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多,既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季节,也是易出现曝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作为楚州区重点水产养殖乡镇之一,林集镇自进入夏季,尤其是近半个多月来的气温持续在33℃以上,降雨量不多,对水产养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鱼类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其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耗氧量增加,而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藻类繁衍和微生物耗氧量也会大增,如控制不当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水产养殖在高温季节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合理加高水位
当水温高于35℃时,往往不适合多数鱼类的生长。但养殖水体中由于水体温差,往往出现水温分层现象,即水表层的温度较高,可超过35℃,而下层的水温则要低3~5℃,但下层水往往含氧量较低,故在高温季节要将水位加高,保持在高水位养殖,一方面可有适合的水温,另一方面水质将相对稳定。
2、合理使用增氧机械
高温季节鱼类的摄食量大、生长快,但产生的排泄物和粪便等也相应增加,同时高温时养殖对象的耗氧量增加,环境中其它生物的耗氧量也达最大量,如果控制不当或管理不善,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浮头甚至“泛池”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保持适宜的水体溶氧量,需要合理地使用增氧机械,由于水的分层,可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减少晚上水体的耗氧和浮头的风险。在天气异常时要加强巡塘及时开启增氧机械,开机的持续时间要因地制宜。
3、合理调控水质
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水体极易出现富营养状态,蓝绿藻会大量曝发,藻类在晴天(白天)是水体中溶氧的主要来源,而晚上则又是氧气的主要消耗者,而突变的天气又会造成“转”水,即藻类的大量死亡,藻类分解时既会败坏水质,造成缺氧,藻毒素又会造成养殖对象中毒,均不利于正常养殖。故在高温季节一方面要控制投饲和施肥量,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调节水质,可通过适当换水、池边种植水生植物、合理使用生石灰和高效复合微生物制等方法来调节水质。
4、合理用药
夏季水温高、微生物的繁衍速度较快,也是多疾病多发的季节。高温季节许多养殖户会经常使用消毒剂、除藻剂、杀苔剂、生石灰等来进行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但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养殖对象、水环境、天气等情况来合理使用,一旦使用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合理投饲
高温季节养殖对象的摄食量增加,要在灵活掌握“四定”要求进行投喂的同时,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载鱼量、吃食时间和残饲量等进行调节,天气一旦异常、或吃食不正常、或水质变化、或有浮头症兆等,要减少或停止投喂,查明情况再投喂。过多或不正常的投喂,非但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水质败坏疾病多发,天气异常时吃食过饱更易缺氧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肥的情况也同样,高温季节需根据水质合理施肥,以施追肥为主,一般宜少量多次,忌一次性大量施肥。
6、合理轮捕
部分养殖户高温季节会轮捕轮放,轮捕对提高产量、合理上市、控制载鱼量、提高效益有利。但轮捕是一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选择的养殖模式、轮捕的网具、起捕的时间、分鱼的熟练程度、操作的配合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具备条件的轮捕可能会适得其反,会造成起捕鱼和留塘鱼的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