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林蛙幼成蛙期红腿病的防治
- 症状: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食;后肢内侧腹下皮肤有出血点、斑,弥漫形成红色部分,蛙指(趾)端发生溃烂,腹部、腿部肌肉有条状或点状出血班。剖检发现,脾肿大,肝、肾有时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因:养殖密度过大,环境不卫生,使病毒浸入体...
2462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幼成蛙期红腿病的防治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中国林蛙人工圈养技术
-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其输卵管干燥物是知名中药材。经多次考察,辽宁省朝阳县大屯乡13个农产、每户占地2亩,共26亩,于2004年春季至2005年秋季开展了中国林蛙人工圈养试验,笔者对该试验进行技术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
2086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人工圈养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 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43~72mm,雌蛙体长43~81mm,大的可达90mm。外形似青蛙,头长和头宽约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鼓膜显著。眼后线...
802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中国林蛙油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 (1)主要成分中国林蛙油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脂肪4%,还有蛙醇、多糖类、胆固醇、磷脂、维生素、脂肪酸、人体必需的10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激素等。其主要氨基酸含量为:谷氨酸12.91%,甘氨酸8.58%,缬氨酸...
2659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油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
2238 养殖手册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林蛙幼蛙和成蛙饲养管理
- 1.幼、成蛙的饲养幼蛙在饲养圈中须生活约3个月时间。前半期每只蛙每天投饲2~3龄黄粉虫2~3只,共需黄粉虫100~150只,重量约为2克。后半期每只蛙每天须投饲4~5龄虫3~4只,共可采食黄粉虫约150只,重量约5~6克。4月中下旬,成蛙经生殖休...
1711 养殖手册 林蛙幼蛙和成蛙饲养管理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中国林蛙变态期人饲养和管理上
- 1、变态蝌蚪的分池及放养对于孵化池和变态池分开设立的中、大规模养蛙场,在蝌蚪变态期需要对其进行分池。此项工作,一般在蝌蚪后腿张齐,前腿刚长出且不吃食时进行。蝌蚪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进入变态期有先有后,有时相差1周...
1865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变态期人饲养和管理上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人工养殖林蛙技术解答
- 1、林蛙全人工养殖可行吗?答:林蛙的全人工养殖(圈养网棚养)是成功的,我们95年10月16日由市科委组织鉴定,认为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开发研究,符合生态经济理论,多层次综合利用对保护资源,加快大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解...
2228 养殖手册 人工养殖林蛙技术解答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林蛙成蛙温室大棚养殖方法
- 温室大棚养殖林蛙,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一般一栋温室大棚,仅占地100~300平方米。2、可防逃由于温室大棚为完全封闭式的养殖环境,能有效地解决逃逸问题。3、生产周期短在可加温的温室大...
697 养殖手册 林蛙成蛙温室大棚养殖方法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中国林蛙越冬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
- 中国林蛙形态近似青蛙,雌蛙体长7~9cm,雄蛙较小。皮肤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秋、冬为褐色,夏季为黄褐色,雌蛙腹红黄色。雄蛙有声带。栖于长白山麓、松花江及鸭绿江上游山区森林、荒地。喜阳光较弱的湿润山林背坡。夏季...
2550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越冬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 无冬眠养殖林蛙的效益高
- 鸡东县向阳镇古城村农民姚勇,采用无冬眠养林蛙方法获得成功,从去年起,他每年都出售一批商品蛙,效益相当可观。姚勇说,林蛙无冬眠养殖技术主要要求有两个方面:第一,温度。因林蛙胃消化功能完全取决温度高低,温度低于14℃时胃消...
2856 养殖手册 无冬眠养殖林蛙的效益高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