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丁庄镇王道村村民王德收靠养獭兔发家致富的故事,在当地那可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人家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时,我是真成了多种行业的‘差生’。前途一片空白,失败已经让我心虚。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村委鼓励我、计生协支持我,让我重新创业,并指出条致富新路子——— 养獭兔。”回想起刚创业时的情景,王德收打趣地说。
2007年,当王德收决定发展獭兔养殖时,适逢镇计生开展扶持计生家庭活动,村计生协与村“两委”为他协调养殖用地,镇计生协工作人员同他一起到胶东考察,买了20只獭兔回家创业。“那时对獭兔养殖一窍不通,技术更不用说,镇计生协及时联系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前来进行技术指导。那时候我下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王德收说。
一个月后,王德收养的獭兔产仔了。小兔一天天长大,麻烦又来了,销路成了大问题。丁庄镇计生协工作人员又帮王德收到外地卖獭兔,可除去各项支出后还赔钱。镇计生又及时帮助他5000元,协调贷款10000元,并联系外地獭兔养殖专家前来帮助。渐渐地,王德收的收入增加了。
獭兔繁殖快,不长时间王德收就发现自己的养殖规模受到场地限制,于是,他又开始筹划着扩大生产规模。2009年5月,经镇计生协与村“两委”多方运作,王德收联合本村几家獭兔养殖户成立了新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养殖模式、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办法来进行发展,使养殖户养殖无顾虑,销售不担心。
“现如今这獭兔可是俺的发家宝了,俺可真得好好感谢丁庄镇的王哥。”该县花官镇温楼村村民温秀永逢人就夸帮了他大忙的王德收。目前,合作社养殖户已发展到220多户,獭兔也销售到了临沂、河北等地,王德收的“兔”路走出了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