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新城疫是各日龄鸭均易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自1997年在国内发现该病以来,短短数年已在我国许多省份暴发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屐。该病由副粘病毒科鸭副粘病毒引起,发病率为40%~100%,死亡率为30%~100%。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随着日龄增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2周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100%。本病是近10年来重要的传染病,与患病鸭同群饲养的鸭也可感染发病死亡。
发病情况
扬州某农户饲养800只鸭,8月龄左右,未防疫。病程3天,已死亡20只。发病鸭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呼吸困难,部分鸭见有流泪,送检病死鸭解剖后肠道有多处的糠麸样溃疡。另外,喉头处黏膜充血、出血等。取肝、脾等样品,进行病原分离以诊断其病因。
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用无菌操作方法将病死鸭的肝、脾分别接种血平板作有氧和厌氧培养基,37℃培养24~48后未见细菌生长。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采集病死鸭的肝和脾,按常规方法处理,接种10日龄SPF鸭胚。检测收获的尿囊液是否有血凝活性。结果发现接种鸭胚死于48~72,收集尿囊液,并将鸭胚体置于洁净的培养皿上观察鸭胚,发现其全身充血或出血。尿囊液经血凝试验检测有血凝性。将有血凝活性的尿囊液分别与新城疫病毒阳性抗体,HS、H9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抗体按常规方法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发现被检测的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活性能被新城疫病毒阳性抗体抑制,而不能被其他抗体所抑制,表明从该病料中分离出的病原为新城疫病毒。
小致死量致死鸭胚平均死亡时间将分离到的鸭源新城疫病毒10倍连续梯度稀释,每个稀释度病毒液分别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鸭胚,0.1毫升/只,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胚,37℃孵化,每天照蛋2次,共7天,记录每次照蛋死亡胚数,计算小致死量引起鸭胚死亡的平均时间。平均死亡时间为56,根据以上时间可初步判断分离的新城疫病毒为中发型毒株。
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与实验室诊断结果,诊断该鸭群感染了中发型的新城疫病毒。
小结
成年鸭感染新城疫病毒后病死率较低,但该鸭群感染了中发型新城疫病毒,出现了典型的肠道多处糠麸样溃疡的病理变化。该鸭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未曾防疫,为预防鸭感染新城疫病毒,可在10日龄~15日龄时免疫,每只鸭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在第1次免疫后2个月内应进行第2次免疫,此时应适当加大剂量,每只鸭注射1毫升。种鸭在产蛋前10天左右,再注射一次副粘病毒灭活苗,每只鸭注射1毫升,以后每年免疫2次。同时,应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尽量切断传播途径,如勤通风、勤洁粪、勤消毒,选择高效无刺激的消毒液进行带鸭消毒。对于病死鸭、疫苗瓶等及时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防止循环感染。尽量选择优质饲料,让鸭群在生产前尽可能达到或接近标准体重,为维持良好的抗体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