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气温仍变化较快,很容易造成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果饲养管理不善,猪舍内通风欠佳,会导致猪的抗病力下降,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一、发病特点 最近,经过对不少养猪场的发病情况调查和诊疗实践表明,当前发病猪群多呈混合感染趋势,临床表现非典型化已成主流,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高,而且短期内难以痊愈,养猪户损失较大。当前,发病猪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初期高烧,结膜潮红,眼眶发青,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随后四肢末端及耳尖发凉,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猪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症状;大部分猪群皮肤普遍偏红,严重者耳部、鼻端、腹部及阴部出现蓝紫色或青紫色;食欲不振乃至废绝,粪便干硬或稀薄。保育猪发病后逐渐消瘦,少数有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关节肿大,行走摇摆,跛行等症状。病情有传染趋向,发病率高,仔猪及保育猪死亡率较高。剖检病变多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黏液,有时混有血液。肺病变部呈紫红色、肉变、间质水肿。部分猪出现胸膜炎或腹膜炎,有大量的蛋白样渗出物。二、病因主要是由猪瘟、病毒性感冒、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弓形虫病等两种或多种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而造成。三、防治措施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旦发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免疫、治疗、净化等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杜绝扩散传播。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科学饲养管理,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对预防当前的混合感染病例非常重要。首先必须保证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饮水充足,以增强猪群抗病力;夏季高温多湿,必须经常保持圈舍空气流通,努力降低氨气留量;平时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仔猪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防止发生应激反应,而诱发疾病。2.规模饲养场要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规模养猪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猪舍;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引进猪只必须严格检疫,引入后须隔离观察经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以杜绝病原传入。3.定期免疫接种,保持环境卫生。免疫是防控疫病的关键手段;发病猪场可根据本地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定期实施免疫接种,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经常保持圈舍干燥、环境清洁。每天要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坚持对圈舍环境至少进行1~2次的消毒。4.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阶段性药物预防。针对混合感染疾病严重的猪场,可根据流行特点,在常发季节、换季时节和断奶时期,采用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如母猪可于产后3天、后备母猪配种前一周,选用黄芪多糖、支原泰妙和电解多维混饲1周;公猪每间隔2~3周用药一次,每次1周;仔猪哺乳期至断奶后一周内,连续7天混饲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和德利米先;保育猪、育肥猪转群变料后可按上述仔猪用药物连续给药1~2周,也可添加土霉素粉较长时间饲喂,进行预防。5.发病后及时治疗,并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对于混合感染的猪群,要合理选择敏感性药物及时治疗。如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土霉素可溶性粉剂饲喂,剂量为100克/吨饲料,连用3~7天;重症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支原泰妙和德利米先预混剂,连续饲喂1~2周,剂量分别为1公斤/吨饲料和0.5~1公斤/吨饲料;对于混合感染严重的猪群,还可选用泰乐先锋连用3~5天,混饮剂量为每100克药物加水200公斤,混饲剂量为每100克药物拌料250公斤。在添加药物混饮或混饲治疗的同时,可肌注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物黄芪多糖、维生素C,头孢类或磺胺类抗菌药物(如头孢王、磺胺二甲基嘧啶),抗寄生虫类药物(如血虫净、氟本及红弓链杀、混感康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相关文章
-
冬季蛋鸡呼吸道病的防治
进入冬季以来,许多养鸡场的鸡出现了咳嗽、甩头、打呼噜等呼吸道症状,同时伴有排白色或绿色粪便,需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易感鸡群 主要侵害150~240日龄的蛋鸡和20~40日龄的雏鸡,其他日龄的鸡虽然也容易感染,但症状不是很明显,临床主要表现为蛋鸡产蛋率下降,轻微呼吸道症状。临床症状 初期表现为蛋壳颜色变浅,出...
1227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妙招 -
哺乳期仔猪死亡及防治
仔猪哺乳期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大户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现结合多年来生产技术指导的经验,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养猪户参考。哺乳期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尽管仔猪有利用糖元储备应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
682 养殖手册 哺乳期仔猪死亡及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早期诊断母猪妊娠
饲养母猪应及时准确地对配种母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这样可避免受孕母猪再重复配种,引起流产或长期空怀,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一)外表观察法母猪配种早期受孕后,往往表现为疲倦、贪睡、贪食,而且食量逐渐增加。性情安静,行动稳重。皮毛日见光泽,紧贴身躯。体重日增,逐渐上膘,阴户收缩,阴户下联合向内上方弯曲;母猪见公猪后,尾巴...
1027 养殖手册 怎样早期诊断母猪妊娠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利用旧蜜环菌材栽培猪苓
猪苓的别名有地苓、猪苓舞茸(日本)、野猪食、猪屎苓等。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靠采挖野生供药用。由于自然资源逐渐减少,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近代医学证明,猪苓的菌核中所含的猪苓多糖B―(1-4)和B―(1-6)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对小鼠肿瘤抑制...
2684 养殖手册 怎样利用旧蜜环菌材栽培猪苓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