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防制措施

时间 : 08-08 投稿人 : 凉生初雨 点击 :

猪大肠杆菌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已逐渐由条件性致病变成常发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已达到50%以上。它包括出生后数日内可发生的仔猪黄痢病,2-3周龄可发生的仔猪白痢病和6-15周龄可发生的猪水肿病。在兽医临床中,常见到的是仔猪白痢病与仔猪黄痢病,近年来,仔猪水肿病也常发生。猪大肠杆菌病多发于炎夏、寒冬等潮湿多雨的季节,在春、秋温暖的季节发病较少。一般集约化的猪场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了解其流行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正确的防制措施是该病影响的关键。

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防制措施 | 兽医知识大全

1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

1.1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和我国的流行概况

目前,仔猪黄白痢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养猪业较发达的如美国,其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为20%左右,死亡率为15.5%;荷兰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为16.5%左右,死亡率为11.5%~14.2%。

孙广力等报道2000-2004年黑龙江省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为39.7%,平均病死率为17.7%;王孝友等报道重庆市3个猪场仔猪黄白痢发病率达60%~80%,死亡率达15%~20%。王红宁等1995-1999年在四川等地规模化猪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可达20%~60%,如果仔猪黄白痢与其他猪病混合感染,其仔猪死亡率可达60%以上。张建永指出仔猪黄痢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仔猪白痢发病率一般为10%~30%,死亡率为10%,特别是在春季产下的仔猪发病率更高,死亡率可能达30%。张雅晶在东宁县五个乡镇走访调查13个养殖户,关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共计存栏2185头,发病291头,死亡93头,且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

1.2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多发于7日龄以内哺乳仔猪,出生后12h内发病。发病表现为短期内突然有1~2头仔猪表现全身衰弱,迅速死亡,以后其他仔猪相继发病,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仔猪很快消瘦,昏迷而死,死亡率可达80%以上,甚至100%。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目前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日龄有延长趋势,可长达60日龄,60~90日龄的断奶仔猪也发生大肠杆菌性腹泻。病猪粪便呈乳白或灰白色,发病率可达80%,病程2~7d不等,能自行康复,很少发生死亡。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以断奶仔猪眼睑或其它部位水肿、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2周龄仔猪,发病率较低,不会整窝发病,发病率较低在4%左右,但病死率高达80%~100%,其率很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饲料报酬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仔猪黄痢的发生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与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如应激因素,阴雨潮湿、冷热不定、母乳不足、圈场污秽等都可促发猪黄痢发生。仔猪白痢的发生与菌群失调和母源抗体减少有关,并与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若有一窝仔猪发病,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很快传播全场,本病的发生一年四季均有。仔猪水肿病一般见于春秋季节零星发生,体格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在10~40kg的仔猪多发生该病。多由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突然改变、阴雨潮湿、饲养方式突然改变等可使仔猪抵抗力下降,都会诱发本病。

1.3规模化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新特点

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不断出现,O抗原比20多年前增加了14种。地区不同,优势血清型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的养猪场或群的优势血清型也不完全一致,具体到某一个集约化养猪场,病原血清型相对稳定。在我国各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利福平在伊通地区耐药性高达100%,而在河南地区则低至8%,但几乎没有耐药性为0的地区。耐药性大肠杆菌感染特别严重,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为:耐药菌分布广泛,耐药谱更加复杂;大肠杆菌可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受;大肠杆菌耐药能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甚至对刚刚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菌药物也有耐药性;大肠杆菌一旦对某类药物中的一种出现耐受后,往往对此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也耐受。而且仔猪水肿病有发病年龄增大化的特点,都值得关注。

2猪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措施

2.1改善饲养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情不明的猪场引进种猪。加强母猪分娩的产舍管理,先对产舍进行清扫与消毒,母猪分娩前5d左右将其体表用15℃左右的水进行适当清洗,消毒后送入产舍,分娩前后均可带猪消毒,能预防该病。给哺乳母猪提供营养全面、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全价饲料,仔猪吮乳需要。仔猪产下应尽早使其吃到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哺乳期间可用0.1%高锰酸钾或11%新洁尔液消毒母猪乳头,同时可用0.5mL的0.1%高锰酸钾对初生仔猪进行一次性灌服以预防感染。对弱小仔猪需要人工辅助其吃乳,同一窝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当仔猪7日龄时可以在食槽中加入少量香甜、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颗粒性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并充分供给清洁饮水。这样既可弥补母乳不足,又可促进仔猪胃肠发育,增强消化能力。注意断奶期的饲料过渡,避免饲料蛋白质过多,需适量添加青饲料,矿物质及维生素等,防止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冬季还应注意防寒保温,圈舍应保持温暖干燥。

2.2加强免疫工作

现已成功的研制了大肠杆菌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MM-3工程菌苗(含K88ac及肠毒素LT两种保护性抗原成分)等。

推荐免疫程序:

①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妊娠母猪在产仔前40d和15d各肌肉注射1次,2mL/头,发病率5.54%,病死率14.19%,对仔猪保护率达90%以上。

②新生猪腹泻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妊娠母猪,在临产前21d左右注射1次。

③大肠杆菌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妊娠母猪临产前3周肌肉注射免疫。第1胎的母猪以及和疫情严重或迟发性白痢发病较多猪场的母猪建议在预产前1周再免疫注射,有的免疫效果。

④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自家灭活苗进行免疫,免疫效果理想,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极大地了仔猪成活率。

2.3药物治疗

2.3.1仔猪黄痢

该病一旦出现,应马上对整窝猪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治疗。一般可以使用磺胺嘧啶0.2~0.8g、三甲氧苄氨嘧啶40~160mg、活性炭0.5g,混匀后分2次喂服,每天2次,直至痊愈。庆大霉素,口服按每千克体重4~11mg,1天2次;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4~7mg,1天1次。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mg,1天2次,肌肉注射。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15~25mg,每天2~4次,口服。以上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应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口服特效肠炎久安1~2mL/头,每天连用2次,连用3d;磺胺嘧啶0.2~0.8g、三甲氧苄氨嘧啶40~130mg、活性炭0.5g,混匀分两次喂服,每天2次,至愈。

2.3.2仔猪白痢

只有在早期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大肠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近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因此,在治疗病猪前,分离出致病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选出抑菌效果的抗生素。同时,母仔同治也是一种治疗仔猪白痢的较理想方法。通过母体给药后,抑制母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调理乳汁,遏制乳源感染大肠杆菌,药物的成分进入乳汁,仔猪食入,达到乳汁给药的目的。盛晓辉提出肌肉注射克痢速停0.1mL/kg,一日2次,连用2~3d,或肌肉注射神奇四效或仔畜救命针0.2mL/kg,一日一次,连用3~5次也可的控制。

2.3.3猪水肿病

现在对本病的治疗采取的主要还是综合、对症的疗法,部分实验已获得控制的方法。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高免血清给仔猪口服或注射,可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对于已发病的仔猪可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也可用庆大霉素或小诺霉素及维生素B12肌肉注射,12h1次。同时口服利尿素,1mg/kg体重,或用速尿1~3mL,肌肉注射。另外发病初期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对症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聂柱权实验证明在仔猪发病初期,采用民星1号,主要成分恩诺沙星,每头10kg猪5mL注射,乌洛托品5mL,另一侧耳窝注射,注射后保持充足的盐水放在水槽,每日上午用;每日下午用卡那霉素(25mg/kg)3mL+5%碳酸氢钠2mL1次给10kg体重的猪肌注。连用3d,经过治疗,猪病得到控制。回顾猪水肿病的丹麦经验,廖学文指出新的商用猪水肿病疫苗EcoporcShiga,是一个能显著由水肿病导致的仔猪死亡率,且能容易整合入现代养猪管理方案中的的工具。

为解决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而导致的药物限制的应用缺陷,张加力等通过用自拟消肿汤配合西药,与单独应用西药复方恩诺沙星和硫酸卡那霉素治疗仔猪水肿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现自拟消肿汤配合西药治疗仔猪水肿病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若病情严重,可选择注射20mL磺胺嘧啶或者是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1g维生素C、50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15mg地塞米松,2次/d,连续注射7d,对减缓病情有效果。

2.3.4其他治疗方法

除应用抗生素治疗外,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也很广泛。另外,通过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防治仔猪黄白痢,试验预防的保护率为91.3%;治疗试验的率为92.6%,说明防治效果是显著的,适合在基层上推广。聂柱权则将玉米蕊、半边莲各15~20g10次给10kg体重的猪煎汁内服,猪场的猪病得到控制。假如仔猪属于寒性下痢,可用清凉油涂擦仔猪肚脐,每天2~3次,止泻为止;也可把新鲜马齿苋用水洗净,再用开水烫,每头仔猪50~100g喂服,或把新鲜马齿苋2~3kg投入猪栏中,让其母仔自由采食,每天2次,连用3d。

2.4微生态制剂预防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以肠道有益菌制备的活菌制剂,可用于饲料添加剂,通过在动物肠道内大量繁殖,能抑制致病菌的定居和繁殖,从而建立起有益于动物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还能肠道微生物群落对致病细菌的屏障能力,因此可以从生物学角度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例如促菌生(蜡样芽胞杆菌培养物)不但对仔猪黄、白痢有疗效,对仔猪水肿病也有一定疗效,服药1片/d(每片含3亿活菌),3d为一疗程。乳康生既能预防仔猪黄、白痢,也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1片/次,连用2d。调痢生100mL/kg.bw,内服1次/d,连用3d。但是,在饲喂微生态制剂期间,不能饲喂抗菌药物。研究证明将卵黄抗体和微生态制剂结合饲喂生猪,对仔猪黄白痢治疗率达95%以上。

3小结

猪大肠杆菌病预防是关键,预防失败后要考虑通过作细菌分离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检测出特定大肠杆菌的药物,采用上述提到的治疗方法,及时的治疗猪大肠杆菌病,尽可能地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