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冬鱼类安全管护五措施
-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越冬能力 1、增加饵料中不含氮化合物的比重,投喂含脂肪和糖类多的饵料,通过精养细喂,使鱼在进入越冬池前就长肥,为越冬积蓄充足的能量。 2、在并塘过程中,细心操作,尽可能减少鱼体被碰伤,并塘的时...
-
- 淡水鱼的栖息环境与食物
- 淡水鱼类的栖息环境与食性 (一)栖息环境 鱼的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差异很大。鲢鱼生活在水体上层,性情急躁、活泼,行动敏捷;鳙鱼、鲂鱼和鳊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性情温顺,活动迟缓;草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或有水草的池塘边,...
-
- 依托淡水鱼品牌 发展绿色养殖
- 大石桥市高坎镇拥有3万亩养殖水田,年产各类水产品近1.6亿斤。它将淡水鱼作为重点养殖品种,利用“高坎宴鱼”和“高坎活鱼”两大品牌,积极发展绿色养殖。 在高坎鱼种场,有着30多年养鱼经验的老把式...
-
- 淡水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 1、含适量的溶解盐类 淡水中的主要离子为K+、Ca2+、Mg2+、C032-、HC03-、SO42-、CL-等,其数量约占水中溶解盐类总量的90%以上,但各种水体中各种溶解盐类的含量却是千差万别的,淡水的含盐量一般为小于1.09/kg。 2、...
-
- 淡水鱼泛塘的预测与解救
- 夏秋季节气温高,微生物活动活跃,鱼塘内如果施肥投饵量大,很容易使鱼因缺氧而出现浮头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解救,就会引起鱼窒息死亡。因此,平时要加强鱼塘管理,搞好预测,鱼发生浮头现象要及时解救,防止塘内鱼泛塘。 1、泛...
-
- 优质鱼种筛选辨别三法
- 1、看鱼种的规格 同一个鱼池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相反,个体差距较大、参差不齐的劣质鱼种,由于抢食、种质混杂、管理较差等原因,往往造成整体成活率很低。 2、看鱼种的活动 优质...
-
- 夏季高温雨季淡水鱼养殖严防肝胆综合症
- 近期高温雨天交替,养殖水体水质变化较大,环境变化对养殖鱼类的刺激会引发养殖池塘的各种问题。从最近病害暴发情况来看,鱼类的肝胆综合症爆发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肝胆综合症症状: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
-
- 淡水鱼养殖:水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 淡水养殖水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DO),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和PH值等。 1、水温 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水温直接影响鱼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的进食和生长。一般在...
-
- 淡水鱼:鱼苗放养与鱼苗的锻炼和出塘
- 淡水鱼苗培育:鱼苗的锻炼和出塘 1.拉网锻炼 鱼苗出池前几天,要拉网锻炼2~3次。其目的是使鱼苗适应密集的环境,以利出池计数和运输;检查鱼苗的生长情况,估计鱼苗产量,以便作好分配计划。 拉网锻炼的方法:第1次拉网,将夏花围...
-
- 亩产双吨鱼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 一、池塘条件与准备 1、池塘条件 亩产双吨鱼池塘应满足如下条件:池塘面积以10-15亩为宜,最大水深须达3米以上,每5亩池塘配备1台3kW增氧机,进排水方便,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清塘 池塘须经冬季晾晒,池底呈...
-
- 养鱼饲料成本降低九法
- 1、保证饲料的营养 投喂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但不同食性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鱼,需要饲料的营养成分不一样,所以要使鱼长得快,饲料成本低,所投饲料的营养成分必须符合该鱼生理上的需要。配制饲料时,要根...
-
- 宁德洪口乡发展淡水鱼有机养殖 助推旅游业发展
- 8月23日傍晚,蕉城区洪口水库有机鱼养殖区,在几束强光的照射下,渔民们驾着渔船,高喊着号子,捕鱼开始了。上万尾大鱼被慢慢围进一片小水域里,“噼哩啪啦”跃出水面,映衬着渔民们的笑脸,构成一幅“人欢鱼跃&rdquo...
-
- 淡水鱼养殖近期管理要领
- 1.做好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定期(10天~15天)灌注新水,排放老水。如果投饲喂养要做到相对合理化,隔1天~2天按1%~1.5%在上午10时投喂一次,坚持少量多次,水温低于15℃时少投,低于8℃时不投。 2.做好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 1.病因: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鱼类患气泡病。引起水中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1)水中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2)池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细小的...
-
- 养殖淡水鱼浮头的六种原因及对策分析
- 1、水瘦引起的浮头 精养高产塘经多年淤积,底泥一般较厚,其中隐藏大量浮游生物及原生动物虫卵。随着水温不断升高,这些虫卵很快被激活,大量繁生,致使池中呼吸耗氧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造氧功能的浮游植物却日渐匮乏,池水很...
-
- 淡水鱼健康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 一、原理:在土池精养基础上,通过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来达到降低代谢产物,提高产量,稳定水体,减少病害,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节约成本目的。 二、基本理念: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发病;提高净水能力,增加产量; 利用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