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泥鳅的人工养殖与管理技术

时间 : 09-28 投稿人 : 世态炎凉 点击 :

一、苗种繁育

1、亲鱼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苗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集市上销售的泥鳅,粘液不多或蓄养囤积时间太久的均不宜作亲鱼。

2、催产孵化。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雄鳅则减半。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或腹部中线,进针深度为1毫米。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2:1或3:1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体中用40目筛绢制作的孵化箱内。池(箱)中用棕片或柳树根做成鱼巢。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卵子。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地中自然孵化。经过1-2天(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3、鳅苗培育。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池,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性饵料,拌合剁碎以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l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将幼鳅放入池塘、稻田或水箱中进行成鳅饲养。

二、成鳅饲养

1、池塘养鳅。池塘面积随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100-250平方米,池塘深0.7-1米。可用砖、石砌成,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塘砌成后,用水泥抹平,待凝固后放入肥泥25-30厘米深,并注水30-50厘米深,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7-10千克加水溶解,趁热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寄生虫、病原菌,且有改良肥泥性状和增加钙肥的效能。清塘7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放幼鳅入池饲养。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3-4厘米长的幼鳅50-60尾(总体重25克左右)。

人工饲养泥鳅可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及麦麸、米糠、豆渣、枯饼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一般占泥鳅总体重的5%-10%。最好早、晚各投饵一次。当水温降至15℃以下或升到30℃以上及雷雨闷热天可不投饵。在投饵季节,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热天水温达到30℃时,要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

2、稻田养鳅。放养前,适当加固田埂,进、出水口要加设金属网栏,以防泥鳅外逃。在田中开挖1个或几个面积为2-3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30-40厘米。坑和沟的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2%。可作稻田水浅或热天水温太高、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耕田后为宜,尾重0.4-0.5克的幼鳅,每667平方米可放10千克左右(2-2.5万尾)。适当投喂些糠麸、枯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及生活下脚料等,饵料要投放在沟、坑中。水稻中耕追肥时,最好在阴天进行,以球肥深施为宜,施肥量适当控制。尽量少用农药,必须用时要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应在阴天喷洒。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泥鳅投喂过量,以免高温缺水时水质变坏。

三、疾病防治

1、水霉病。泥鳅苗孵化中遇有低温和阴雨天易发此病,可用1微升/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进行预防和治疗。受伤的泥鳅也易染此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可用2%-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

2、腐鳍病。症状是背鳍附近肌肉腐烂,严重时背鳍脱落,鳅体内侧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可用每毫升含30-40微克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氯霉素溶液浸洗8-10分钟。

3、寄生虫病。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可在池内泼洒0.7微升/升硫酸铜杀灭车轮虫和舌杯虫,泼洒0.5微升/升晶体敌百虫杀灭三代虫。

4、生物敌害。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蛇、鸟、鸭等都吞食泥鳅,均应予预防。孵化期间蛙类、夹子虫、水蜈蚣吞食和夹死泥鳅苗,影响育成率,可将蛙捕移于其他地中,用95%晶体改百虫5微升/升全地泼洒,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

泥鳅的人工养殖与管理技术 | 动物养殖学堂

相关文章

  • 中蜂围王的处理方法
    中蜂围王的处理方法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

    996 养殖手册 中蜂围王 养殖
  • 母猪临产早知道
    母猪临产早知道

    看乳腺母猪在产前15~20天,乳腺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到临产时乳房胀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向外张,呈八字形分开,像两条黄瓜一样,俗称“奶头炸,不久就要下”。看尾根母猪临产前尾根两侧下凹,阴门松弛红肿,有黏液流出。看行为表现母猪临产前6~12小时,常表现起卧不安,食欲减退,在舍内来回走动,并叼草做窝,无草可叼时,也会用嘴拱...

    930 养殖手册 母猪临产早知道 养猪技术 养殖
  • 春蚕高产饲养技术
    春蚕高产饲养技术

    一、把好消毒防病关抓好开造前的消毒防病工作。养蚕前5~7天用消毒净,或用1%有效氯漂白粉溶液,或用2%福尔马林与0.5%石灰混合液进行蚕房、蚕具、桑室、上簇室及周围环境的消毒防病,每平方米面积用药液150~200毫升,喷洒要均匀,不留死角,保持1小时湿润状态。使用福尔马林消毒,要密封门窗24小时,才能达到消毒防病的目的...

    335 养殖手册 春蚕高产饲养技术 养蚕技术 养殖
  • 猪寒湿泄泻辩证治疗
    猪寒湿泄泻辩证治疗

    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轻者由于食欲大减以及严重的水泻而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排粪失禁引起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香二苓平胃散加味治疗寒湿泄泻,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症状患猪突然拉稀,粪便酸臭或腥臭,质地稀薄,鼻寒耳冷,寒颤、肠音响亮,尿少色泽黄,体温正常,后期体温下降;口色青白或淡...

    1790 养殖手册 猪寒湿泄泻辩证治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奶牛酮血症防治方法
    奶牛酮血症防治方法

    奶牛酮血症多因饲养不当,饲料内蛋白、脂肪过剩,醣类和维生素不足,致使血糖降低,肝脏生糖作用增强,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高产奶牛运动不足以及患有肝脏疾病或胰岛素产生不足,也往往引起该病。奶牛酮血症的表现症状1、消化不良型:病初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继而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恶臭。多数奶牛产乳量下降,...

    559 养殖手册 奶牛酮血症 养殖
  • 林蛙肠胃炎的防治
    林蛙肠胃炎的防治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饲养管理不当,时饱时饥,或池水不够清洁,牛蛙吞食腐败变质的饲料,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病蛙体虚乏力,行动迟缓,食欲消失,缩头弓背,解剖可见病体肠内少量或无食,多黏液,肠胃内壁有炎症。预防:①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②不投腐败变质饵料,对食台定期清扫和消毒,并尽可能驯化蛙到陆地摄食;③池水每隔半月...

    1779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 五措施预防甲鱼生病
    五措施预防甲鱼生病

    造成甲鱼生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水质恶化。如长期不换新水,池中的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传染性疾病发生。在换新水时还要注意新水的水质。二是放养的密度过大或甲鱼苗的规格不一致。每亩水面适宜的放养密度为500~800只,密度过大会使甲鱼为争饵料而互相争斗。若放养的甲鱼苗规格不一致,则会造...

    260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 配种期公貉的管理
    配种期公貉的管理

    幼公貉第一次交配较困难,但一经酱成功就能顺利地与其他母貉交配。训练幼公貉配种,必须选择发情好、性情温驯的母貉与其交配。否则母貉的拒配甚至攻击会便幼公貉产生性抑制或性恐惧,以后很难发挥配种作用。公貉在配种期体力消耗较大,且要排出大量精液,其食欲也欠佳。因此,对其补饲是必需的。补饲的饲料要注意质精量少,一般用鲜鱼肉和熟鸡蛋...

    580 养殖手册 配种期公貉的管理 养貉技术 养殖
  • 为何刚出生仔猪会出现黄白痢现象?
    为何刚出生仔猪会出现黄白痢现象?

    出现该病原因大多数与哺乳母猪在妊娠期间的各个阶段的饲喂量与饲喂程序上面出现问题,同时在母猪的饮水器的设计不合理、压力不足,造成母猪饮水量不足,致使部分母猪在妊娠后期由于饮水量不足而出现便秘,从而极易造成母猪在产后出现MMA(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综合症,导致母猪出现隐性得乳房炎、子宫炎等,这时母猪分泌的的乳汁中肯...

    2659 特种养殖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技巧
  • 鸭嘴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鸭嘴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鸭嘴鱼叫美国匙吻鲟,它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养殖项目,也是目前非常珍稀的一个鱼类品种。鸭嘴鱼没有鳞片、鱼刺很少、鱼骨是透明的可以食用,所以它也是大厨的最爱。现在市场上的鸭嘴鱼都是人工养殖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几个在养殖鸭嘴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起来看看你是否真正了解鸭嘴鱼吧。1、清塘管理鸭嘴鱼一般都是采用池...

    1536 养殖手册 鸭嘴鱼 养殖 注意事项
  • 地图鱼常见病防治方法
    地图鱼常见病防治方法

    很多人家里会饲养鱼,布置在客厅等地方的玻璃鱼缸中,五彩斑斓或者姿态别致的鱼在游来游去,别有一番意境,不少人喜欢饲养地图鱼,地图鱼生命力比较强,但不注意也会发生鱼病,我们来了解下地图鱼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吧。白点病【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

    304 养殖手册 地图鱼常见病 养殖
  •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营养成分泥...

    750 养殖手册 泥鳅的营养价值 养殖
  • 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
    虎纹蛙人工养殖技术

    虎纹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温度在4℃以下或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温度低于12℃时即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到16℃时结束冬眠。当年的蝌蚪经6个月(5-10月)饲养就可长至150g左右。虎纹蛙的营养和肉质可与野生棘胸蛙相媲美,现野生棘胸蛙数量较少,人工...

    362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畜牧业文章
  • 幼蝎脱皮期管理要点
    幼蝎脱皮期管理要点

    幼蝎脱皮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在脱皮的过程中发生生理猝死的情况,所以在蝎子的养殖中,如果幼蝎进入脱皮期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幼蝎顺利脱皮,提成幼蝎成活率:一、创造适宜的环境。幼蝎生下来后第一次脱皮时间比较集中,一般约5小时左右,从第二次脱皮开始时间就不一致了,每隔40天左右脱皮1次,如管理方法不当,食物缺乏,饲料单一或...

    2864 养殖手册 幼蝎脱皮期管理要点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种猪少用活疫苗仔猪先免猪瘟再种活苗
    种猪少用活疫苗仔猪先免猪瘟再种活苗

    随着气温升高,猪高热病即将进入活跃期和高发期。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蔡雪辉提醒,蓝耳病毒存在新的变异毒株,成为目前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蔡雪辉说,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蓝耳病的临床暴发趋缓,特别是近来哺乳仔猪腹泻病的流行,使人们对蓝耳病的防范意识有所放松。但恰恰是蓝耳病发生过或者蓝耳病疫情不稳定的猪...

    1843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