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棒状杆菌病由棒状杆菌属的细菌感染所引 起,可导致感染组织出现纤维素性和化脓性炎症。根据感染部位的差异,本病可分为生殖泌尿型、肺 炎型和全身脓肿型 3 种。
猪棒状杆菌病病因和防治
猪棒状杆菌的症状
猪棒状杆菌在任何猪群中都存在。棒状杆菌导致猪的泌尿系统产生炎症炎症,症状是母猪外阴有脓性分泌物并不时排出血尿。据研究80%以上的公猪包皮内带有猪棒状杆菌而母猪的阴道内却很少见。然而棒状杆菌病只发生在母猪身上,且常在配种后或分娩后1到3周出现症状,因此很可能是配种时尿道口擦伤感染所致。对种公猪特别是身体较强壮的国外品种公猪配种前或定期进行包皮和包皮憩室清洗以防将病菌传染给母猪。
猪棒状杆菌的危害
本病对各日龄的干奶母猪威胁都比较大,常导致死亡。经产母猪比例大的猪群更易发病,患病母猪很快就会死亡或转为慢性病。母猪的死亡率可达12%,有时也见于青年母猪和后备母猪分娩时的应激常会诱发本病。
猪棒状杆菌的防治
该病目前还无确实的预防方法,可尝试在配种后立即使用抗生素或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
可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的剂量投用林肯霉素。可采用氨苄青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剂量投用,连续4~5天。可给公猪的包皮内注入抗生素制剂,每天一次,连续5天,这样可降低公猪传给母猪的细菌量。
对于大群可采用金霉素或土霉素按每吨600克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连续14天。根据情况每隔4~6周进行一次治疗。也可以在母猪断奶或交配时注射一次长效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也可在断奶至配种后21天这段时间里在母猪饲料表面撒药。撒药的量可按母猪每天采食2.5公斤饲料,每吨饲料用药600克来计算,这样每天每头母猪用药量为1.5克,混药最好先用预混剂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