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又叫面包虫,拟步行虫科,属鞘翅目。黄粉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等优,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而且易饲养,低廉的麦麸、蔬菜叶、瓜果皮就可饲养。一、黄粉虫的生活史黄粉虫的生活史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1.卵:乳白色、椭圆形、有米粒大小,卵的外面是卵壳起保护作用,里面是卵黄,黄粉虫的卵在25℃-30℃时经5―7天即孵化出幼虫。2.幼虫:刚孵出的幼虫很小,长约3毫米,乳白色,2天后开始进食。如果温度在25℃-30℃饲料含水量在13%-18%,大约8天蜕去第一次皮,变为二龄幼虫,体长增至5毫米。以后大约在35天内又经过6次蜕皮,最后成为8龄老熟幼虫,这时幼虫呈黄色,体长增至25毫米。幼虫在蜕皮过程中,每蜕皮一次体长明显增大,在适宜的温度25℃-28℃,空气湿度50%-9O%时,8龄幼虫约10天即变成蛹。3.蛹:刚变成的蛹为乳白色,以后逐渐变黄、变硬,长约16毫米,头大尾小,两边有棱角,蛹常浮在饲料的表面,即使把它放在饲料底下,不久会爬上来,蛹约7天后变成蛾。4.蛾:刚羽化的蛾子为乳白色,头部金黄色,身体幼嫩,不太活跃,也不进食,以后逐渐变黄,约3-5天变黑色,开始觅食、交配、产卵,黄粉虫以卵产出到性成熟总共约70天。蛾子的雌雄比例1:1,一生交配多次,交配时雄虫在雌虫背上进行交配,交配后的雌虫每天产卵约15-20粒,产卵盛期长达2个月,以后逐渐减少,应该汰,以免占用产卵箱。死掉的成虫应及时清除,以免污染环境。二、怎样饲养黄粉虫1.养虫设备的要求:用纸箱、盆缸、水泥池等均可,要求内壁光滑,深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现在较理想饲养设备是用四方木盒饲养,我场用100/5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四方形木盒,底部用胶合板钉紧,四周用宽胶纸贴紧,使盒子内部四壁光滑,防止虫子外爬。另外,蛾子产卵时,可用80×40×10厘米的木板钉成,底部用铁丝网51目(筛麦用的)钉紧,蛾子放在里面,产卵时把尾部伸出铁丝网产到产卵箱,产卵箱里可铺上一麸皮以免卵损坏,使用方法:把100×50×10厘米的方木盒放在底下,上面放上80×40×10厘米的铁筛子,里面放上产卵的蛾子,撒入麸皮、蔬菜叶、瓜果皮等,任其自由采食,在撒饲料时,不能超过l厘米,以免蛾子产卵时,尾部伸不出铁砂网。当蛾子产卵7天左右即换产卵箱,产卵箱要单独放,要注意不要使卵受到挤压,以免损坏。当卵孵出幼虫,这时不必添加饲料,原先产卵箱的麸皮够幼虫吃的,随着虫子的逐渐长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添加饲料,还要定期筛虫粪。2.对饲料的要求,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在人工饲养中,不必过多的研究饲料,但为了尽快生产黄粉虫,应投麦麸、玉米面、豆饼、胡萝卜、蔬菜叶、瓜果皮等,也有喂鸡的配合饲料,以增加营养,但必须要有60%的麦麸为宜。我场用的配合饲料配比为:麦麸80%,玉米面10%,花生饼粉10%,各种食料搭配适当,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节省饲料。3.温度的要求:黄粉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耐受-2℃,而低龄幼虫在0℃左右即大批死亡,2℃是它的生存界限,10℃是发育起点,8℃以上进行冬眠,25℃-30℃是适温范围,生长发育最快在32℃,但长期处于高温容易得病,超过32℃会热死。以上温度是指虫体内部温度。4龄以上幼虫,当气温在26℃时,饲料含水量在15%-18%时,群体温度会高出周围环境10℃,(也就是26℃气温)加群体温度10℃相当于36℃,应及时采取降温,防止超过38℃,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4.对湿度的要求:黄粉虫耐干旱,能在含水量低于10%的饲料中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慢,虫体减轻,浪费大量饲料。理想的饲料含水量为15%。湿度为50%-80%。如饲料含水量超过18%,空气湿度超过85%,生长发育减慢,而且易生病,尤其蛾子最易生病。如养殖室内过于干燥,可撒清水,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黄粉虫虫体含水量为48%-50%。5.光线的要求:黄粉虫原是仓库害虫,生性怕光,生性好动。而且昼夜都在活动,说明不需要阳光,雌性,成虫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比强光下产卵多。三、饲养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饲养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黄粉虫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卵的孵化、幼虫、蛹、蛾子要分开养,不能混养,混养的缺点是不便同时投饲料,而且幼虫和蛾子在觅食时,容易吃掉蛹和卵。2.蛹虽然不吃不动,但应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不能封闭和过湿,以免蛹腐烂。老熟幼虫变蛹时,要及时把蛹捡出,单独放在盒子里,以免被未变的幼虫吃掉。捡蛹时,用力要小点,以免把蛹捏坏。3.基本上同龄的幼虫要放在一起饲养,使虫子大小均匀,投食方便,如生长旺盛的幼虫需补充营养物,老熟幼虫则不需要。不同季节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如炎热的高温天气,幼虫生长旺盛,虫体内需要足够的水份,必须投蔬菜叶、瓜果皮等来补充水份,食料太干,生长发育会减慢,如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冬季里虫体含水量小,必须减少青饲料。4.放养密度:幼虫的密度过低,生长发育减慢;密度适当大些,生长发育加快,但不能超过2-3厘米厚,幼虫超过30℃时会热死,蛾子也不耐热,实践观察,气温在30℃时,即有大批热死,需要注意。四、黄粉虫的繁殖状态黄粉虫具有变温动物的习性,在温室里(20℃-30℃)黄粉虫一年四季均可生长繁殖,可繁殖4代。自然温度一般一年1代,老熟幼虫能越冬,蛾子不能越冬。清明前后起蛰,5月底六月初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蛾子,6月底7月初出现幼虫,8―9月份生长,10月中旬冬眠。另外要准备一个筛面用的萝(120目)用来筛虫粪,用长30×宽20×高8厘米的木板订成四方形,底部用纱窗订紧,制成一个筛子,用来筛小虫用。
相关文章
-
羊场生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使我国的养羊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地方根据本地不同生态经济条件,通过发展地方优良品种及引进国外著名的绵山羊品种,在国内大规模开展绵山羊杂交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工作,从而显著增加了养羊业产品的产量和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但是,目前许多羊场在经...
296 养殖手册 羊场生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养羊技术 养殖 -
毒蛇饲养管理方法要点
1.食物与投饵由于蛇种不同,对食物适口性不尽相同。每个蛇种对食物要求有一定选择性。例如银环蛇喜食黄鳝、泥鳅;眼镜蛇喜食青蛙与其他小蛇;尖吻蝮爱吃蛙类、蟾蜍、蜥蜴、鼠类和鸟类;眼镜王蛇喜食无毒蛇;滑鼠蛇喜食青蛙和蟾蜍;百花锦蛇喜食老鼠。应根据不同蛇种,结合当时当地饲料资源选择食物,可通过捕、养、繁丰富食物来源。根据国外的...
1272 养殖手册 毒蛇饲养管理方法要点 养蛇技术 养殖 -
规模化猪场夏季的生产管理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炎炎夏季给猪场的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养猪业向规模化、工厂化的发展,使其问题更为集中和突出,成为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并着手解决的问题。武汉地区夏季温度很高且持续时间长,母猪的夏季生产问题尤为突出。而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发展与效益。这里我们以种猪夏季生产的饲养管理这为主...
475 养殖手册 规模化猪场夏季的生产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
舍饲绒山羊枯草期的饲养
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因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过度放牧等造成产草量和载畜能力急剧下降。枯草期羊单纯依靠放牧吃不饱,如果管护不严就会出现毁坏幼树现象,出现林牧矛盾问题。北方枯草期自11月中旬开始至翌年5月中旬,以80只的羊群为例,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精饲料消耗量与放牧加补饲的饲养管理方式相同,可以节省放牧员6个月的工资,同时多...
2230 养殖手册 舍饲绒山羊枯草期的饲养 养羊技术 养殖 -
仔猪“一喂四补”是关键
一、喂:仔猪出生后没有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原,只有通过吃母猪初乳后,依靠初乳中母体提供的抗原来逐渐形成自身抗体,从而提高抗御疾病的能力。在喂初乳过程中必须做到:1、母猪分娩后2小时内,先用温肥皂水液清洗母猪的乳房,再用32℃左右温开水配制成0.04%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擦洗母猪的奶头,洗净后用消毒好的干毛巾擦干准备喂...
2094 养殖手册 仔猪一喂四补是关键 养猪技术 养殖 -
深秋养猪技术要点有哪些?
秋季是养猪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如果养殖户注重防寒、防病、增加饲料营养及猪舍通风,猪的增长较为明显。防寒秋天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达到10℃多,会对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实践证明,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保持猪的适宜生长温度,猪在秋季也可以正常生长。具体来说,秋季应该提前做...
1008 动物养殖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养殖芬兰纯种狐的三点好处
我国养殖业发展到今天,为扭转现养蓝狐的体小,毛色差的不利局面,绝大部分养殖场户走的都是利用芬兰原(纯)种公狐、对现养蓝狐年复一年的进行改良,不断改善和提高其品质,但是,我们认为一步到位养殖芬兰纯种狐的时机到了,其好外处:一、品质一步到位我们现今饲养的蓝、雪狐,都已引进多年,并严重退化。可是,就在当年这部分蓝、雪狐还没有...
1045 动物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兔脑原虫病的诊治方法
本病是由微粒子科的兔脑原虫寄生于脑内引起的慢性原虫病,通常呈隐性感染。本病在很多兔场广泛流行。诊断要点1、本病主要是通过口服和鼻内接种感染。通过口服有传染性的尿液也可传染本病。也可能通过胎盘感染。2、症状为衰弱,体重减轻出现尿毒症;严重者出现神经症状,如惊厥、颤拌、斜颈、麻痹和昏迷。病兔常出现蛋白尿。病的末期出现下痢,...
2838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