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突然高热和死亡、可视黏膜发绀和天然孔流出煤焦油样血液为特征,其代表疾病就是皮肤炭疽病。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和法定报告疾病。
1、病原学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粗的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病料内的炭疽杆菌常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在腐败病料的涂片中,只能看到无菌体的菌影。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C)下能形成具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
炭疽菌繁殖型抵抗力不大,在尸体内经24~96腐败作用而死亡,加热60℃30~50、75℃5~15、煮沸2~5均可杀死。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都可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但炭疽芽胞有极强的抵抗力,煮沸需15才能将其杀死,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来苏儿、石炭酸和酒精对芽胞作用很差,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对芽胞具较强的作用。临床上常用20%漂白粉、0.1%碘溶液、0.5%过氧乙酸作为消毒剂。
2、流行病学
炭疽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在夏季放牧时期流行或暴发,秋、冬、春季少发,且以散发为主。干旱、洪涝灾害都是促进本病暴发的因素。被炭疽芽胞污染的土壤、牧地,可形成持久疫源地,造成本病常在一定的地区内流行。
患病动物和因本病死亡的动物尸体是重要传染源。在患畜处于菌血症时,病菌可随粪、尿、唾液以及天然孔出血排出体外,尸体处理不当(如剥皮吃肉、任意解剖)将使病菌散播于周围环境。
本病主要通过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皮肤黏膜或吸血昆虫叮咬经皮肤传播。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动物易感,其中以马、牛、绵羊、山羊及鹿的易感性强,骆驼、水牛及野生草食动物次之。猪、狗和猫感染性低,自然情况下家禽不感染。许多野生动物如黑猩猩、鹿、斑马、狼、狐、豺、貉、獾、豹、狮等也可感染。人可感染,但易感性较低,主要发生在与动物及动物产品接触机会多的人员。
3、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的可达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炭疽的潜伏期为20天。临床分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四种病型。
急性型:病畜呈败血症症状,表现突然发病,急剧死亡,病程数至数。呼吸高度困难,天然孔出血,痉挛、倒地而死。
急性型:表现体温升高,可视黏膜发绀,便血尿血。濒死期体温急剧下降,呼吸高度困难,天然孔出血,痉挛、倒地而死。病程l~2天。
亚急性型:与急症状相似,但病程较长。常在咽喉、颈部、肩胛、胸前、腹下、外阴部出现炭疽痈。
慢性型:无症状。
绵羊与山羊常以急性型经过;牛以急性型常见;马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炭疽症状,此外还表现有剧烈的腹痛症状。
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常取慢性经过,多呈局部症状。典型的症状为咽型炭疽,表现体温升高,咽喉部及附近淋巴结炎肿胀,甚至蔓延至颈部、胸部,吞咽及呼吸困难,常因窒息而死。但不少病畜生前无症状,宰后检查时才发现。犬及其他肉食兽对炭疽有较强的抵抗力,取慢性型经过。
4、病理变化
凡炭疽病例或可疑炭疽病例,禁止剖检,以防炭疽芽胞污染环境,而造成持久疫源地。
炭疽芽胞进入机体后,先在局部组织间隙发育繁殖,产生引起局部水肿“毒素”,阻抑机体防御能力。然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进一步繁殖后进入血液,后达到脾脏及其他淋巴样组织定居。因此,特征病变为,组织及脏器水肿、炎症、出血或坏死。
尸体一般腐败迅速,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流出。血液呈暗红色至黑红色,不易凝固,黏稠似煤焦油样。脾脏极度肿大呈黑色,超过正常数倍。猪的病变多局限咽及喉部,咽、喉及前颈部淋巴结肿胀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
5、皮肤炭疽病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易中,尚无和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检查:新鲜病料可直接触片镜检或培养增菌后进行细菌学检查,或进行噬菌体敏感性试验、串珠试验;陈旧腐败病料、处理过的材料、环境(土壤)样品可先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解决样品污染问题,或进行Ascoli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血清学检查:可做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试验。
病料采集:动物如怀疑感染炭疽,不可进行尸体剖检,尤其不能在田间解剖病死动物,此时可采集动物血液送检。
(3)鉴别诊断
急性和急性炭疽应与巴氏杆菌病(可检出两端浓染的巴氏杆菌,但Ascoli反应阴性)、恶性水肿相区别。
6、皮肤炭疽病防治
对易感家畜定期注射炭疽芽胞苗是预防炭疽的根本措施。发生炭疽后应迅速查清疫情并报告疫情,划定疫区,实行综合防疫措施。对同群或与病畜接触过的假定健康动物应紧急注射炭疽疫苗。对病畜要在采取严格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病死家畜的尸体严禁解剖,必须销毁。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场所、用具及尸体运输工具等应以漂白粉、苛性钠或升汞溶液消毒。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有外伤的人员不得接触上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