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拿到专利证书了,从台下到台上的这短短几步,我走了足足11年。”8年3日,在开江县科技工作暨人才表彰大会上,农民发明家王万君眼里噙满了泪花。经过10年研制,1年申报,王万君的“王氏中草药猪饲料配方”终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
逆境中寻梦
1969年,王万君出生在开江县灵岩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高考失利后,他回乡扛起了父辈的锄头。老支书周大明找到他,希望这位当时村里唯一“有点儿墨水”的文化人,能带着穷苦乡亲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随后,王万君借款数万元第一次创业,办起了养猪场。不料,一场瘟疫让这笔钱打了水漂。王万君的妻子在重压下,旧疾复发,经医治无效撒手人寰,只剩下幼小的女儿与王万君相依为命。无奈之下,王万君只得外出打工还款。
打工经历,也让王万君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他发现,在大都市,用饲料添加剂喂出来的猪肉价格相对便宜,而用传统方法喂养出来的猪肉价格却高得多,价格悬殊的主要原因就在饲料添加剂上。一语点醒梦中人,王万君心想:“我家乡大巴山里有很多中草药,村民们都爱用中草药来喂猪,猪肉吃起来香喷喷的,为啥子我不把这种喂法推广?”收拾行囊,王万君决定回乡创业。
坚守中入梦
2001年3月,王万君用自己打工攒下来的几千元,买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科普书,在自家屋后搭起了一个简陋实验室,开始了研制工作。
凭着一股子川东汉子独有的韧劲儿,数年时间里,王万君爬遍了开江县附近的大山,尝遍了山里的中草药。中过毒,被蛇咬过,还被狍子撵过……好几次都是被进山采药的村民发现抬回家,才算捡回一条命。而王万君也从村内唯一的文化人,变成了邻居口中的“神经病”,父亲眼中的“败家子”。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0年7月,他的“王氏中草药猪饲料配方”终于研制出来,投入使用后小猪增长量达19公斤/月,中猪增长量达42公斤/月,且体型匀称,皮肤红润,肉质鲜嫩。
小试成功,他又向国家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被受理后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选点试验,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论证,效果明显,向其颁发了《发明专利证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证书。
经营中圆梦
2011年10月,王万君第二次站在创业起跑线上,开始为办企业忙碌起来。
第一次借款创业失败的经历仍历历在目,而第二次创业则更是艰险万分,在大山区、贫困县里搞创业,没有产业链、没有配套设施、没有机械设备,更缺启动资金……一穷二白的王万君为什么非要创业?
“我当年是因为家里穷,受教育条件差,才没能考上大学。我在家乡办企业,用我的技术去引资金、引企业,是想让乡亲父老都富起来。”王万君激动地说。
为了尽早把企业办起来,他每天早出晚归,四处奔走。最后在乡党委的帮助下,拿到了35万元贷款,成立了公司。今年1月,他的企业顺利实现投产,并解决了当地45名农民就业。如今的王氏中草药猪饲料,产品供不应求,工人们的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川农村日报特约通讯员 唐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