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慧眼巧识奶牛病

时间 : 08-08 投稿人 : 几缕悲欢 点击 :

奶牛养殖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但有些养牛户由于技术水平较差,平时不注意认真观察,等奶牛病得很严重时才发现,往往需要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其实,要想早知道奶牛是否患病,使奶牛得到及时治疗,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1看精神状态健康牛精神活泼,耳目灵敏,对周围环境反应敏感,病牛则表现精神沉郁或兴奋不安、低头耷耳、双目半闭、呆立不动,对周围环境刺激反应迟钝,多见于一些慢性疾病或疾病后期。兴奋时病牛表现狂躁不安、前冲后撞、不听呼唤。牛如果表现有哞叫、以头顶物、乱奔乱跑则多见于脑炎和中毒性疾病。2看被毛皮肤健康牛的被毛整齐、顺滑,富有光泽和弹性,不易脱落;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溃烂、出血等。病牛会因疾病的不同使被毛和皮肤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患疥螨和湿疹的牛被毛成片地脱落,皮肤变厚变硬,出现搔痒和擦伤。在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牛结核、寄生虫病和某些代谢性疾病时,则表现被毛蓬乱、无光泽、容易脱落等。3看呼吸动作健康牛的呼吸次数每分钟10~30次,呈平稳的胸腹式呼吸。奶牛呈胸式呼吸大多是由于罹患腹腔器官疾病,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胃扩张、瘤胃臌气、腹壁外伤以及膈肌的破裂、外伤和麻痹等;奶牛呈腹式呼吸则常见于某些胸腔器官疾病,如急性胸膜炎、急性肺炎、胸积水、肺气肿和肋骨骨折等。4看步态姿势健康牛步态稳健,灵活自如。有病时则表现为破行、步态不稳,运步协调性差,起卧不安等反常姿势。如奶牛患破伤风时,表现为头颈伸直、耳竖尾翘、腰腿僵直,形似木马。患脑炎及脑膜炎时、病牛呈现盲目运动、大脑意识紊乱,不听主人呼唤。患脑包虫病的奶牛,常常做无意识的定向转圈运动。5看两耳双眼健康奶牛两耳扇动自然灵活,经常摇动,手触温暖。病牛低头垂耳,耳不摇动,耳根部非冷即热。健康牛双眼有神,视觉灵敏、反应迅速,眼结膜呈淡粉红色。病牛两眼无神,反应迟纯,因病不同眼结膜多有变化。眼结膜苍白,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牛结核、焦虫病、慢性消化不良等。眼结膜潮红多见于发热性疾病如牛肺炎、牛胃肠炎等。眼结膜发绀多见于循环障碍和呼吸困难的疾病,如牛肺疫、牛心肌炎、肠变位和中毒性疾病。瘤胃集食也易引起眼结膜发绀、充血。结膜发黄多见于肝胆疾病、血液病及胃肠疾病等。6看口腔牛舌健康奶牛口腔黏膜淡红,温度正常,无异味。病牛口腔黏膜淡白流涎或干涩,温度时冷时热,忽高忽低,有恶臭味。健康奶牛舌苔红润光滑,伸缩强健有力,温度正常。病牛舌苔多为黄、白或褐色,舌苔厚而粗糙,舌头伸缩无力,灵活程度差,舌温非高即低。口腔发红见于热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肠炎等。口腔青紫是血液循环高度障碍、缺氧及血液浓缩的结果,常见于严重结症的中、后期,肠变位、胆结石等。口色发白,多见于各型贫血、营养不良、寄生虫病、大失血、内脏破裂等。奶牛患放线菌病时,可见口腔黏膜肿胀、潮红、溃烂。当增大的肿块皮肤破溃时,可露出鲜红色的肉芽,上附脓液。当舌部受侵害时,因组织增生而肿大变硬,活动不便,被称为“木舌病”病牛流涎、咀嚼、吞咽、呼吸均困难,气喘。奶牛患炭疽病时,舌及口腔黏膜发生硬的结节,舌肿大呈暗红色,唾液中带血。奶牛患口蹄疫时,口腔检查可见舌部、齿龈处有粉红色溃疡面。7看鼻镜鼻腔健康奶牛鼻镜露水成珠,分布均匀,表现不干不湿。在患急性发热性疾病时,鼻镜、鼻盘干燥甚至干裂,如牛梨形虫病、牛出败等。看鼻腔包括鼻黏膜和鼻漏的检查,一般呈浆性、黏性或脓性且具有恶臭味的鼻漏,多见于牛肺疫。8看食欲饮欲食欲饮欲的好坏是奶牛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食欲不良、时好时坏多见于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废绝见于各种严重疾病,常为预后不良征兆。食欲亢进见于重病恢复期及消化器官功能变化不良而体内营养消耗过多的疾病等。食欲反常、异食癖等多见于奶牛体内某些维生素、矿物质或微量元素缺乏及神经异常等。成年奶牛一般每天饮水70~120升。饮水量增多见于奶牛严重下痢、大出汗、大出血、严重呕吐、渗出性胞膜和腹膜炎以及临床上使用了利尿剂以后。饮水量减少见于奶牛意识昏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饮欲废绝见于奶牛患有严重脑病或其他严重疾病。9看大便小便正常奶牛的粪便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软而不稀,硬而不坚,无异臭,排粪有规律。如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称为腹泻,多见于奶牛肠炎、结核和副结核病。排粪减少,粪便于硬,或表面附有黏液多为便秘,多见于运动不足、前胃疾病、胃积食、肠阻塞、肠变位、热性病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排粪失禁见于严重下痢、腰荐部脊椎损伤或炎症、脑炎等。排粪时奶牛呈现痛苦、不安、弓背甚至呻吟、呜叫,但不能大量排除粪便的见于牛的创伤性网胃炎、肠炎、瘤胃积食、肠便秘、肠变位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10看反刍嗳气健康奶牛采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反刍,每次反刍时间持续1小时左右,每个食团咀嚼40~80次,一昼夜反刍4~8次。当奶牛患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前胃迟缓、胃肠炎、腹膜和肝脏的疾病、传染病和生殖器官系统疾病、代谢病和脑、脊髓疾病时都有反刍障碍。嗳气是反刍动物正常生理现象,借助暖气将瘤胃内发酵气体排出体外。嗳气减弱见于牛前胃疾病、某些热性病和传染病。嗳气完全停止,多是牛食道梗塞的结果。11看产奶质量健康产奶牛的产奶量是大体恒定的。生产中奶量突然增加很多的情况极为少见,如产奶量突然减少很多,则一定是已经患病。产奶牛患各种疾病均可导致产奶量降低,但尤以酮血病和乳房炎最为严重。临床型酮血病轻症者产奶量持续下降,重症者突然骤减,高产牛无乳,乳具酮味。临床型乳房炎肉眼可见乳房、乳汁发生异常。轻症者乳汁稀薄、呈灰白色,最初几把奶常有絮状物(俗称豆腐奶),乳房肿胀,乳汁发生不大。重症者患区乳房肿胀、发红、质硬、疼痛明显,乳呈淡黄色,产乳量仅为正常量的1/2~1/3,有的仅有几把奶,健区乳房的产奶量也显著下降。恶性乳房炎发病急,患畜无乳,患区和整个乳房肿胀,十分坚硬,皮肤发紫,龟裂,疼痛极明显,患区仅能挤出1~2把黄水或血水。12看尾巴变化健康有尾巴的运动虽没有固定的频率,但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天热比天冷摆动次数多、幅度大;行走和劳役时比站立静止时摆动次数多;采食时比不采食时摆动次数多;白天比夜晚摆动次数多。发育良好的健康有奶牛,其尾巴粗细长短适中,摆动灵活有力且幅度较大;发育不良的病牛尾巴细小或弯曲,摆动不灵活,幅度较小。热症病牛尾卷耳耷,不爱活动,严重时垂尾不动,尾体发热。寒症病牛尾毛散乱,手触发凉。外感风寒时尾卷头低,尾巴摆动少幅度小。奶牛腹痛时常回头观腹,轻者尾巴卷向一侧,重者时卧时起,尾巴夹于后腿内。如果急后重,则尾根常做举起排粪状。奶牛患破伤风时,尾巴直举,四肢强直。如属营养不良,则尾毛枯焦、尾体弹性较差。

慧眼巧识奶牛病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泰国斗鱼
    泰国斗鱼

    泰国斗鱼:最初发现于泰国(暹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体纺缍形,侧扁。原有野生品种色彩单调,雌鱼呈淡褐色,雄鱼呈咖啡色或黑色。雌鱼的鳍、体型均比雄鱼要小;雄性斗鱼的背鳍扇形,各鳍颜色也较雌鱼亮丽。因极具攻击性,又称为搏鱼,若两雄鱼同缸饲养必斗个你死我活。一般体长6厘米,最大可达8厘米。喜生活于弱酸性软水中,水温最...

    1865 养殖手册 泰国斗鱼 养鱼技术 养殖
  • 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
    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

    2294 养殖手册 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 养鱼技术 养殖
  • 营养加运动养好种公猪
    营养加运动养好种公猪

    一、种公猪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必须从饲料中获取。因此,对种公猪要注意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供应要充足。可利用小鱼、小虾、鱼粉、骨肉粉、血粉、蚕蛹及虫类等,作为动物性蛋白质的补充饲料。另外,对配种繁忙的公猪,每天应加喂1-2个鸡蛋,补充消耗的蛋白质和增加射精量。在饲...

    809 养殖手册 营养加运动养好种公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优质肉脂型猪种-新淮猪
    优质肉脂型猪种-新淮猪

    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兼用型品种,具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崽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1.品种特征新淮猪全身被毛黑色,仅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头稍长,嘴平直微凹,耳中等大,向前下方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倾斜,四肢健壮,乳头7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230~250...

    1164 养殖手册 优质肉脂型猪种 新淮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孕牛冬季咋饲养
    孕牛冬季咋饲养

    一、细心饲养:母牛怀孕之后,不但要维持自身所需要的营养,还要供应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同时还要积贮一定的养分保证产后泌乳。因此,每天要补喂1―2公斤精料,条件好的应喂混合饲料:玉米、豆粕饼、稻谷、棉籽饼、菜籽饼、米糠、食盐等按比例配合。并保证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决不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要卫生,最好不要空腹饮水和饮冰...

    2257 养殖手册 孕牛冬季咋饲养 养牛技术 养殖
  • 瘦牛快速催肥技术措施
    瘦牛快速催肥技术措施

    一、选好催肥牛。关键在于发现瘦牛的催肥潜力。对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低劣或劳役过度等原因所致的瘦牛可作为首选牛。切忌购买年龄过大、患有消化道疾病、传染病且体质极度衰弱的牛。二、建好圈舍。为瘦牛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应激反应。三、合理分组。将新购进的瘦牛按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进行分组饲养。这样不但...

    731 养殖饲料配方 养殖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知识
  • 蟾蜍的养殖技术
    蟾蜍的养殖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经济动物。蟾蜍耳后腺分沁的白色浆液叫“蟾酥”,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药市上蟾酥价格已达每公斤2000元以上,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化工污染使野生蟾蜍越来越少;二是野生蟾蜍的自然孵化成活率极低;三是蟾蜍应用范围日益...

    2673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原料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 针对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针对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主要以腹泻、厌食、呕吐、脱水为特征,一旦暴发就可能连年发生,患病猪和隐性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中国于1982年从腹泻猪粪便中分离到轮状病毒。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先后都有关于该病毒的报道,目前该病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我国轮状病毒流行的特点是混合感染,由...

    2819 养殖手册 针对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养猪技术 养殖
  • 育成鹧鸪的生理特点
    育成鹧鸪的生理特点

    雏鹧鸪在夏、秋季经30~40日龄的育雏后,外界温度与育雏室的温度较高,就可脱温,转入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如冬、春季节温度低、室内温度不到20℃,仍需对6周龄后的鹧鸪人工供暖保温。鹧鸪在育成期羽毛已逐渐丰满,有飞翔能力;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其中7至13周龄内鹧鸪的体重绝对增重最快(平均每只每日增重达6克多);体温自动调节...

    2785 养殖手册 育成鹧鸪的生理特点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狐貉貂发情鉴别
    狐貉貂发情鉴别

    一、狐狸的发情鉴别:狐的发情期,银黑狐一般在1月中旬到3月中旬;北极狐在2月中旬至4月下旬。公狐发情易于掌握。进入发情期的公狐,表现活跃,趋向异性,采食量下降,频频排尿,尿中的“狐香”味加浓,放入母狐时公狐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断爬跨母狐,如母狐发情时能顺利达成交配。母狐的发情鉴定较为繁杂,常用的鉴定方法,外阴部观察...

    2129 养殖手册 狐貉貂发情鉴别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蜜蜂秋季巧管理
    蜜蜂秋季巧管理

    1、更换蜂王。老劣蜂王产子小,冬季死亡率高,来年春季产卵高蜂期持续时间短。因此,必须在秋季培养一批优良的新蜂王,换下的王可以组成双王群,让其继续产卵,待其停产后处理。2、培养适龄越冬蜂。用白露产的卵(即白露子)培育出来的蜂,是最好的越冬蜂。秋季最后一个蜂源的中后期取蜜一定要稳,一般可采用提蜜脾的方法,若出现蜂压卵现象,...

    1997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配方
  • 养好水貂 需注意五点
    养好水貂 需注意五点

    一、养好种貂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二、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时增加滋阴壮阳药物―...

    461 养殖手册 养好水貂需注意五点 养貂技术 养殖
  • 中鸭的饲养管理与防疫
    中鸭的饲养管理与防疫

    肉鸭在20~50天或25~65天这个阶段称为中鸭。1.中鸭的饲养。⑴舍饲育成圈舍要空气流通,舍内用竹条搭制60厘米高的分格鸭栏,每格5平方米,可养鸭20~30只,每群70~100只,用围栏隔开。在靠人行道侧的栏外,挂食槽和水槽,要求平均每只鸭占有食槽5~10厘米。舍饲中要加强中鸭的洗浴放牧,每天上午11时前和下午4时后...

    2358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养殖知识 养殖饲料管理
  • 仔猪断奶综合征的防治
    仔猪断奶综合征的防治

    ⒈减少应激⑴断奶时先赶走母猪,仔猪留在原栏饲养2~3天后再混群,使仔猪心理应激与混群应激不在同时发生。⑵天气变化及寒冷时,注意保温,减少环境应激。⑶提供优质易消化的乳猪料,减少营养应激。⒉防止饲料抗原过敏反应⑴提早补料,促进断奶仔猪对饲料的适应能力、保证断奶时仔猪有足够的采食量。如分娩栏仔猪补料条件不具备,仔猪在哺乳期...

    908 养殖手册 仔猪断奶综合征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减少雏鸡早期死亡的5个妙招
    减少雏鸡早期死亡的5个妙招

    雏鸡早期抗御逆境的能力较差,育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生产效益。育雏管理中除严格进行疫苗接种,控制恶性传染病外,还应注意保温、适时开食、严格消毒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雏鸡早期死亡。1、控制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容易发生中暑死亡;温度过低,容易挤压死亡。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诱发其他疾病。一般来说,进雏鸡前,育雏室距地面1...

    1004 养殖手册 减少雏鸡早期死亡的5个妙招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