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肉鸡怎样进行转群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幔账成殇 点击 :

转群就是将鸡由一个鸡舍转到另一个鸡舍。在同一鸡舍育雏并在同一鸡舍饲养的鸡不需转群,只是按饲养密度将鸡扩开就可以了。两个阶段饲养的肉仔鸡到21日龄就须转到育成鸡舍。两段饲养可增加饲养批次,但转群对肉鸡是一种应激,要对鸡的增重有所影响。为将这种应激减小到最低限度,在鸡转群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要转入的鸡舍的温度应与育雏鸡舍温度一致,避免两鸡舍的温差太大,以减少应激反应,防止鸡群受寒感冒。(2)转群时天气要晴好无风,时间最好选在晚上熄灯时进行,用手电照明,动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惊扰鸡群。抓鸡时要用两手将鸡的翅膀压住抱起,切不可单拎一个翅膀或单拎一条腿,以免造成骨折,造成残次鸡。(3)要转入的鸡舍的饮水及给料的设备要充足,并按顺序摆放好,水位、料位的间距要适当。最好是一趟水位一趟料位,这样在引水、给料时行动方便。(4)转群时先把鸡往新舍最里面放,最后再放靠门的附近。这是因为肉仔鸡不爱活动,放到哪儿就在哪儿生活。如果先放门口,会造成转鸡的困难,而且容易造成鸡舍密度不均匀,影响生长。(5)转群前后3天,应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这样可以减少转群带来的应激反应。

肉鸡怎样进行转群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蛋鸡的饲料中骨粉的添加
    蛋鸡的饲料中骨粉的添加

    一般雏鸡的饲料中含钙应在2%,育成鸡应在2.5%,产蛋鸡应在3.5%。产蛋鸡可根据产蛋量的增减,增减骨粉数量,但最多不能超过4%。在养鸡的生产过程中,有的养鸡户只知道鸡喂骨粉可促进发育,促使蛋壳形成,防止产软蛋。但如果喂骨粉过多,饲料日粮中含钙超过2.5%时(除产蛋鸡外),雏鸡和育成鸡就会发生高钙低磷尿,甚至发生肾炎、...

    626 养殖方法 养殖指南 动物科普 动物养殖宝典 动物养殖
  • 秸秆颗粒机粉尘大是怎么回事
    秸秆颗粒机粉尘大是怎么回事

    饲料加工过程工作中出现粉尘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粉尘量大,不仅污染环境,危害机组人员的健康,还会影响颗粒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秸秆颗粒机粉尘大问题要尽早解决。使得秸秆颗粒机出现粉尘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三个,相应解决方法如下:原因一:物料投放量与设备本身的处理量不符合,使得一些物料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解决方法:控制好物...

    1276 动物疾病知识 养殖资料 动物常识 动物养殖教程 动物养殖
  •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原马立克氏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

    682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 獭兔催情妙法
    獭兔催情妙法

    催情 在交配前,将欲配母兔与选配的公兔,相互调换笼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较高。但使用信息催情,母兔留在公笼内的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二、按摩催情此法可和信息催情结合起来使用。方法是把将要发情的母兔捉出来,用手轻轻按摩刺激母兔外阴2分钟,当外阴出现红肿、自愿举尾时,立即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配种。三、中药催情据试验,...

    1728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奶牛食道梗塞的防治技术
    奶牛食道梗塞的防治技术

    奶牛突然停止采食,惊恐不安,摇头缩颈,伴有吞咽和逆呕动作时,一定是阻塞物卡在奶牛颈部食道里了,它还表现为局部突起,形成肿块,触症可摸到阻塞物。当胸部食道阻塞时病畜疼痛明显,可用胃管探查确定阻塞部位。初期无明显全身症状,随病期延长可出现眼窝下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现象。如继发严重瘤胃鼓气,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

    2949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
  • 母鹿繁殖期管理
    母鹿繁殖期管理

    入秋后,正是母鹿配种、妊娠、哺乳等繁殖时期,人工饲养管理一定要自始至终跟踪到位,以确保人工养鹿的经济效益。1.配种前整理母群配种前应首先清除鹿群中不育、有恶癖、年龄过大及有严重疾病无饲养价值的母鹿。并按血缘关系、年龄段及健康状况等,组成种用核心群、一般繁殖群、初配母鹿群。一个配种群宜由15~30头母鹿组成。母鹿的体膘情...

    579 养殖手册 母鹿繁殖期管理 养鹿技术 养殖
  • 防治仔兔急性肠炎妙招
    防治仔兔急性肠炎妙招

    仔兔急性肠炎病俗称黄尿病。仔兔黄尿病的症状是拉黄水,黄尿,体形消瘦,被毛潮湿,肛门周围常被黄尿浸湿,臭味难闻,患兔身软如泥,后期多呈昏迷状,病程2~3天,若不及时治疗,常因脱水而死亡,该病主要是仔兔在哺乳期间吃了患乳房炎的母兔奶水所致,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因此一旦发现患有黄尿病的仔兔应立即对母兔和仔兔进行治疗。一、防治...

    353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手册
  • 小香猪饲养关键技术-以喂青绿饲料为主
    小香猪饲养关键技术-以喂青绿饲料为主

    香猪体型小,肉味香,皮薄骨细,瘦肉率高,且适应性强,繁殖率较高,有较高的饲养价值。饲养香猪的圈舍宜建在向阳、干燥、通风、僻静的地方。猪舍用水泥抹地或用地砖铺地。每头种猪有效圈舍面积为4平方米。 饲养香猪以喂青绿饲料为主,以保证猪肉香味纯正。常用猪饲料有玉米、小麦、稻谷、麦麸、米糠、豆饼、花生饼等。精饲料用量:大猪每天1...

    1873 养殖手册 小香猪饲养关键技术 以喂青绿饲料为主 养猪技术 养殖
  • 如何求草鱼的放养比例
    如何求草鱼的放养比例

    草鱼的放养比例,与草鱼的年龄有关。一般来说,饲养一龄草鱼,其放养量应占80%以上(接近于单养),再适当放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白鲫之类)。如果饲养商品草鱼,以草鱼为主的池塘,其放养量不能超过50%,因为草鱼的放养量大了,排出的粪便就多,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引起泛塘。目前有一些养鱼户,认为草鱼价格高、成本低(草的来源容...

    1040 养殖手册 如何求草鱼的放养比例 养鱼技术 养殖
  • 肉兔四季繁殖技术特点
    肉兔四季繁殖技术特点

    肉兔一年四季都可繁殖,但每个季节的繁殖效果且有较大差异。为此,饲养户要根据自己生产经营情况,选择不同的繁殖季节。现将肉兔四季繁殖特点介绍如下:春季繁殖特点春季气候温和,饲草丰富,公兔性欲旺盛,母兔配种受胎率高,是肉兔配种繁殖的好季节。公兔在春季的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最高,母兔发情率高达80%以上,情期配种受胎率高达90%左...

    867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业知识
  • 大弹涂鱼养殖底藻培植的技术
    大弹涂鱼养殖底藻培植的技术

    大弹涂鱼养殖底藻培植技术大弹涂鱼(BoleophtalmuschinensisOsbeck)食性以底栖硅藻为主,蓝绿藻次之。摄食时,以其下腭贴于泥表,头左右摆动前进,以此刮取滩面附生底藻为饵,不直接摄食米糠、豆饼、花生饼等饲料。因此,在开展人工养殖时,必须进行底藻的培植,形成藻牧场,为大弹涂鱼提供饵料。 一、池塘准备...

    2321 养殖手册 大弹涂鱼养殖底藻培植的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羊病观察诊断的六方法
    羊病观察诊断的六方法

    诊视直接观察羊的精神状态和所呈现的各种异常变化。健康羊一般争相采食,奔走速度相等,反应敏捷;病羊常表现落群、停食、呆立或卧地。姿势健康羊眼睛炯炯有神,行动活泼平稳,当羊患病时常表现行动不稳或不愿行走,有些疫病还呈现特殊姿势,如破伤风,表现为四肢僵直,患有脑包虫或羊鼻蝇的羊转圈、跛行。膘情一般患有急性炭疽、羊快疫、羊黑疫...

    1434 养殖手册 羊病观察诊断的六方法 养羊技术 养殖
  • 地方特色鸡--狼山鸡
    地方特色鸡--狼山鸡

    狼山鸡以产蛋多、蛋大,体肥健壮、肉质鲜美而著称。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境内,属蛋肉兼用型鸡。狼山鸡羽色分为纯黑、黄色和白色3种,其中黑鸡最多。狼山鸡体呈U型,头尾高翘,背平,头部短圆,面部、耳叶及肉垂均呈鲜红色,虹彩以黄色为主,皮肤为白色,缘黑褐色,胫黑色。成年鸡体重:公鸡2.84公斤,母鸡2.28公斤。195日龄半净膛屠宰...

    2696 养殖手册 地方特色鸡 狼山鸡 养鸡技术 养殖
  • 禁用药物与黄鳝饲养中的应对措施
    禁用药物与黄鳝饲养中的应对措施

    2002年3月5日,农业部颁发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文件,规定18类品种的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于2002年5月15日起一律停止经营和使用,3类品种的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不准以抗应激、提高饲料报酬、促进生长为目的在食品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根据这些药物的性质及在水产养殖上的用途,大体上可将禁用...

    886 养殖手册 禁用药物与黄鳝饲养中的应对措施 黄鳝养殖技术 养殖
  • 中西医结合治牛腮腺炎
    中西医结合治牛腮腺炎

    1.牛腮腺炎在我地时有发生,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笔者6年来治疗患牛24例,治愈率达95%。2.症状左侧腮腺肿大lO-14cm,从右侧能触摸到肿块根部,呼吸困难,发出长长的呼噜音.饮水困难,欲食不能。有反刍动作而...

    706 养殖手册 中西医结合治牛腮腺炎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