟,生殖季节至少排卵三次,主要食饵为浮游甲壳类,其次为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近海均产。系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资源相当丰富,自采用灯围作业以来,产量增长较快。鲐鱼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用鱼。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钙20毫克,磷226毫克,铁2.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尼克酸9.7毫克。鲐鱼除供鲜食外,还可冷冻、腌制、熏制,加工茄汗鱼罐头和五香鱼罐头等。由于体内脂肪多,肝脏维生素含量高,还可分别炼制人造白脱和鱼肝油。

鲐鱼的加工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一)食用鲐鱼防中毒

鲐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鲜食时味美,加工出来的咸品和干品也相当可口。但是食后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者却屡见不鲜,尤其是食用鲜度较差的鲜鱼,则更易发生中毒。

食用鲐鱼中毒的患者,多见于食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颜面及上半身潮红,酷酊似酒醉样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但体温正常,无下泻腹痛。

食用鲐鱼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呢?国内外的学者曾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大多数认为:引起中毒的原因是青皮红肉鱼含有的组胺所致。当鱼体变质或鲜度较差时,细菌大量繁殖,尤其是摩尔根变型杆菌,可使鱼体内组胺酸脱羧基而形成组胺。也有人认为:由于鱼体本身的自溶作用不断加深使其变质,产生大量的腐败胺,分解后形成组胺,特别是鲐鱼属大洋洄游性鱼类,体内酶的活性强,为适应旺盛的新陈代谢需要,故组胺含量也就较白肉鱼类为多。另外,还有人认为,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其他有毒物质与组胺的共同作用所致。

为了防止食用鲐鱼中毒,一方面要加强鱼的保鲜,尽量食用鲜度较好的鱼。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鱼;另一方面要在烹制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中毒现象发生。在烹制鲐鱼时,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雪里蕻、山楂、绿豆、小白菜等一起炖煮30分钟以上,即可将大部分组胺解除。如果在烹制前做一番简单的预热处理,即用10%的盐和5%的醋混合水溶液把鱼在锅中氽15分钟左右,将大部分组胺破坏,然后再进行烹调就更保险了。

(二)熏鱼

熏鱼,是将生鱼或熟鱼用熏材燃烧的烟加以熏制而成的。鲐鱼、鲹(山鲐鱼)、鲅鱼、鮸鱼、鳗鱼以及淡水鱼中的鲁鱼、草鱼、鳊鱼等都可做熏鱼的原料。

熏制食品大概起源于人类穴居时代,但较为广泛地发展为商品还是在近代。因熏制品具有独特风味,为人们所喜爱。鱼类经烟熏后,烟中的芳香物质透入鱼肉间而具有特殊的腊香味,烟中所含的酚粘附于鱼体表面而呈鲜艳的金黄色,外观颇美。另外,制品所含脂肪较不易氧化,可以提高制品质量。

鱼类熏制方法有冷熏、热熏、液熏、电熏等。比较普遍采用的是热熏法。热熏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40℃之间,时间一般2小时左右。

熏制用的熏材,一般常用的有刨花、锯屑、谷糠、稻糠、玉米芯、花生皮、茶叶(喝过的乏茶叶可晒干后使用)等,但不得使用多脂木材的刨花和锯屑,因树脂多的熏材能使制品发黑而有苦味,所以针叶树类的木材不能使用。

大规模的生产熏鱼,需建造专用的熏室,以形成批量生产。小量生产或家庭加工自食则可利用现成的炊食锅灶进行熏制。这里只介绍小规模的熏制方法。

1.原料:以新鲜度良好的鱼类为原料,最理想的原料鱼是鲐鱼、山鲐鱼、鲅鱼等。

2.剖割:先用清水洗去鲜鱼体上的粘液和污物,用背开法将鱼剖开,摘除内脏,并切去头、尾,个头大的鱼要适当截成块,用清水洗净腹腔内的血污。

3.腌渍:经过剖割洗净的鱼,用8%左右的盐进行腌渍,经过10小时左右,取出洗涤,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脱去部分盐,使含盐量保持在4%左右即可。

4.风干:腌渍洗涤后的鱼沥水后,摊放在竹帘上或穿挂起来进行风干,干燥时间为1天左右,干燥程度以鱼体表面没有水分,用手指压鱼时,能很快恢复原形为适当,含水量在65%左右。

5.烟熏:把适量的熏材(最好是谷糠、稻糠、或茶叶)放在锅中,锅下加火,使其锅中的熏材燃烧冒烟,锅中放一铁箅子,把风干好的鱼摆放在箅子上,盖严锅盖,锅下加文火,使熏材慢慢燃烧,约2小时左右,当鱼体表面色泽金黄,肉面红黄时即可出锅,熏时烟不可过火,否则原料熏后会有糊味,熏料可单用一种,也可几种同时使用。

6.熏鱼的贮藏:鱼经熏制后,脂肪的氧化比盐干鱼慢得多,但由于熏鱼的含水量较多,盐分较少,故易腐败变质。用热熏法加工的熏鱼,在常温下只能保存三、五天的时间,为了延长贮藏期,可将熏鱼装入坛内,喷洒上少量的白酒,然后密封,则可存放半月以上。

7.熏鱼的食用:把熏鱼放在容器内,加入葱、姜、花椒等调料,在锅中蒸1小时左右,将鱼取出放在热花生油中炸成棕红色即可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鲜鱼先行烧、炸等烹调,然后再熏制,用这种工艺熏制的鱼,风味一般比较浓厚。

相关文章

  • 毛虾的加工技术
    毛虾的加工技术

    毛虾,即中国毛虾,又名小白虾、水虾等,甲壳纲,樱虾科,体侧扁,甲壳薄。体长一般2.5-4厘米。额角短小,侧面略呈三角形,下缘斜而微曲,上缘具两齿,尾节很短,末端圆形,无刺,侧缘的后半及末缘具羽毛状。前三对步足呈微小钳状,后两对完全退化。体无色透明,仅口器部分及第二触鞭呈红色,第6腹节的腹面微呈红色,尾肢的内肢基部有3-...

    1285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妙招 渔业文摘
  • 黑鱼稻田鱼种的放养和管理
    黑鱼稻田鱼种的放养和管理

    一、鱼种放养应力争早放,一般在秧苗返青后放入。用化肥作底肥的稻田,应在化肥毒性消失后投放。放种前,可先用少量鱼种试水,不发生死亡再放养。为使鱼种在年底前能达到商品鱼规格,所放鱼种尾重应在0.2~0.3千克。若采用稻田单养,放养量为每平方米1尾左右;若采用与其他家鱼混养,可使搭配放养数量占主养鱼的10%左右,即以黑鱼为主...

    1272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
  • 2009年10月份浙江省水产养殖病情通报
    2009年10月份浙江省水产养殖病情通报

    2009年9月份浙江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来源于杭州、嘉兴、湖州、绍兴、温州、台州、宁波、舟山、金华、丽水和衢州11个市;测报面积:池塘/围塘/水库101197.8(其中精准监测633亩),滩涂6729亩,海水网箱296862.9m3,淡水网箱46480m2,流水养殖113000m2,温室114329.9m2,浅海养殖...

    736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技术
  • 虾苗入塘前清塘肥水三步曲
    虾苗入塘前清塘肥水三步曲

    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池污泥和池塘消毒两方面的内容。育苗池、养成池、或越冬池在放养前都必须清塘。俗话说得好“养虾先养水,而养水先养土”,一语道出了养土的重要性。养完一造虾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池塘:1.清塘时务必要排干水,并用高压泵冲洗,以去除池底污泥,且不留有臭味。2.曝晒池底(最好让池底晒至龟裂...

    2016 渔业养殖价值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
  • 鱼种秋季强化培育管理
    鱼种秋季强化培育管理

    秋季水温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是鱼生长的好时期,特别是对规格较小、体质较差的鱼种,正是催肥季节,养殖户必须切实加强对鱼种的培育。1.消毒清塘,转入新池:培育鱼种的老鱼池,经过春夏几个月的饲养,水质逐渐老化,溶氧与饵料生物减少,致病微生物增多,会使鱼种生长停滞。草鱼种在这样的老水池里更易患病。此时应将鱼种转入新池,...

    1328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
  • 鱼苗运输实用技术
    鱼苗运输实用技术

    鱼苗运输在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因为鱼苗相对于成鱼来说,体弱性娇,生命力较弱,抗逆抗病性差,极易在运输中死亡。造成鱼苗运输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鱼体损伤以及路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超过鱼苗的耐受程度等。如何提高鱼苗运输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鱼苗生产经营者关注的问题。现结合实际谈一谈鱼苗运输的技术,以供参考。一、认真做好运输...

    2334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手册
  • 水产养殖抗旱实用技术手册
    水产养殖抗旱实用技术手册

    目录一、水质调控技术二、科学投喂技术三、病害防控技术四、苗种补放技术五、抗旱管理技术一、水质调控技术1、合理和节约用水,保障重点水面用水。(1)科学调度渔业用水,协调解决各行业用水矛盾。对于兼有灌溉功能的池塘和小型水库,要积极协调好渔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制定科学的用水调度方案,必要时确定最低水位线,避免多重损失;有...

    346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禁忌
  • 虾鳖混养推高日本鳖苗需求
    虾鳖混养推高日本鳖苗需求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曾思铭)“预计今年日本鳖的投苗量将同比增加10%。”日前,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杭州市养鳖行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了解到,除了因日本鳖高价刺激养殖热情外,虾鳖混养模式的推广也成为近年投苗量增加的一大推手。有养殖户表示,今年即使苗价再高,也不会动摇其投苗决心。“目前杭...

    1055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
  • 防御寒害实用技术
    防御寒害实用技术

    1.渔塘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深水(2米以上)渔塘自然越冬。越冬池水不应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通常20天~30天调换部分池水,每次换总池水的1/4~1/5,以防池水污染。2.设置挡风墙、避寒洞。在渔塘的北面可用稻草或泥土筑成2米高的挡风屏障,东西两面筑成向南斜的土墙成畚箕形,减少北风袭击,寒潮侵袭时,水温不致明显下降。渔塘四周...

    1493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成鱼池套养土鲶技术
    成鱼池套养土鲶技术

    土鲶又名小口鲶,其生长速度比天然野生鲶快五倍以上,适应性强,耐低氧,成鱼池套养土鲶品质与野生鲶相差无几,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笔者经过10年试验和总结,取得了比较稳定和理想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养殖条件1.水面条件及配套设施:水资源条件较好,套养鲫鱼或者野杂鱼资源丰富,有防逃设施,精养水面有增氧设备,年底能干池的...

    1619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水产养殖手册
  • 三疣梭子蟹细菌性甲壳病防治技术
    三疣梭子蟹细菌性甲壳病防治技术

    1病原 据报道,从病蟹中分离的溶藻性弧菌、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些细菌在受到损伤的蟹的甲壳上,两个星期出现溃烂,而在未损伤的蟹体上感染却没有效果。 2.流行 细菌性甲壳病在晚秋、冬季比夏季盛行,死亡率可达10%~85%,成蟹较幼蟹发病率高,养殖时期越长,发病率越高。 3.症状 症状常见于蟹的腹面。早...

    836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前景
  • 罗非鱼眼球白浊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眼球白浊病防治技术

    1.病因病因是由于水体中代谢产物氨积累过多。2.症状病鱼多表现为胸鳍基部或腹部皮肤中有气泡,引起组织溃烂,有些病鱼出现单双眼突出,眼球白浊。3.防治方法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对地下水保持曝气,循环水则应经常增补新水,注意投喂新鲜饲料,以利于减少水体中代谢产物氨的积累。...

    2511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手册
  • 河蟹鲈鱼混养技术
    河蟹鲈鱼混养技术

    近年来,池塘养殖河蟹进入微利时期,我区滨海镇渔民大胆尝试,进行河蟹鲈鱼套养,取得了成功。平均每1/15公顷产成蟹100kg,规格100g/只,鲈鱼30kg,规格1kg/尾。平均每1/15公顷产值2500元、效益约1000元。每1/15公顷增加效益300-400元。这种高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形成了鱼蟹共存互惠互利...

    2080 水产养殖技术 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前景
  • 亲虾安全越冬八窍门
    亲虾安全越冬八窍门

    1.严格挑选 亲虾越冬历时长,必须严格挑选。亲虾选择标准应是虾体大,健康无病无损伤,无畸形。雌虾体长14厘米,雄虾体长12厘米以上为宜。实践证明,低密度养殖大个体的亲虾,其成活率或利用率均较高。对刚蜕皮的软体虾不能作为亲虾使用。2.入室消毒 亲虾入池时,在水深20厘米~30厘米时加入100~150×10-6的福尔马林或...

    2008 渔业养殖科普 渔业教程 养殖禁忌
  • 鳜鱼苗种的几种培育方法
    鳜鱼苗种的几种培育方法

    近十年来,鳜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使鱼卵不断翻滚。直接采用环道培育鱼苗,提供了鳜鱼苗所需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鳜鱼苗开口摄食之际...

    2144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