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台风过后,容易引起养殖水质的变化,而这些又易引起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发生,罗非鱼养殖也不例外。针对此问题,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水质调控
渔业用水质量应符合我国克B11607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NY5051-2001)》规定,那些易在水产品及人体内残留、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等)的浓度限值应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克B/T18407.4-2001)》的有关规定。
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条件能刺激罗非鱼旺盛食欲,降低饲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水质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向鱼塘注换新水和机械增氧。在鱼种下塘前期,遵循逐步加换新水的原则,换水不宜太多,以后视水位变化情况,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15厘米-20厘米,此时水位保持在1.0米-1.5米之间。在养殖的中后期,特别是天气炎热季节,加深水位至2.5米-3米,每15天-20天加换新水15厘米-20厘米,每30天施放生石灰10-12千克/亩一次。使池水P小时值始终保持在7.5-8.0之间,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如果水质变坏(水色变浓、变黑、甚至发臭)应赶快换水,先将塘水排掉1/3-1/2,然后灌注新水,直到水质变好为止。换水时应注意将底层的污水和表层的油膜排出。换注新水进鱼塘,要有过滤设施滤水,将野杂鱼滤掉,严防其它罗非鱼进入塘内繁殖、混杂。养殖期间,视天气、水温、摄食情况,增氧机每天保持一定的开机时间,天亮前和中午阳光猛烈时开增氧机1-2小时。天气变化,气压低,有鱼浮头时,要及时开机增氧。
鱼病防治
(一)鱼病的预防
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采取严格控制放养密度、调节养殖水质、投喂营养全面且新鲜的饲料、定期抽样对鱼进行体表及解剖检查等措施预防。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请水产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治疗。一般措施为:
1、彻底清塘消毒;
2、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
3、鱼苗、鱼种下塘后,以1克/米3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一次。半月后用1克-2克/立方米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
4、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呈微碱性;
5、死鱼应及时捞出,消毒后埋入土中;
6、在病鱼池中使用过的用具要浸洗消毒,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
(二)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5-8月。鳃组织损坏。0.5-0.7千克/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斜管虫病:12月、3-5月。皮肤和鳃呈苍白色,或体表有浅蓝或灰色薄膜覆盖。0.5-0.7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2.5%食盐浸浴20分钟。
小瓜虫病:12-6月。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色襄胞。3.5%食盐和1.5%硫酸镁,浸浴15分钟,或0.38毫克/升干辣椒粉与0.15毫克/升生姜干片混合加水煮沸后泼洒,连续2天。
鲺病:常年可见,2-5月易发生。病鱼消瘦,肉眼可见绿豆大小的鲺0.2-0.5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10天一次,连泼三次。
锚头蚤病:常年可见,6-11月易发生。肉眼可见虫体;病鱼不安,寄生处组织发炎。0.2-0.5毫克/升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3天一次,连泼三次。
水霉病:常年可见,2-5月易发生。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生部位充血。避免鱼体受伤;2%-3%食盐浸浴10分钟,或400毫克/升食盐、小苏打(1:1)全池泼洒;或每667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1.5-2.5千克捣碎煮汁带渣全塘泼洒。
链球菌病:水温25-28℃时易发生。体色发黑,鱼体运动失衡,眼球外突,角膜浊白,肛门红肿等。0.1-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80%以上有效氯)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或0.5克/升溴氯海因全池泼洒,连续2天。
细菌性皮肤溃烂病:高密度养殖,越冬期间易发生。体表充血、鳞片脱落、皮肤溃烂等。疾病早期,改良水质,水温稳定,投喂优质饲料,病鱼会逐渐自愈;或1-2毫克/升漂白粉(28%有效氯)全池泼洒。
注: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得倒入养殖水体。
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农业部有关规定,外用泼洒药及内服药的用法及用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
作者单位:化州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