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育种方向
育种是养貂业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长期性工作,对提高貂群生产性能和质量,育成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其育种方向应该是培育出毛皮品质好,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命力强,体型大的优良品种。
育种的具体做法必须贯彻“本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相结合的育种办法,把育种工作和改善饲料结合起来,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小型饲养场和专业户也应重视貂种的选育,引种时应引入优良品种,保持品种不退化。
水貂选种
选种是育种的基础。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优去劣,一般每年至少要进行3次选种,即初选、复选、精选。
初选在子貂分窝前后进行。主要根据配种期、产子哺乳期的繁殖情况选择成年种貂,并对当年子貂进行初步选择(窝选)。
成年公貂的选择应选择配种开始早、性情温驯、交配能力强(交配次数8次以上)、精液品质好、所配母貂空怀率低、产子数多的公貂继续留种;反之应予以淘汰。
成年母貂的选择选择发情正常、交配顺利、妊娠期短(55天以内)、产子早(5月15日前)、窝产子数多(5只以上)、母性强、乳量足、所产子貂发育正常的母貂继续留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均予以淘汰。
当年子貂的选择选择出生早(公貂5月5日前,母貂5月10日前)、发育正常、系谱清楚、采食旺盛的子貂留种。子貂应比计划数多留30%~50%。
复选每年9月份~10月份进行复选。成年种貂,除了少数有病和体质恢复较差的应淘汰外,初选的多数不变。幼貂此时生长发育已基本定型,可在初选的基础上进行复选。要选择发育正常、毛绒品质好、体格健壮、体型大和换毛早的个体留种。淘汰那些经常患病、发育不良和换毛晚的个体。复选应高于计划留种数的20%~25%。
精选于11月中下旬取皮前进行。对所有预选种貂进行全面鉴定,最后按计划精选定群。精选定群时,应把选种重点放在毛绒品质上。标准水貂要求毛色深(接近黑色),全身毛色一致,针、绒毛长度适中(背正中两侧采样,针毛长2.5厘米以下,绒毛1.5厘米以上),比例适宜(针、绒毛比值为1∶0.65以上),被毛分布均匀,毛峰平齐而有光泽,颌下无白斑或白斑不超过1立方厘米,全身无杂毛。体型大,体质健壮,无疾病。公貂后肢粗壮,尾长而蓬松,经常翘尾,精选时体重2千克以上,体长42厘米以上;母貂体型稍细长、臀部宽、头部小,略呈倒三角形,精选时体重850克以上,体长37厘米以上。短、粗、胖的不宜留种。公母貂的留种比例为1∶3~1∶4。应优先选留老貂,不足部分用幼貂补充,当年幼貂的比例以不超过貂群的40%为宜。
水貂选配
选配是选种工作的继续,目的是继承、巩固和提高双亲的优良品质,以获得理想的后代。
同质选配即选择体型大、繁殖力强、毛皮质量具有相似优点的公母交配,以期后代能巩固和发展这些优点。
异质选配选择具有不同优点的公母貂进行交配,在后代中获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或者选择在同一性品质有所差异的公母进行交配(公貂的品质必须优于母貂),以保证后代的品质性能有所提高。
亲缘选配以生产为目的的饲养场,原则上应杜绝近亲交配,即三代以内有亲缘关系的公母貂不得交配,近亲交配可导致生活力和繁殖力下降,体型变小,毛皮质量降低,有时出现畸形。亲缘关系越近和时间越久,后果越严重。
年龄选配种貂的年龄选配对生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一般2岁~3岁的种貂遗传比较稳定,选配效果也较好。所以,在年龄选配时,应采用2岁~3岁的成年公母貂进行交配,或者幼年公貂配成年母貂,成年公貂配幼年母貂。尽量减少幼年公母貂间的交配。
体型选配原则上应大配大、大配中、中配小。不能大配小、小配大或小配小。
纯种繁育和杂交
当某种水貂类型已具备育种要求,而不需要进行重大改良时,可采用纯种繁育,以保持和巩固本类型的优良性质,逐年进行选优去劣,不断扩大种群。而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品系、品种或类型之间进行交配时,称之为杂交育种。
目前,养貂业中常采用的杂交办法有3种。
级进杂交
级进杂交的目的是引进少量的优良水貂与原有品质低劣的貂群杂交,使繁殖的后代接近或达到引进种貂的水平,从而改良原有的貂群的质量。其方法是先将引进的优良种貂与本场原有的种貂杂交,再把杂交一代与引进的种貂回交,第二代杂种又与引进的种貂回交。依次类推,其结果是后代中优良性状种貂的比例越来越高。级进杂交一般进行到3代~4代,然后进行自然繁育。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中小型饲养场和专业户使用。
三系杂交
先用两个不同品系进行杂交,然后从获得的杂交一代中选留母貂,再与第三个品系的公貂进行杂交。
轮回杂交
先用两个纯系进行杂交,而后从所获得的第一代中选择优良母貂,同两纯系中之一的公貂交配,这样轮回杂交下去,这种杂交方式叫做两系轮回杂交。三个纯系参加的叫三系轮回杂交。三系杂交和轮回杂交的优点是在提高水貂质量的同时,又注意避免了近亲繁殖,这种方法适合大中型饲养场选用。
建立育种核心群
在精心选种的基础上,由最理想的一级种貂组成核心群。核心群始终是全场质量最高的一群,要严格淘汰不理想的后代。核心群的种貂不断向生产群扩大,以逐渐代替原有生产群,使整个貂群的生产性能及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