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笔者从农二师34团场获悉,该团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绿色家园,既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物,又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正常进行。
如今,34团场长150公里,宽175米的生态工程成为阻止两大沙漠合并的绿色屏障,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成为野兔、野猪、黄羊理想的栖息地。该团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两大流动沙漠的交汇处,自2001年以来,该团场先后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700多万元,引进先进滴灌设备和技术,在两大沙漠合拢处,先后栽种胡杨、沙枣、红柳等树木130多万株,栽种红枣等经济林4000余亩。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的野兔数量不断增加,昔日难以见到的黄羊、野猪也频频出现。冬季的树皮、春季的树梢、夏季的树叶成了野生动物的“快餐”,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为此,该团场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下发到每个职工手中;并成立防沙治沙站,负责管护全团场近19万亩野生资源。保护站组织人打芦苇,扎成草把,给树木穿上“外衣”,既防野生动物啃食,又保护了树木。
<--/enpcontent--><--/enp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