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群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致使产蛋鸡群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在90%以上)、产蛋量迅速下降或停产,此类现象是困扰蛋鸡生产者最常见的问题。了解产蛋鸡正常的生殖生理特点,掌握产蛋鸡群产蛋下降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对策,是提高鸡群产蛋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1蛋的形成及产蛋1.1蛋的形成处于性活动期的蛋鸡,左侧卵巢发达,并产生许多卵泡(鸡有1000~3000个),每个卵泡有一个卵。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大量卵黄储积。除卵黄外,鸡蛋的所有成分都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其通过输卵管的时间大约25小时。输卵管包括五个部分:输卵管伞(漏斗部)、蛋白分泌部(膨大部)、峡部、子宫(蛋壳腺)和阴道。输卵管前端在排卵时剧烈蠕动,有助于漏斗部摄取排出的卵细胞(卵黄),并将卵沿输卵管向后段输送。卵在漏斗部停留15~25分钟,在这时受精。卵在膨大部停留约3小时,膨大部分泌浓稠的胶状蛋白,构成鸡蛋的全部蛋白。峡部分泌黏性纤维,在蛋白外形成内壳膜和外壳膜。卵子在子宫内停留时间最长,约19~20小时;有水分透过半透性壳膜进入蛋白,与浓蛋白混合形成稀蛋白。蛋壳腺分泌碳酸钙、镁等矿物质形成蛋壳。蛋壳的色素在子宫内最后4~5小时形成。当蛋完全形成后,借阴道和腹部肌肉的收缩而迫使其通过阴道。产蛋时阴道经肛门翻出,只需数分钟蛋就排出体外。1.2产蛋产蛋母鸡连续每天产蛋,然后停产1天,随后又开始产蛋,称为一个产蛋周期。产蛋周期与产蛋的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母鸡两次产蛋通常间隔为24~26小时。产蛋受激素的控制,垂体前叶释放的促滤泡素影响卵泡生产,排卵诱导素作用于排卵。蛋白分泌受雌激素、孕酮和助孕素等激素作用,而神经垂体分泌的其他激素――催产素和加压素也参与产蛋过程。2鸡群产蛋下降的原因2.1传染性疾病由于疾病的因素较为复杂,笔者就生产中经常碰到的疾病及其对产蛋鸡影响的主要特点概述如下。2.1.1新城疫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产蛋母鸡除以上症状、病变外,还能见到卵黄滤泡松软或出血,有时因卵黄破裂而造成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2.1.2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病鸡咳喘、喷嚏和气管发生哕音;肾脏苍白、肿大,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等病变。在产蛋鸡出现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粗壳蛋、畸形蛋增多,部分鸡蛋的蛋白稀薄呈水样。一般在雏鸡的输卵管发生永久性的病变,以致性成熟时不能产蛋,或产畸形蛋,这种鸡群的产蛋量比正常鸡群减少20%以上。2.1.3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产蛋母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表现为鸡群不能如期达到产蛋高峰或产蛋率突然下降,3~8周后逐渐恢复,同时伴有大量软壳蛋、褪色蛋、薄壳蛋等。偶见输卵管黏膜水肿、苍白、肥厚,卵巢萎缩,卵泡稀少。2.1.4禽脑脊髓炎成鸡感染此病后,通常没有可见的临床诊断症状,唯一的表现是产蛋量下降,有时可见蛋变小;产蛋量下降幅度最高可达40%,时间约1~2周,以后逐渐恢复,产蛋量下降期间一般种蛋孵化率也受到影响。本病虽能引起蛋个变小,但蛋内的蛋白及卵黄没有异常,形状一般也没有畸形变化。2.1.5禽流感本病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散,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产蛋鸡产蛋量群体性急剧下降,下降幅度不等,软壳蛋、薄壳蛋、褪色蛋增多。病鸡表现为咳嗽、呼吸哕音、呼吸困难、头颜面水肿、冠与肉垂发紫、后肢跖部角质鳞片出血。2.1.6鸡白痢杆菌病和鸡伤寒鸡白痢杆菌病可引起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卵泡大小、形状和颜色发生改变。而鸡伤寒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鸡,出现卵泡变形,肝脏古铜色或淡绿色。2.1.7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打喷嚏、鼻腔流出黏性分泌物,流泪,结膜炎,眼睑周围和颜面肿胀,肉髯水肿,并出现呼吸哕音。产蛋鸡发病时,可见产蛋下降或停止。2.2营养因素营养因素是影响家禽健康、生长发育、生产力、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鸡所需的营养成分至少包括能量、13种氨基酸、10多种微量元素、13种维生素和1种必需脂肪酸。饲粮中必需养分的缺乏或比例不恰当均会造成不良反应,影响产蛋率。2.2.1蛋白质与氨基酸由于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家禽的采食量不足;或机体内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合成障碍或消耗异常增多均会造成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引起家禽产蛋量下降,甚至完全停产,体重减轻,卵巢或睾丸萎缩等。2.2.2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对维持生命、机体的正常发育,生长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因家禽体温高,代谢旺盛,而且现代家禽生产多采用大群高密度饲养,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因此,对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较严格,如不及时补充,吸取的维生素不足,将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等对产蛋鸡影响较为突出。维生素A缺乏,除引起产蛋量下降外,还引起蛋内出现血斑,影响蛋的品质。缺维生素D3引起薄壳蛋、软壳蛋增多,缺维生索E引起受精率的下降。2.2.3矿物质矿物质是家禽体内各种器官组织所必需的构成成分,它们参与维持渗透压与酸碱平衡,是某些酶类必需的构成成分或活化剂,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神经对刺激的正常反应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矿物质得不到正常供给时,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及生产力将受到影响。产蛋鸡口粮中钙含量达不到3.25%、磷含量达不到0.5%时产蛋量明显下降,蛋壳质量降低。2.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家禽发挥优质生产性能的重要环节。从育雏期到生产期每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都非常重要,都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2.3.1产蛋母鸡体重母鸡产蛋期体重增长过快,长得过肥,会使后期产蛋减少,容易发生脚软病。但产蛋期体重减少,也会使产蛋量降低,产蛋不能持久。2.3.2光照光照强度和每日光照时数可影响产蛋率,一般来说,产蛋鸡的每天光照时间为14~16小时,每日光照时间决不可随意改变,光照强度为2.7W/平方米。2.3.3温度产蛋鸡舍最适宜的温度为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产蛋率的下降。2.3.4有害气体鸡舍内氨的浓度要小于15×10E-6,硫化氢不超过10×10E-6。如果鸡舍通风不良,舍内粪便不及时清扫,粪便和饲料中的含氮物分解出氨气和硫化氢,待其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刺激机体,引起呼吸道炎症、角膜炎及产蛋量下降,死亡率增加。2.3.5应激因素惊吓、断水、日粮改变、接种疫苗、投药等应激因素将导致产蛋量降低或产畸形蛋等。3防治3.1积极预防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传染性疾病。在生产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日龄的鸡群采用科学的免疫程序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将疾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3.2提供新鲜、营养全面的饲料。农户自己配料时要精选原料、科学配料,以防营养的缺失或不足,保证生产蛋鸡的营养需要。3.3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做好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控制以及饮水、饲料的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努力营造一个动物机体和生存状态和谐统一的环境,最大程度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关文章
-
断奶仔猪开食喂料当“三看”
给刚断奶的仔猪喂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关键是饲喂量要适当。因为开食喂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喂料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下痢等胃肠疾病,而喂料不足又会使仔猪因饥饿发生应激反应,不利于健康生长。如何给断奶仔猪正确喂料呢?各地总结的“三看”值得借鉴。一看采食情况。给仔猪喂料后要及时检查采食情况,看饲槽内有无...
2715 养殖手册 断奶仔猪开食喂料当三看 养猪技术 养殖 -
皂角树治疗猪乳房炎效果好
猪乳房炎是乳房受挤压、冻伤、外物创伤、细菌侵入等因素而致乳腺发炎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乳房呈红、肿、热、痛,拒绝仔猪吃奶,乳汁分泌少而稠,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少;重者乳房形成脓肿,乳汁中混有脓汁,少食或不食。用传统化学药物治疗,对形成脓肿的重症者往往疗程长或久治难愈,笔者用皂角树枝煎汤内服治疗脓肿型乳房炎,疗效显著,报告如...
1285 养殖手册 皂角树治疗猪乳房炎效果好 养猪技术 养殖 -
养猪中的关键“三天”
养猪过程中有许多非常关键的“三天”,在此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会使生产效益有一个大的提高。配种后三天配种后三天是卵子受精和受精卵分裂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母猪代谢过盛,会使部分受精卵死亡,从而降低产仔数。所以,母猪配种后三天内切忌喂料过多,日喂料量以1.5-1.8公斤为宜,最多不可超过2公斤。分娩后三天对于初生仔猪来说,分娩后三...
542 养殖手册 养猪中的关键三天 养猪技术 养殖 -
猪场消毒要保证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使用浓度,配置有效和安全的消毒剂溶液。一般说来,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杀菌力也就越强,但各种消毒剂作用受浓度影响并不相同,不是浓度越高越好。例如75%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酒精好,因为95%酒精与微生物蛋白质作用马上形成一层保护薄膜,使酒精无法继续进入微生物体内发挥作用。有些消毒剂浓度...
1965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畜牧业文章 -
养猪户如何能解脱疫病困扰
作者:曲万文目前我国养猪业在优良品种应用、科学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升很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母猪的产仔成活率较低,整体上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育肥猪数量比较少(13头左右),尤其是中小型养猪场户,在养猪理念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差距较大,使新技术、先进设施设备的应用上受到限制,用传统的观念和落后的饲...
2256 特种饲养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猪病防治之呼吸困难性猪病
作者:郝民忠 许宁猪病防治之呼吸困难性猪病:感冒、萎缩性鼻炎、猪肺疫、喘气病、胸膜肺炎。感冒一种由寒冷刺激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粘膜炎症为主症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以体温升高、咳嗽、流泪和流鼻涕为特征,无传染性。一年四季可发,但多发于早春和晚秋气候多变之时,仔猪多发。一、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干燥,结膜潮红,流泪,有白...
2393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