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密螺旋体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外生殖器官、颜面部及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本病多发生于性成熟兔,其他动物不易感染。1.病原本病病原为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纤细的螺旋形微生物,在形态上与人梅毒苍白密螺旋体相似,但互不感染。2.流行特点本病的易感动物是家兔和野兔,其他动物和人不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兔,其次是淋巴结感染的带菌兔。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病兔、健兔交配感染;也能通过生殖器外部接触时传染,通过病兔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垫料、饲料、用具等媒介物经局部损伤传染。本病在兔群中一旦发生发病率很高,绝大多数发生于成年兔,8月龄以下未交配的幼兔极少发病。育龄母兔的发病率比公兔高。一般呈良性经过,几乎没有死亡的。3.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潜伏期2~10周不等。病初可见公兔的包皮和阴囊及龟头的皮肤、母兔的阴门边缘等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红肿,形成粟粒大小结节。以后结节和红肿表面渐有浆液渗出物变得湿润。渗出物逐渐干涸,形成红紫色或棕色屑状痂皮。当剥下痂皮,露出边缘不整、稍凹陷、容易出血的溃疡面,其周围常伴有轻重不一的水肿。由于痛痒,病兔摩擦、抓搔而造成自身接种,使感染蔓延至面部、下颌、鼻部和爪等,使被毛脱落,但在愈后会很快长出。慢性病变多呈干燥的、鳞片状稍突起,容易被忽视。腹股沟淋巴结和颈淋巴结可能肿大。该病变可持续几个月而不消失。本病无明显全身症状,精神、食欲、大小便、体温均无异常,多可康复。公兔性欲影响不大,母兔可影响配种和受胎率。本病康复后免疫期不长,故康复兔仍可再感染。4.诊断据发病年龄和症状可初诊,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5.防治(1)预防:严格采取自繁自养,防止病原传入。对非引进不可的种兔,要作现地检查,运回后经隔离观察后确认健康者,再混群饲养。配种前详细检查,对病兔和疑似兔停止配种,隔离治疗,淘汰病重兔,彻底清污消毒,用1%~2%氢氧化钠或2%~3%来苏儿溶液消毒兔笼、用具及其被污染的地方。(2)治疗:早期治疗可用新砷凡纳明(914),40~60毫克/千克体重,用灭菌蒸馏水配5%溶液耳静脉注射,必要时隔2周重复1次。或用青毒素每天50万单位,分2~3次肌注,连续5天为一疗程。在全身治疗的同时,局部可用碘甘油涂擦,或用青霉素软膏涂敷。
相关文章
-
猪场粪便生物发酵剂的使用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却给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长期堆制的畜禽粪便滋生大量的苍蝇蚊虫,臭气熏天,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引入生物发酵技术将这些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了养殖业和环境安...
824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环境因素分析
在生产上,母猪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母猪不孕、胎儿早期溶解、流产、死胎、少产、产弱仔和木乃伊,导致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下降,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据报道,在我国有些规模化猪场因母猪繁殖障碍引起的繁殖率下降高达20%-30%左右,初产母猪的下降率更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成为当前养猪生产的重中...
1228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业知识 -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白粉10g,硫酸铜8g,食盐10~20kg,高锰酸钾...
1511 养殖手册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养鱼技术 养殖 -
母猪瘫痪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1、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高或猪的生产力较低,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得到了调整。2、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母猪产仔前后就会挪用骨骼...
1979 特种饲养 畜牧教程 农业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