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快、管理简单、饲料转化率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所以备受广大养殖爱好者宠爱。饲养鹧鸪是-种很有前途的特禽养殖好项目。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①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鹧鸪生性喜暖怕湿,对过冷过热比较敏感。由于鹧鸪出壳时体重仅有13-14克,虽全身被毛,但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温度是否适宜则是育雏成败的关键。经生产实践证明,雏鸪第l周温度要求为36-37摄氏度,以后每周降1-2摄氏度至12周龄,具体温度应当根据雏鸪表现情况而灵活掌握。②提供良好的室内生活环境雏鸪生长快、代谢旺盛,再加上人工饲养密度增大,所以室内需要具有充分的新鲜空气,才能满足雏鸪快速生长、健康发育的需要。为此,要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3周内可打开天窗换气,此后可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前窗换气,绝对禁止冷风直接吹到雏鸪身上。室内环境消毒和器具卫生对雏鸪成活率的提高影响很大,为此,每天要清洗水槽2-3次,每次上料前必须将料槽中的余料清理干净,水槽、料槽每2-3天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1次;室内的粪便要及时进行清除,每周应消毒2次。③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鹧鸪的-生都起着很大作用,因此,要配备科学的光照管理。对种鸪来讲,0-l周24小时光照,强度为15-20勒,l周后采用16小时光照,强度5勒,此时光照太强,很容易导致鹧鸪啄癖的发生,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则应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自然光照止。肉鹧鸪从第2周可采用每日20小时光照,强度5勒,-般能看见采食即可。④适时调整舍内饲养密度鹧鸪在育雏期内,其舍内饲养密度应当根据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育雏方式等来确定。密度过大会限制其活动范围,易于发生啄斗或挤压,从而会影响生长发育及鹧鸪成活率,若过小则会降低房舍、器具及人工利用率,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其参考密度为:1-10日龄80只/平方米;11-30日龄50只/平方米;31-90日龄5只/平方米。⑤适时开食与饮水鹧鸪出壳24小时内必须给予清洁的温水,-般在接雏后1-2小时给水,大部分雏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将开食料撒于饵料板或报纸上诱食,-周后改用食槽。开食料要求柔软,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可用玉米面加鸡蛋,也可用配合饲料。舍内要设置足够的槽位,食槽、水槽交错放置,以便吃料后就能喝到饮水。应根据-定标准供料,余料及时清理干净。建议标准每只投料量为:1周龄8克/天,2周龄13克/天,3周龄18克/天,4周龄21克/天,5周龄23克/天,6周龄25克/天。⑥搞好驯养,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鹧鸪野性较强,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工驯养环境,出壳后第1天就应给予-定程度的环境刺激,诸如光照实行明暗交替,饲喂次序及操作程序改变,声音刺激等,使之尽快适应人工驯养环境,使其获得多种不同印象,以尽量减少今后饲养管理中的应激现象的发生。(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鹧鸪可采用舍内地面散养方式,室内铺设干净、新鲜、柔软垫草,有条件可采取网上平养。地面散养,应外设与室内相同面积网室运动场。在该种饲养方式下饲养条件要求。①密度7-10周龄30只/平方米,11-28周龄15只/平方米。②光照要求育成期每天应给予14小时光照,强度为5-10勒。③修喙修喙在10周龄前后进行,应在晚上实施修喙。其方法是用家禽用的断喙器,上喙切1/3-1/2,下喙切1/4-1/3,两边用剪刀修齐。④饲喂方法种鸪使用配合饲料,每日饲喂3-4次,每日喂料量30-35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每2周要抽测5%-10%个体体重,若发现均匀度不整齐,应当采取及时分群,对弱鸪应加强饲养管理,其-般管理与雏鸪同。准备留作种用的鹧鸪,应根据抽测结果,若超过标准体重,即考虑限止饲喂,以免过肥而影响将来的产蛋性能。-般体重参考标准如下:7周龄195-205克,8周龄240-250克,10周龄310-320克,12周龄380-390克,14周龄490-500克,16周龄600-610克。⑤疫病防治鹧鸪的免疫主要采用新城疫免疫,其免疫程序是:7-10日龄,新城疫II系滴鼻点眼+1/2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25-30日龄,新城疫II系滴鼻点眼十1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80日龄视HI效价可补注I系苗1次。鹧鸪的疾病防治前期主要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后期主要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要重视预防盲肠肝炎(黑头病)。(3)成年种鸪的饲养管理鹧鸪饲养至28周龄,应当进行第2次个体选择,然后按1:3的比例进行组群,实行分笼饲养。在此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是:饲喂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加上精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安静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①饲料与饲喂要求种鸪选择完毕后,应当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适当提高产蛋鸪配合料营养水平,粗蛋白质18.2%、粗纤维2.9%、钙2.3%、磷0.69%。另外,产蛋鸪饲料品种不能多变,而且质量要有保证,禁止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要求饲喂程序不宜随意变动,喂料数量及配合料营养水平可随产蛋量上升适当增加,但其变化应当是-个渐进过程,不能突然改变。②温、湿度控制鹧鸪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为7.5-24摄氏度,理想温度为16-17摄氏度,温度适宜可促进种鸪的食欲,维持良好的活动性,产蛋量高,受精率高。产蛋期的鹧鸪相对湿度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求的最佳范围为50%-55%。③光照要求在鹧鸪产蛋期内,绝对不能缩短光照时间,但增加光照必须逐渐进行,不宜突然改变。为充分发挥产蛋潜力,-般产蛋期光照保持在15-16小时,光照强度为10.76勒,产蛋后期可适当增至17小时。④饲养环境要求产蛋期内应当尽量减少应激刺激,要务必保证鹧鸪舍内的安静。舍内清洁工作按程序固定人员进行,喂料及饲料品种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让鹧鸪在开产前就能适应饲养及操作程序,有效避免或减轻产蛋期应激反应。⑤种鸪利用年限种鸪-般利用2年,引进的高产品种视其体况可考虑使用3年。但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光照程序,才能更好地发挥后2年的产蛋潜能,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4)肉用仔鸪的饲养管理肉用仔鸪的饲养管理可参照前面的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但也要有所侧重:在2周龄后,应当适当提高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同时,还要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可增至6次;要针对生长不同时段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温度,第1周为36-35摄氏度,此后每周降1-1.5摄氏度至12周龄24摄氏度,维持恒定应当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影响,避免过强的光照、刺激性气味、噪声、粗鲁捕捉等。肉仔鸪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实践证明,肉仔鸪最佳上市周龄为14-16周龄,此时仔鸪羽毛生长完全,体重已达500-600克,饲料转化率最高。
相关文章
-
仔猪科学哺育的七个要点
(一)要让仔猪及早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一定要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一般最晚不超过3小时)。这是由于在初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常乳;在初乳中则含有较多的镁盐,从而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初乳的酸度也较常乳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初乳中则含有大量的抗体,由于初生仔猪无先天免疫能力,需要...
2241 养殖手册 仔猪科学哺育的七个要点 养猪技术 养殖 -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已把“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攻关计划,其中肉牛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是解决肉牛规模化饲养的关键。能量和蛋白质是肉牛生长发育的两大营养,传统的肉牛饲养只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解决肉牛饲料蛋白质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肉牛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
2361 养殖手册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养牛技术 养殖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的诊疗
2004年元月25日,偃师市某猪场仔猪发生了以呼吸道障碍为主,间有消化、神经系统障碍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解剖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现将该病例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有3窝37头断奶10天左右的45日龄仔猪发...
815 养殖手册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的诊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当前养猪场控制疾病的五项措施
养猪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呢?笔者认为: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强化科学的饲养管理,建造布局合理的猪舍结构,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预防药物等五项措施,是控制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淘汰率,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防疫措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据笔者调查,免疫程序科学的猪场,传染病发病率低,染疫机会少,经济效益高;...
2358 养殖手册 当前养猪场控制疾病的五项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大陆,属于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广盐性、食性杂、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为传播最快的世界性鱼类之一。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鲤鱼。罗非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该属包括亚种在内超过百种以上。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
2147 养殖手册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春季产蛋鸡饲料的合理调整
春季,养产蛋鸡要取得较好的饲养效益,必须在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比例。饲料调整一般要做到"4个变化"。1.能量变化。产蛋鸡冬季饲料的能量饲料含量较高,春季气温转暖后,若继续采用此类饲料,能量饲料多会使鸡体重增加,不但不能促进鸡产蛋,反而降低产蛋率。所以,要适当减少玉米等谷物在鸡饲料中的比例。当春季鸡...
1100 养殖手册 春季产蛋鸡饲料的合理调整 养鸡技术 养殖 -
竹鼠养殖场的日常管理
巡查早上7:00技术员带领饲养员巡查整个竹鼠栏舍,发现生病异常的竹鼠及时做好记录,查询病因,做出治疗方案。发现打架打伤咬伤的竹鼠及时隔离处理。母鼠生仔要做好产后护理措施和产仔记录。人工哺乳对于怀孕后期母鼠以及产仔母鼠要补喂牛奶。具体参照人工哺乳方法。精饲料投喂按照规定的饲料配方给竹鼠调和精饲料,具体请参考竹鼠拌料操作示...
2568 养殖手册 竹鼠养殖场 养殖 -
6种情况影响鱼类摄食
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斑点叉尾鱼回出血病、肠炎等病发时,鱼的摄食量显著减少。当...
1782 养殖手册 6种情况影响鱼类摄食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