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以小杂鱼或低值鱼为原料,经调味、烘烤而成。其特点是香酥鲜美,有嚼劲,回味绵长。是旅游及航空食用佳品。1、原料要求与整理奇味烤鱼加工的原料,一般采用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低值鱼为主,尤以冻鱼为多,也可采用盐渍保藏的碱卤鱼为原料。冻鱼需先行解冻,碱卤鱼需先漂洗脱盐。原料鱼由人工或机械去鳞、头、内脏。小型鱼应摘头拉出内脏,如鱼体较大,需去头、内脏、鱼子后切块。原料处理后用水洗净,沥去水分。2、工艺要点1)盐渍将处理后的原料,放入10波美度左右的盐水中盐渍10―20分钟。根据鱼块大小厚薄,适当高速盐水浓度和浸渍时间。2)蒸煮干燥经盐渍的鱼沥水后,装在蒸煮烘架上,先用蒸气炊熟,然后放入75--80℃烘房内干燥约6小时。也可将盐渍沥水后的鱼,直接放在80--90℃烘房中,烘干至六七成。3)调味调味液配制:花椒200克,八角100克,生姜200克,葱50克,蒜60克,西红柿45克,糖2.5千克,酱油3千克,黄酒1.5千克,味精50克,Cs503调味剂15克。将上述料加25升水熬煮数小时后,冷却待用。4)烘烤将浸渍调味的鱼块,沥水后上烘架,进行第二次烘烤。此时烘房温度控制在85--90℃,烘干时间为3―3.5小时。5)包装经烘干后的成品,放在室内摊晾,摊凉后成品水分含量为11%--14%。高温季节需用风机降温。冷却至室温后,用聚乙烯袋定量包装,装箱,置阴凉干燥处保藏。
相关文章
-
有关鲟鱼高效养殖技术
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喜弱光,怕强光。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外,还喜食小鱼小虾。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性。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别,只是因品种不同,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存...
2971 养殖手册 有关鲟鱼高效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养殖 -
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和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
1128 养殖手册 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和治疗 养牛技术 养殖 -
解决龟鳖动物性饵料的有效途径
1、屠宰畜禽的下脚料每天由专人负责收集屠宰猪、牛、羊、鸡和鱼等畜禽的血、内脏等下脚料,清洗干净,切成碎块,就能用于饲喂龟、鳖,是龟、鳖质优价廉的动物性饵料。2、龟鳖喜食的饲用动物(1)黄粉虫 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软体虫,堪称龟和鳖的最佳动物性饵料。黄粉虫的培育技术简单,可用盆、缸、纸盒、木箱和砖池等饲养。一般3~5天投...
582 养殖手册 解决龟鳖动物性饵料的有效途径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几种常见猪病如何进行鉴别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和猪弓形虫病这几种疾病,由于一些疾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某些疾病在流行过程、症状表现和解...
1155 动物养殖 畜牧常识 畜牧文摘 -
奶犊牛死亡原因及对策
1原因1.1先天性胚胎病有的奶犊牛一生下来便出现死胎、畸形胎或弱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代近亲繁殖、母牛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患其它影响胚胎正常发育的疾病,如传染性布氏杆菌病。1.2分娩困难因母牛分娩困难或人工接助产不当均会造成新生犊牛的某些疾病,如窒息假死、异物性肺炎、肢体拉伤、脱臼等。新生犊牛发生这类疾病后,往往因处...
636 养殖手册 奶犊牛死亡原因及对策 养牛技术 养殖 -
夏季生物发酵床养猪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核心提示:为了掌握夏季生物发酵床养猪的情况,日前,笔者对部分生物发酵床养猪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调查发现。所有被调查猪场普遍反映。冬春季节,饲养情况良好.主要表现在省水省料、猪的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等疾病明显减少、仔猪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出栏提前、粪便分解转化较快.猪舍内基本没有粪便臭味和其他异味。然而,目前随着发酵床的连续...
884 动物养殖技术 农业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技术 -
如何预防母猪产后子宫发炎?
核心提示:母猪产后子宫炎是一种较普遍发生的疾病。慢性或隐性子宫炎是影响母猪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有50%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该病在纯种母猪中的发生尤为突出。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造成产后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在分娩过程中,子宫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过...
1337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指南 -
春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1.烂鳃病病原粘球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处,废食。鳃丝腐烂带泥,鳃盖内侧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草鱼鳃瓣感染粘球菌后,病变区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疡和侵袭性出血。青鱼、草鱼、鳙鱼等养殖鱼类都可发生此病,尤以危害草鱼为主。水温15℃以下,一般少见,20℃左右开始流行。预防水深1米每亩水面...
1952 养殖手册 春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