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温棚养殖甲鱼转外塘操作技术

时间 : 09-05 投稿人 : 抹绿 点击 :

温棚甲鱼转外塘养殖是中华鳖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许多养殖单位在这一环节出问题,转塘后甲鱼难以适应环境、病害频发以至于当年的产量大受影响,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思路和经验,供广大业者参考借鉴。

温棚养殖甲鱼转外塘操作技术 | 动物养殖学堂

首先,并非所有的品种都合适转外塘养殖。

从目前市场上的中华鳖养殖品种来看,日本品系中华鳖、黄河品系中华鳖,湖南品系及江西本地品系等较适应转外塘养殖,而台湾品系、泰国品系中华鳖等不太适应转外塘养殖,特别是大规格(350克以上)台湾鳖、泰国鳖转外塘养殖成功率较低。另外,采光温棚因其内部环境较接近外塘环境,所以较之黑暗温棚转外塘养殖适应期较短,成功率较高。

其次,在转外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外塘准备事顶:

1、每年放养前20-30天,对外塘进行清塘整理及常规消毒并架设好食台,进水40-50厘米(注:水位太深不利于升温且上下层水温温差太大,不利于温室鳖适应外塘环境)。

2、放养前3-5天,可全池洒绿福素3-5ppm,特力灭0.5-1.0ppm,硫酸锌1-2ppm。

二、温棚准备事项:

1、出棚前3-5天,提前通风、降温、减料,至出棚时水温降至27-28℃,最好低于外塘表层水温1-2℃,出棚前最好停饲1-2天。

2、若出温棚前甲鱼生产状况正常,则不需要内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而应内服保肝、抗应激类产品(如肝保宁、Vc等)5-10天,以提高甲鱼的抗应激功能,若出温棚前甲鱼有病害,则应先治病后出棚。3、若有条件,黑暗温棚可在出棚前3-5天适当给棚内增加光线,以使棚内甲鱼逐步适应外塘环境。

三、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出棚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4-7时及下午5时以后或阴雨天进行,避免在高温及阳光强烈条件下进行,以防棚内外光线及其他环境因素突变对出温棚甲鱼造成损伤(如瞎眼、感冒等)。

2、出棚时棚内尽可能带水捉鳖,以免干池对甲鱼造成机械损伤及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3、下池前最好用专用的药浴消毒剂(食盐、高锰酸钾、氯制剂、甲醛等均不宜作为消毒药物)浸泡药浴1分钟左右,然后在池边解开袋口让甲鱼自然爬入池中,切忌从高处抛倒甲鱼,以免给出棚甲鱼造成强烈的应激。

4、出棚后的预防措施

1)外用:甲鱼下池后1-2小时,立即全池泼洒绿福素3-5ppm,特力灭0.5-1.0ppm;5-10小时,全池泼洒Vc1-2ppm,葡萄糖3-5ppm;3-5天,再全池泼洒绿福素3-5ppm,特力灭0.5-1.0ppm。

2)内服:甲鱼下池后2-3天,根据池中甲鱼的活动情况,酌情进行诱食试验,诱食饵料可用诱食促长剂、新鲜猪肝、野杂鱼等混入饲料中加工而成。诱食成功后先内服保肝健胃诱食类产品(如肝保宁等)3-5天,待摄食量达到正常量50%以上后,再内服双黄连口服液、菌毒快克、清瘟散、鳖宝等产品一个疗程,以防因过度应激而诱发鳃腺炎、白底板等综合性病害;然后再酌情内服氧氟沙星、甲砜霉素等抗菌素类产品,以防细菌性疾病;最后再内服保肝健胃抗应激类产品(如肝保宁等)一个疗程,以消除应激及药物毒副作用。

四、常见的错误做法

1、强光高温下作业,易造成甲鱼瞎眼及温差过大应激。

2、干池捉鳖,易造成鳖体机械损伤及过度应激。

3、药浴时间长达数十分钟—此举对甲鱼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药浴所带来的益处。

4、出棚前内服大剂量抗生素防病—此法用药过早,并不能起到防病效果。

5、出棚后立即投喂大剂量抗生素药饵—此法亦行动过早,非但达不到防病效果,反而会对甲鱼恢复正常摄食造成障碍。

6、饱食出棚—造成更强烈的应激及内脏系统的损伤,出棚后更难恢复摄食,适应环境。

7、外塘水位过高—温度、水压及上下水层温差,使出棚甲鱼更难适应外塘环境。

8、出棚时棚内水温明显高于外塘表层水温—温差过大难以适应(外塘底层水温更低)。

综上所述,温棚甲鱼转外塘是常规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殖业者应充分准备,全面理解内外环境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案进行规范操作,才能确保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为甲鱼外塘环节健康成功养殖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活螃蟹应该怎么保存
    活螃蟹应该怎么保存

    活螃蟹怎么保存?保存以不动、低温、避光、保湿为原则。室温高时,特别是九十月份,应将蟹捆绑好,装蒲包的,整包扎紧。外包装浸湿,以 不滴水为度,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不是整包的,在绑好的蟹上盖一块湿毛巾,存放温度控制在5-10℃为宜。保存方法一冰箱保存阳澄湖大闸蟹。把阳澄湖大闸蟹的脚和大闸蟹捆起来——以...

    216 养殖手册 活螃蟹怎么保存 养殖
  • 秋冬季四大常见鸡病的诊断和防治
    秋冬季四大常见鸡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眨眼又到了下半年,夏天一过就是秋季和冬季了,这段时间鸡病的发病率挺高的,随着秋末一到冬天的冷空气就来了,尤其是在北方的人们气温超低,在冬季这四种病如果没有防治好的话一旦患上其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一些长势不行以及体质比较差的鸡群,想成功越冬就比较难了,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讲秋冬季如何防治这几种病吧!1、鸡传染性...

    327 养殖手册 鸡病 诊断 防治 养殖
  • 池塘养泥鳅
    池塘养泥鳅

    池塘条件池塘以面积1-2亩的土池为宜,要求进排水方便,背风向阳,池的四周设防逃设施。池深80-100厘米,池底淤泥厚15-20厘米,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溢水口设在池塘正常水平面处,排水口设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用密网布拦挡,池底向排水口倾斜,并设置与排水口相连的鱼溜,面...

    2345 动物养殖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鹦鹉鱼和什么鱼混养好?
    鹦鹉鱼和什么鱼混养好?

    鹦鹉鱼主要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热带鱼,因为体色非常的艳丽,而嘴型有长得先鹦鹉因此得名鹦鹉鱼,也是一种常见的水族小宠,喜爱饲养这种观赏鱼的人非常之多,而且很多人还习惯将鹦鹉鱼和其它的鱼儿混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鹦鹉鱼和什么鱼混养好吧!地图鱼地图鱼别名图丽鱼、猪仔鱼、尾星鱼、黑猪鱼、花猪鱼、眼斑星丽鱼等,是热带鱼中体形较...

    2558 养殖手册 鹦鹉鱼和什么鱼混养 养殖
  • 养蚕需要注意些什么
    养蚕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国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现在养蚕的人并不是很多, 因为现在出现了很多可以代替蚕丝的物品,所以这也就决定了现在蚕丝的市场价值。很多地方养蚕已经成为了小孩的一种乐趣,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在延续着这份传统的养殖业,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养蚕的注意事项吧。1、温度蚕它是一种很怕冷的生物,所以我们一般听到...

    1213 养殖手册 养蚕需要注意些什么 养殖
  • 肥育猪饲养中常见问题
    肥育猪饲养中常见问题

    肥育猪的增重速度是猪场生产的重要指标,此指标关系到猪舍、设备、人工和饲料的利用效率,因而对经济效益影响很大。然后,猪只增重速度较慢是肥育猪饲养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增重性能差不同的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外来猪种的增重速度较快,而我国的地方猪种增重较慢,杂种猪增重速度介于二者之间。我们在选择购入...

    1561 养殖手册 肥育猪饲养中常见问题 养猪技术 养殖
  •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1.植物性蛋白饲料(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

    2684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科普
  • 牛蛙的生长过程
    牛蛙的生长过程

    牛蛙因其叫声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是变态发育动物,生长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牛蛙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牛蛙受精卵当水温升到18℃以上时,雄蛙即开始发情,体重300~500克的蛙,产卵量自1万至5万不等,每克体重蛙的产卵数为15~109粒不等。牛蛙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

    2822 养殖手册 牛蛙的生长过程 养殖
  • 中国林蛙一龄幼蛙期的管理
    中国林蛙一龄幼蛙期的管理

    日常管理⑴勤观察、勤检查。勤观察林蛙的日常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林蛙活动异常,要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处理。勤检查蛙圈是否有破损及漏洞,如果有应及时修补,防止林蛙外逃。勤检查蛙圈内是否有老鼠等有害动物,一经发现应及时将有害动物清除。⑵温度、湿度控制。定期对蛙圈进行喷水,使其生活环境保持湿润,温度尽量维持在18~26℃,不能超过...

    1863 养殖手册 中国林蛙一龄幼蛙期的管理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母猪寄养模式加速品种改良
    母猪寄养模式加速品种改良

    母猪寄养模式加速品种改良 “这12头二元杂交母猪不是我自己的,是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寄养的。”7月14日,宜宾县安边镇瑞莲村瑞莲组生猪养殖户翁祥久指着猪圈里的母猪告诉笔者,如果不是合作社推行母猪寄养模式,根本没本钱买12头母猪喂养。在安边镇,与翁祥久一样从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借猪生财的养殖户有很多。...

    1268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人工培育蜂王的时间和条件
    人工培育蜂王的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群势较强,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雄蜂也开始陆续出房,这时期育种为好,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份。这样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群。...

    2320 养殖手册 人工培育蜂王的时间和条件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中蜂围王的处理方法
    中蜂围王的处理方法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

    996 养殖手册 中蜂围王 养殖
  • 老虎斑的育苗技术
    老虎斑的育苗技术

    老虎斑是我们比较常吃的一种石斑鱼,养殖面积也比较广泛,养殖起来也不难。不过也有很多人不懂怎么去养殖,其实在养殖前最重要的就是培育鱼苗,首先要将鱼苗培育好,才可以放入养殖池中正式养殖。那么老虎斑该怎么育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老虎斑的育苗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鱼苗选择鱼苗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保证鱼苗的规格相差...

    2447 养殖手册 老虎斑 育苗 技术 养殖
  • 夏季养猪要讲诀窍提高出栏率
    夏季养猪要讲诀窍提高出栏率

    养猪能否见效益,在一般的市场情况下主要是看养猪能否保证出栏率。特别是商品肥育猪,出栏率高,效益就高,出栏率低,效益就低。在农村,同样是养猪,有的养猪户赚钱,有的却赔钱,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养猪户尚未脱离落后的养猪方法和传统陋习,养猪效益不高。本人通过总结得出:养猪只要讲究种、料、病、管,必能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获得更大效益...

    1825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知识 畜牧文摘
  • 蜜蜂巢脾的修造方法
    蜜蜂巢脾的修造方法

    蜜蜂的巢是用蜡板来造的,数张板状物从蜂箱上部垂到下面,其两面排列着整齐的六角形蜂房,称之为巢脾。蜂房有大小两种,小的是工蜂蜂房,占巢脾的大部分,大的是雄蜂房仅占其一部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巢脾的修造方法吧!修造巢脾的意义巢脾是构成蜂巢的基础,蜜蜂在巢脾上繁殖、栖息、贮存食物。由于蜜蜂在巢脾上反复育虫,茧衣留在巢...

    1597 养殖手册 蜜蜂巢脾修造方法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