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措施
1.慎重选择疫苗。最好选择进口佐剂的疫苗和以前使用中应激反应少的厂家生产的疫苗。
2.注射疫苗前对动物要严格进行健康检查,凡体温异常、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或疑似有病的动物一律暂缓注射疫苗。
3.气候突变、温差太大、大风等天气情况下暂停免疫注射。
4.群体注射时,应试注射2~3头家畜,观察无反应后再全面注射。
5.注射疫苗后,防疫人员应就地等待观察30分钟以上,以便出现应激反应时给予抢救。
6.按标准注射疫苗,剂量不能过量,也不能减量。
7.禁止在疫苗中使用任何药物,以免降低或消除疫苗免疫效果。
8.要认真观察,区别处置。反应症状轻的可以不治疗,反应症状严重的应及时进行救治。急救药物首选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严重者给予对症治疗。
二、动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1.局部症状
(1)炎症反应。接种部位及周边组织充血,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症反应。一般情况为手触可感觉到或眼观可见的肿胀,严重时可致感染破溃,甚至引起全身性反应。(2)结节。接种部位出现结节,多数能够逐渐吸收,个别形成无法吸收的硬结。(3)坏死。接种部位发生出血、瘀血,使周边组织物质代谢紊乱,逐渐出现坏死。(4)局部过敏反应。个别动物接种疫苗后,出现瘙痒、皮疹等局部过敏反应症状。
2.全身症状
(1)一般反应。一些动物出现沉郁或不安、体温升高、食欲下降、腹泻、跛行等症状。
(2)急性反应。一般由疫苗接种后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一些动物出现急性全身荨麻疹症状;还有个别动物出现精神萎靡、独处呆滞、结膜充血、皮肤发紫、呼吸短促、口鼻流涎、呕吐拒食、强迫行走、步态不稳或突然倒地等症状。
最急性反应可见体温降低,可视黏膜、皮肤苍白,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呕吐反食,肌肉震颤,冷汗淋漓,大小便失禁,呜叫呻吟,躯体强直,站立不稳,倒地抽搐,瞳孔散大,反射减弱,四肢冰凉,鼻腔出血等。整个过程短则几秒钟,长则不超过1小时。如抢救不及时,动物很快休克或死亡。
(3)其他反应。畜禽在疫苗接种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减缓、产乳量减少、产蛋率下降和产软壳蛋等症状。
3.激发发病
处于潜伏感染期的动物,在临床症状没有表现或表现不明显状态下,一旦接种同病疫苗后,可能发生偶合反应,激发急性发病,随即表现出这一疫病的临床症状或引起死亡,在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时常有此现象发生。
4.引发感染
一些动物在接种弱毒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该病的轻微感染症状,个别也会急性发病或死亡,医学上称为疫苗合并症,主要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有关。此外,一些动物接种某些弱毒活疫苗可能引起暂时的免疫抑制,从而在几天或十几天内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易受到病原的侵袭而引发感染。
给羊接种疫苗后如何预防出现过敏及出现过敏后的症状和解救措施
三、解救措施
1.注射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
对急性全身性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应争分夺秒,尽快使用平息效应器官的药物,首选盐酸肾上腺素做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等抗休克作用,对缓解休克状态的作用最快,治愈率最高。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用量为:初生动物0.1~0.2毫升/头,断奶动物0.3~0.4毫升/头,30千克体重以上动物0.5~1毫升/头。必要时可于第1次注射后20~60秒做第2次注射。肾上腺素的注射剂量不可过大,超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物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猝死,这也是有些基层兽医人员不敢使用肾上腺素的原因。此外,也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它可增加心血输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其中最常用的是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用量为:初生动物2~5毫克/头,断奶动物5~10毫克/头,生长育肥期10~30毫克/头,必要时可于4~8小时后减为首次用量的1/3重复使用。
2.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用于过敏反应出现的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及支气管痉挛等,它虽可缓解或消除有关症状,但对症状严重者,特别是对急性过敏性休克,单独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价值不大,它不能代替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常用的是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20~60毫克/千克体重,此药作用快,维持时间短,每天可用药3~4次,直至症状消失。同类的药物还有盐酸异丙嗪,此药维持时间较长,镇静作用较好;也可肌注扑尔敏,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肿胀、渗出;还可注射钙制剂,如维丁胶性钙,每次1~5毫升/头,每天1次,连续数日。
3.其他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40℃时,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心脏衰弱、皮肤发绀时,可注射安钠咖。应注意保温,置于安静通风处,给予充足干净饮水。轻度过敏反应的在适宜环境下,1~2天内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在注射疫苗过程中,应携带肾上腺素注射液及专用注射器具,随时准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