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时间 : 12-06 投稿人 : 浅巷墨漓 点击 :

鹧鸪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快、管理简单、饲料转化率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所以备受广大养殖爱好者宠爱。饲养鹧鸪是-种很有前途的特禽养殖好项目。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①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鹧鸪生性喜暖怕湿,对过冷过热比较敏感。由于鹧鸪出壳时体重仅有13-14克,虽全身被毛,但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温度是否适宜则是育雏成败的关键。经生产实践证明,雏鸪第l周温度要求为36-37摄氏度,以后每周降1-2摄氏度至12周龄,具体温度应当根据雏鸪表现情况而灵活掌握。②提供良好的室内生活环境雏鸪生长快、代谢旺盛,再加上人工饲养密度增大,所以室内需要具有充分的新鲜空气,才能满足雏鸪快速生长、健康发育的需要。为此,要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3周内可打开天窗换气,此后可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前窗换气,绝对禁止冷风直接吹到雏鸪身上。室内环境消毒和器具卫生对雏鸪成活率的提高影响很大,为此,每天要清洗水槽2-3次,每次上料前必须将料槽中的余料清理干净,水槽、料槽每2-3天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1次;室内的粪便要及时进行清除,每周应消毒2次。③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鹧鸪的-生都起着很大作用,因此,要配备科学的光照管理。对种鸪来讲,0-l周24小时光照,强度为15-20勒,l周后采用16小时光照,强度5勒,此时光照太强,很容易导致鹧鸪啄癖的发生,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则应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自然光照止。肉鹧鸪从第2周可采用每日20小时光照,强度5勒,-般能看见采食即可。④适时调整舍内饲养密度鹧鸪在育雏期内,其舍内饲养密度应当根据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育雏方式等来确定。密度过大会限制其活动范围,易于发生啄斗或挤压,从而会影响生长发育及鹧鸪成活率,若过小则会降低房舍、器具及人工利用率,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其参考密度为:1-10日龄80只/平方米;11-30日龄50只/平方米;31-90日龄5只/平方米。⑤适时开食与饮水鹧鸪出壳24小时内必须给予清洁的温水,-般在接雏后1-2小时给水,大部分雏鸪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将开食料撒于饵料板或报纸上诱食,-周后改用食槽。开食料要求柔软,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可用玉米面加鸡蛋,也可用配合饲料。舍内要设置足够的槽位,食槽、水槽交错放置,以便吃料后就能喝到饮水。应根据-定标准供料,余料及时清理干净。建议标准每只投料量为:1周龄8克/天,2周龄13克/天,3周龄18克/天,4周龄21克/天,5周龄23克/天,6周龄25克/天。⑥搞好驯养,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鹧鸪野性较强,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工驯养环境,出壳后第1天就应给予-定程度的环境刺激,诸如光照实行明暗交替,饲喂次序及操作程序改变,声音刺激等,使之尽快适应人工驯养环境,使其获得多种不同印象,以尽量减少今后饲养管理中的应激现象的发生。(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鹧鸪可采用舍内地面散养方式,室内铺设干净、新鲜、柔软垫草,有条件可采取网上平养。地面散养,应外设与室内相同面积网室运动场。在该种饲养方式下饲养条件要求。①密度7-10周龄30只/平方米,11-28周龄15只/平方米。②光照要求育成期每天应给予14小时光照,强度为5-10勒。③修喙修喙在10周龄前后进行,应在晚上实施修喙。其方法是用家禽用的断喙器,上喙切1/3-1/2,下喙切1/4-1/3,两边用剪刀修齐。④饲喂方法种鸪使用配合饲料,每日饲喂3-4次,每日喂料量30-35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每2周要抽测5%-10%个体体重,若发现均匀度不整齐,应当采取及时分群,对弱鸪应加强饲养管理,其-般管理与雏鸪同。准备留作种用的鹧鸪,应根据抽测结果,若超过标准体重,即考虑限止饲喂,以免过肥而影响将来的产蛋性能。-般体重参考标准如下:7周龄195-205克,8周龄240-250克,10周龄310-320克,12周龄380-390克,14周龄490-500克,16周龄600-610克。⑤疫病防治鹧鸪的免疫主要采用新城疫免疫,其免疫程序是:7-10日龄,新城疫II系滴鼻点眼+1/2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25-30日龄,新城疫II系滴鼻点眼十1剂量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80日龄视HI效价可补注I系苗1次。鹧鸪的疾病防治前期主要预防球虫病及慢性呼吸道病,后期主要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要重视预防盲肠肝炎(黑头病)。(3)成年种鸪的饲养管理鹧鸪饲养至28周龄,应当进行第2次个体选择,然后按1:3的比例进行组群,实行分笼饲养。在此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是:饲喂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加上精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安静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①饲料与饲喂要求种鸪选择完毕后,应当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适当提高产蛋鸪配合料营养水平,粗蛋白质18.2%、粗纤维2.9%、钙2.3%、磷0.69%。另外,产蛋鸪饲料品种不能多变,而且质量要有保证,禁止喂发霉变质饲料。同时要求饲喂程序不宜随意变动,喂料数量及配合料营养水平可随产蛋量上升适当增加,但其变化应当是-个渐进过程,不能突然改变。②温、湿度控制鹧鸪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为7.5-24摄氏度,理想温度为16-17摄氏度,温度适宜可促进种鸪的食欲,维持良好的活动性,产蛋量高,受精率高。产蛋期的鹧鸪相对湿度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求的最佳范围为50%-55%。③光照要求在鹧鸪产蛋期内,绝对不能缩短光照时间,但增加光照必须逐渐进行,不宜突然改变。为充分发挥产蛋潜力,-般产蛋期光照保持在15-16小时,光照强度为10.76勒,产蛋后期可适当增至17小时。④饲养环境要求产蛋期内应当尽量减少应激刺激,要务必保证鹧鸪舍内的安静。舍内清洁工作按程序固定人员进行,喂料及饲料品种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让鹧鸪在开产前就能适应饲养及操作程序,有效避免或减轻产蛋期应激反应。⑤种鸪利用年限种鸪-般利用2年,引进的高产品种视其体况可考虑使用3年。但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光照程序,才能更好地发挥后2年的产蛋潜能,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4)肉用仔鸪的饲养管理肉用仔鸪的饲养管理可参照前面的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但也要有所侧重:在2周龄后,应当适当提高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同时,还要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可增至6次;要针对生长不同时段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温度,第1周为36-35摄氏度,此后每周降1-1.5摄氏度至12周龄24摄氏度,维持恒定应当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影响,避免过强的光照、刺激性气味、噪声、粗鲁捕捉等。肉仔鸪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实践证明,肉仔鸪最佳上市周龄为14-16周龄,此时仔鸪羽毛生长完全,体重已达500-600克,饲料转化率最高。

鹧鸪不同生长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仔猪科学哺育的七个要点
    仔猪科学哺育的七个要点

    (一)要让仔猪及早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一定要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一般最晚不超过3小时)。这是由于在初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常乳;在初乳中则含有较多的镁盐,从而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初乳的酸度也较常乳高,这样有利于促进仔猪消化道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初乳中则含有大量的抗体,由于初生仔猪无先天免疫能力,需要...

    2241 养殖手册 仔猪科学哺育的七个要点 养猪技术 养殖
  •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已把“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列入攻关计划,其中肉牛营养与饲养技术研究是解决肉牛规模化饲养的关键。能量和蛋白质是肉牛生长发育的两大营养,传统的肉牛饲养只注意能量的供给,而忽视了蛋白质饲料的补充,解决肉牛饲料蛋白质不足,并使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肉牛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

    2361 养殖手册 肉牛蛋白质饲料的利用 养牛技术 养殖
  • 猪虱病的治疗
    猪虱病的治疗

    1.病原。猪虱病是由猪虱寄生在猪的体表皮毛所引起的。猪虱是各种畜禽虱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雄虫长1.5毫米,雌虫长5毫米,体呈灰黄色。虫体扁平,多寄生于猪的耳根、颈侧、内股及下腹部。成虫成交配后,雌虫产卵,经过卵、幼虫、稚虫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从卵孵出幼虫约需半个月,再经2周左右变为成虫。一只成虫每天吮血约0.1~0.2...

    301 养殖手册 猪虱病的治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池塘青虾双茬养殖
    池塘青虾双茬养殖

    2008年,浙江上虞市崧厦镇农技信息中心实施了科技入户上程,存一养殖户5亩的池塘中,开展了池塘青虾双茬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试验,并获得成功,总产青虾720千克、花白鲢180千克,总产值3861O元,总纯收入21860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池塘选址 池塘位于崧厦镇任谢村田畈问,土质为壤土,紧靠水源,水源充足,水...

    417 特种养殖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配方
  •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的诊疗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的诊疗

    2004年元月25日,偃师市某猪场仔猪发生了以呼吸道障碍为主,间有消化、神经系统障碍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解剖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现将该病例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有3窝37头断奶10天左右的45日龄仔猪发...

    815 养殖手册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合并猪瘟的诊疗 养猪技术 养殖
  • 鳖烂脚病的防治方法
    鳖烂脚病的防治方法

    鳖烂脚病是近年来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死亡较高的鳖病,其不但病程长较难治愈,即使治好也易留下疤痕而影响销售外观,是目前养鳖企业较头痛的鳖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有关研究,介绍一下鳖烂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养殖单位参考应用。一、鳖烂脚病的症状发病初起,病鳖吃食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甚至停食,...

    1238 养殖手册 鳖烂脚病的防治方法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当前养猪场控制疾病的五项措施
    当前养猪场控制疾病的五项措施

    养猪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呢?笔者认为: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强化科学的饲养管理,建造布局合理的猪舍结构,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预防药物等五项措施,是控制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淘汰率,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防疫措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据笔者调查,免疫程序科学的猪场,传染病发病率低,染疫机会少,经济效益高;...

    2358 养殖手册 当前养猪场控制疾病的五项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大陆,属于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广盐性、食性杂、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为传播最快的世界性鱼类之一。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鲤鱼。罗非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罗非鱼属,该属包括亚种在内超过百种以上。罗非鱼的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将...

    2147 养殖手册 罗非鱼亲种培育及繁殖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嗉囊阻塞又称嗉囊弛缓、硬嗉囊,多发生于任何品种的鸡,采食后1~2小时发生。笔者采用切开术清除内容物,2002~2005年共手术治疗145只,治愈率达100%。病因多发生于笼养的鸡,由于运动和饮水不足,采食大量干燥而未经加工的谷物(如玉米、稻谷),不定时饲喂和过饥,突然增加或改变饲料等,均可诱发本病。症状鸡表现精神不振,...

    2642 养殖手册 手术治疗鸡嗉囊阻塞 养鸡技术 养殖
  • 如何治疗金鱼白斑病
    如何治疗金鱼白斑病

    金鱼白斑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发病原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在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

    1796 养殖手册 如何治疗金鱼白斑病 养鱼技术 养殖
  • 牛的皮内注射法
    牛的皮内注射法

    将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多用于变态反应试验,部位选在颈侧或尾根。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刺入皮内,缓慢地注入药液,在注射部位呈现小丘疹状隆起为注射正确。拔出针头后,不再消毒或压迫。注射时感到较费力,表明注射正确。如果注射时感到很容易,则表明注入皮下,应重新刺针。...

    1677 养殖手册 牛的皮内注射法 养牛技术 养殖
  • 春季产蛋鸡饲料的合理调整
    春季产蛋鸡饲料的合理调整

    春季,养产蛋鸡要取得较好的饲养效益,必须在母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比例。饲料调整一般要做到"4个变化"。1.能量变化。产蛋鸡冬季饲料的能量饲料含量较高,春季气温转暖后,若继续采用此类饲料,能量饲料多会使鸡体重增加,不但不能促进鸡产蛋,反而降低产蛋率。所以,要适当减少玉米等谷物在鸡饲料中的比例。当春季鸡...

    1100 养殖手册 春季产蛋鸡饲料的合理调整 养鸡技术 养殖
  • 竹鼠养殖场的日常管理
    竹鼠养殖场的日常管理

    巡查早上7:00技术员带领饲养员巡查整个竹鼠栏舍,发现生病异常的竹鼠及时做好记录,查询病因,做出治疗方案。发现打架打伤咬伤的竹鼠及时隔离处理。母鼠生仔要做好产后护理措施和产仔记录。人工哺乳对于怀孕后期母鼠以及产仔母鼠要补喂牛奶。具体参照人工哺乳方法。精饲料投喂按照规定的饲料配方给竹鼠调和精饲料,具体请参考竹鼠拌料操作示...

    2568 养殖手册 竹鼠养殖场 养殖
  • 6种情况影响鱼类摄食
    6种情况影响鱼类摄食

    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斑点叉尾鱼回出血病、肠炎等病发时,鱼的摄食量显著减少。当...

    1782 养殖手册 6种情况影响鱼类摄食 养鱼技术 养殖
  • 成年鹿冬季饲养管理
    成年鹿冬季饲养管理

    一、公鹿越冬期的饲养管理 公鹿的越冬期包括配种恢复期和生茸前期,从11月上旬到第二年3月下旬,正处于寒冬季节,鹿既不配种也不生茸,处于非生产季节。鹿由于配种期体能的消耗及季节性体重下降,体质相对较弱,在越冬期采食量增加,体质也恢复很快。对老弱病残鹿,应考虑增加营养,同时在生茸前期增加营养也可提前脱盘,为生茸打好基础。1...

    1505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饲养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