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四肢任何部位发生疾病,在临诊上都可表现为跛行,虽然跛行不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但严重跛行可丧失公、母猪的种用价值,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延长肉猪的饲养期限。
一、跛行的病因和症状
1.传染性关节炎
主要病原有链球菌、丹毒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嗜血杆菌等。大多数慢性经过,也有少数从急性病例转变而来。临诊检查患病的关节肿大,常见于跗关节和膝关节。由于关节内有大量纤维析出而使关节变坚硬。病初体温升高,有一系列的全身症状,后期正常,仅表现被毛粗乱、消瘦和跛行。剖检患部关节,有脓性分泌物蓄留或呈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从中可分离出病原菌。
2.外伤性跛行
多发生在捕捉、追赶、运输或配种之后,由于强暴的外力作用,而使关节钝挫,、剧伸或扭转。病猪表现剧烈疼痛,喜卧,不愿起立和行走。若强令其运动时,病猪三肢跳跃或拖曳患肢前进。触诊受伤关节,可发现有肿胀、增温和压痛感。
3.营养性跛行
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也可能因个体吸收功能降低。本病多发生于保育猪、妊娠后期母猪或生长迅速的育肥猪。表现关节或四肢骨胳弯曲,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4.腐蹄病
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特征的一种疾病,也有的表现为蹄腐烂、趾间腐烂或蹄壳脱落。病因可能是由于网床结构较差或破损,造成蹄子破伤而感染,有的可能是患口蹄疫的后遗症。病变开始局限于蹄间,但很快波及到蹄冠、系部乃至球节部,这时由于剧烈疼痛而出现跛行。病猪喜卧,不愿起立,强令站立时患肢不敢着地。
5.风湿性跛行
由于猪舍阴暗、潮湿、闷热、寒冷,猪只运动不足及饲料的急骤改变等,致使猪的四肢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组织发生炎症、萎缩。本病往往突然发生,先从后肢开始,逐渐扩大到腰部乃至全身。患部肌肉疼痛,行走时发生跛行,或出现弓腰和步幅拘禁(迈小步)等症状。病猪多喜卧,驱赶时勉强走动,但跛行可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局部的疼痛也逐渐缓解。
二、预防和治疗
预防:针对上述5 类四肢病的病因,在平时就要加强管理,细心检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治疗:首先应除去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对于传染性关节炎,一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于营养性跛行,应改进饲料配方,提供合理的钙、磷等营养物质。对于外伤造成的关节扭伤,患部可涂擦碘酊、松节油,或四三一合剂等。疼痛剧烈时,肌注安乃近、盐酸普鲁卡因,作患肢的环状封闭等。对于风湿性跛行,可静脉注射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肌注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等。
三、跛行的对症处理
1.局部的清洗消毒:清洗干净后,用甲基紫、低倍稀释的百菌消、百毒杀等消毒。
2.用氯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涂察损伤部位和感染部位。
3.肌肉注射一些抗生素如得米先、治菌磺、长效青霉素。
4.保持栏舍内的干燥和宽敞,以免打斗。
5.必要时栏舍内铺上消毒了的垫料。
6.待好转后在饲料或饮水中进入治疗量的广谱抗生素,用药 7-14 天以防复发,或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