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是中国最大的鳗鱼养殖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鳗鱼出口基地。台山区域(包括新会、阳江、中山等地,其中以台山养鳗最多,面积最大,以下统称台山)位于广东的中南部,面临南海,常年气温较高,适宜于水产养殖。这些年来,养鳗业迅速崛起,台湾、顺德、江苏、浙江、福建等养鳗投资者纷纷在台山市的冲篓、端芬、广海、斗山、都斛、海宴等地开挖鳗鱼养殖池塘,投资者一经投入,动辄几千亩,少则五、六百亩挖池塘,并且养鳗大户的养殖场几乎靠在一起,聚集形成片区开发,每片区有上千甚至上万亩的养鳗面积。
目前,台山有6万多亩土塘养鳗场,年产鳗鱼6万吨以上,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地位举足轻重。
一、台山鳗鱼养殖模式
台山养鳗基本是止水式土塘生态养殖模式。养鳗场面积从几百亩至几千亩不等,土塘面积一般以10亩/口~20亩/口为主,水深1.2米~2.0米,排污口设在池墙一侧,每2亩~3亩配1台1.5KW螺旋式增氧机,每天开机时间8h~12h,但每个池塘必须要有2台增氧机全天候开机,其它增氧机开机时间视天气、季节而定。在放养鳗鱼之前,池塘必须先进行暴晒、消毒、水质培养、鳗鱼试水等前期工作,确保鳗鱼放养安全。鳗鱼养殖过程一般不排换水,只是在池塘水位较低时加注新水,或在极其必要时才换水,基本上是不换水的静态养殖。
鳗鱼苗种主要来自江苏、福建、顺德等地,当鳗苗标粗到规格为100p/Kg~200p/Kg,才运至台山,放进母塘培育至30p/Kg左右,起捕后筛选,再放进土塘定型养殖至商品鳗鱼。鳗鱼放养密度一般在2000尾/亩~4000尾/亩,养殖周期6个月~15个月,若按出规格鳗鱼(5p/Kg以上)计算,一般养殖12个月可出总鳗数量的80%以上,这种养殖方式虽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商品率高、节约用水、成本低、容易管理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的缺陷。另外,台山养鳗具有养殖生产规范化、面积规模化的特点。
二、台山鳗鱼养殖特点
1、粗放型半疏养土塘养殖。台山鳗鱼养殖为粗放型半疏养的土塘养殖,有放养密度低、养殖周期短,生长快、病害少、商品率高等特点。
2、止水养殖。台山养鳗类似于传统的家鱼养殖,为“一塘水养到底”的止水式养殖,在定型后的鳗鱼养殖,池塘做完水后,投放鳗种,这池水就养殖到成鳗出售,中间几乎不添加新水,更不会排换水。
3、定型养殖院鳗种培育达到一定的规格,投入放养,一经定型,就养殖到底,一直养到成鳗,中间不再进行捕捞、选别程序。一般情况下,鳗鱼规格为100p/Kg~200p/Kg的鳗种放入“母塘”,经30天左右的培育,约有40%的鳗鱼达到30p/Kg~50p/Kg规格,就可捕捞后筛选分养,小规格的鳗鱼还留在母塘继续培育,大规格的鳗鱼分养到其它池塘定型养殖,一般在分池后再经过120天以上的培育饲养,便可达到商品鳗鱼,规格在5p/Kg以上,鳗鱼商品率大于85%。若鳗鱼达不到30p/kg~50p/kg,在原母塘继续培育,一般要再经过2次~3次捕捞筛选分池,定型养殖,存下部分继续留母塘育成商品鳗鱼。
4、肥水在鳗鱼养殖过程中,鳗农非常关注水质的控制,注重肥水,但又不是水越肥越好,水质通常用石灰来调节pH值;水体通过菌相、藻相及增氧机搅水来调节平衡。
5、增氧一天24小时均开启足够的增氧机,保证水中溶氧量满足鳗鱼生长的需求,以及池水的流动性。开增氧机的台数应根据放养密度、鳗鱼大小、以及天气和季节等实际情况而定。
三、台山鳗鱼养殖技术要点
1、鳗鱼放养及水质管理台山地区养鳗类似于传统的家鱼养殖模式,为“一塘水养到底”的止水式养殖,为肥水养鳗,但又要保持池水“绿、活、嫩、爽”,为鳗鱼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池塘前处理。在鳗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前处理。空塘时把池塘淤泥用推土机推掉,暴晒2个月~3个月;放养鳗种前池塘进水到正常养殖水位后,每亩用生石灰400Kg~450Kg带水消毒,10天后再用20kg/亩~30kg/亩的茶仔饼杀死野杂鱼虾等,再经过7天~10天,追加2.0Kg~2.5Kg敌百虫/亩+300g兴棉宝(成分为氯氰菊酯)/亩,除去池塘的浮游动物等,15天后便可试水放养鳗鱼。鳗鱼试水及放养。放养鳗鱼前,必须先进行鳗鱼的“试水”,所谓试水就是先把少许的鳗鱼放进池塘中,暂养1天~2天,观察鳗鱼对池塘水质的适应性和存活情况,若鳗鱼各方面均正常,便可大量放养,保证鳗鱼放养安全。鳗鱼放养密度见表1。
鳗鱼进塘以后,一般池水便不排换,一直养殖到鳗鱼出塘或筛选分池为止。如遇特殊情况需排换水的话,则采取缓慢排换水,避免影响池塘的生态系统急剧变化,刺激鳗鱼而引起鳗鱼的应激反应,影响鳗鱼的摄食及健康。pH值的调节。养鳗池塘的池水一般为绿色,若蓝绿藻类特别是微囊藻为主,则易形成“水华”。在池塘水质控制方面,主要通过pH值来调节,控制在:早上pH值不低于8.2,下午pH值应达到8.8,否则,用生石灰来调节。增氧机的设置。养鳗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靠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机械增氧机的搅动。在增氧机设置方面,池塘面积与增氧机搭配应合理,以亩产1000kg鳗鱼,面积10亩池塘为例,应在池塘中央放置2台~3台1.5KW的螺旋式增养机,并在池塘周边放置2台~3台1.5KW的水车式增养机,特别是在食台附近必设一台水车式增养机,在投喂前半小时开启,投喂完后半小时关闭。鳗鱼规格较大(达到商品规格)的池塘,天气较好,阳光充足,开螺旋式增养机和水车式增养机时间为:白天9:00~15:00,晚上21:00~5:00。正常白天开螺旋式增养机的时间比夜间时间长。投喂时一般只开一台水车式增养机,有时个别开启二台。
2、鳗鱼投喂及管理投喂的特点???饱食。鳗鱼饱食是一大特点。该地区的鳗鱼投饲率很高,除了刚放进鳗种前几天适应期按一定量投喂外,正常情况下投喂的饲料一直喂到鳗鱼不再摄食为止才捞掉,这种投喂方式有别于教科书“四定”中的“定量”原则。当然有时受鳗鱼健康状态、天气环境、水中理化因子等因素的影响。早上投喂的饲料量约占全天的70%~80%,晚上摄食的饲料量约占20%~30%。投喂时间早上为6:00~7:30,晚上为17:30~19:00。当年度鳗鱼的饲料系数为1.35~1.40。但有个别养鳗场每天只投喂一次,同样也是饱食,投喂时间为上午7点~10点。虽然鳗鱼是饱食,但也有一定投饵量,不同季节、不同规格鳗鱼的投饲率是不同的,如表2。
饲料添加剂???用量多。由于投喂的饲料量很多,鳗鱼饱食,需要大量的消化酶等来帮助消化,故在鳗鱼配合饲料搅拌时添加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等,来帮助鳗鱼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鳗鱼能够保持长期食欲旺盛,不因饱食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消化系统疾病。在苗种培育阶段,添加促生长物质和各种营养剂,如“强壮素”能促进鳗鱼生长,减少鳗鱼数量。鱼油???添加量多。在饲料搅拌时,一般添加3%~6%鱼油与饲料搅拌后直接投喂鳗鱼。鳗鱼的饱满度好,富有光泽,经加工后的烤鳗产品造型较好。
3、鳗鱼病害防治由于鳗鱼放养密度低,“宽水养大鱼”。给鳗鱼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鳗鱼的压迫和应激性,故病害少,发病率低。该地区主要病害有:寄生虫病遥鳗鱼寄生虫病发病率很高,主要有指环虫、车轮虫等蠕虫、纤毛虫类的寄生虫,使用除虫药周期短、频率高。特别是在4月份~10月份,每10天左右便用一次除虫药,并且是二种或三种杀虫的药物联合使用,使用药物主要有甲苯咪唑类、有机磷农药、硫酸铜等。细菌性疾病。鳗鱼的细菌性疾病常见有肝肾病、赤鳍病、烂鳃病等,防治用药主要是氟苯尼考、“消炎抗菌灵”等药物,治疗时结合水体消毒,用0.8ppm病毒净+1.0ppm蓝天使药浴,或用含氯消毒剂+季胺盐或络合碘等药物,连用2次~3次。消化系统疾病遥消化系统疾病防治药物是内服氟苯尼考、土霉素等抗生物质;预防和帮助消化的药物有消化酶制剂,如“肝保乐”、中草药等药品。
4、鳗鱼的捕捞、选别、包装鳗鱼捕捞。在每次鳗鱼捕捞选别前,均要停止投喂一天以上,捕捞自零晨4点~5点左右开始,至8点~10点结束,在原池的池边安置暂(吊)养鳗鱼的网箱,在网箱旁边开启多台增氧机,以满足鳗鱼对氧气的需求。把鳗鱼放入网箱中暂(吊)养。
鳗鱼选别。用木制的选别槽人工选别鳗鱼,把不合规格或不符合要求的鳗鱼选出,符合规格要求的鳗鱼放养在网箱中暂(吊)养。
鳗鱼包装。包装场地,因地制宜,鳗鱼包装场地设置在池塘的塘坝上。包装时,把选别好的鳗鱼起捕放入暂养冻池(预冷冻池),每次放进冻池的鳗鱼约1吨~2吨。冻池水温约10℃~15℃,鳗鱼预冷时间约10分钟~15分钟。一次性把冻池内的鳗鱼起捕包装后,再放进鳗鱼,冻池内的水一般经过1次~2次后倒掉,重新注入新水,加冰。把冻池内的鳗鱼人工捞起,用专用的容器在电子称上称重,每批次重量20kg左右,用专用的塑料袋包装,并加冰水、冰块和充氧气,然后装运上车。
四、讨论
1、台山拥有6万多亩养鳗基地,均为土池成片开发,虽然适应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但存在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养殖用水紧张,水源相互利用的同时容易产生交叉污染,造成疾病传播等问题。另外,养鳗基地缺乏加温设施和水泥精养池,进行鳗苗标粗,苗种靠外地代培育,苗种的质量及数量难以得到保证,最好应建鳗鱼苗种培育场与其相配套。
2、鳗鱼投喂采取“饱食”措施,虽然能减少鳗尾、缩短养殖周期,但由于投喂的饲料量很多,易引起鳗鱼消化不良,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如肠炎、赤鳍等疾病。另一方面,由于鳗鱼饱食,需要的耗氧量很大,必须加大增氧力度,来满足鳗鱼需氧要求,只好多开增氧机,但却消耗大量的能源。
3、整个养殖过程是“一池水养到底”的止水式土塘生态养鳗模式。若养殖周期过长,会造成池塘水位降低、池水过肥,容易老化,易变,难以控制;长期不换水,鳗鱼也易产生异味(或泥土味),口感差等不利因素。如果鳗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搬池,或适当缓慢补注新水,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