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云鲫的特征特性湘云鲫是经过遗传基因重新组合的新型鱼类,它既具有杂交卿鱼的优点,也具有与普通鲫鱼和一般杂交鱼不同的生物学特征湘云鲫外观与普通白鲫相似,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湘云鲫体色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与其他鲫鱼相似,但较小,有一对较小须突;侧线鳞一般为30~32片,背部鳞式较乱;性腺不育,内脏少,腹部比其他鲫鱼小,背部肌肉明显厚于其他鲫鱼。湘云鲫性腺不育,自身不能繁殖湘云鲫为3倍体鱼(3N=150),不能繁殖后代,故可以在任何养殖水域放养,不会造成其他鲫、鲤鱼品种资源混杂,也不会出现繁殖过量导致商品鱼质量的下降。湘云鲫生长速度快,生长不受性成熟的局限一般鲫鱼品种因性成熟早而影响生长速度,限制了个体长大。湘云鲫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由于性腺不育,所摄取营养基本用于生长,经同池对照生长试验测定,湘云鲫生长速度超过母本(日本白鲫)40%,是普通鲫鱼的3~5倍,当年鱼苗最大生长个体可达0.75千克,春片养殖成鱼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湘云鲫为杂食性鱼类湘云鲫兼有滤食浮游生物的特点,同时具有易捕捞、易垂钓的特点,在一般池塘网捕率可达80%以上,也是开展垂钓业的理想品种。湘云鲫抗逆性强湘云鲫对自然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强,首先表现为耐低氧能力强,其临界窒息点很低,一般在0.1~0.3毫克/升溶氧量范围内,所以当“泛池”发生时,草、鲢、鳙等养殖鱼类因缺氧而发生死亡时,湘云鲫在严重缺氧情况下,往往能够“漂”在水面用嘴呼吸而不易窒息死亡;其二、抗病能力强,湘云鲫经多年推广养殖,无论是池塘湖泊或其他水域养殖,均没有因疾病而发生大量死亡的现象;其三、适应性广,经多年推广实践证明,湘云鲫适合于全国各地各种淡水水域养殖;其四、抗低温性能强,湘云鲫在冬春季,水温10℃以上(四大家鱼在水温≤15℃时已基本停止生长),仍能正常摄食生长。据检测,湘云鲫在湖南气候条件下,常年肠道均保持充实,鱼种经过一冬春(12~3月)的培育,体重可以增种15%~20%。湘云鲫肉质鲜美,质量高一方面,湘云鲫肉质鲜美,保持了鲫鱼的风味;另一方面,湘云鲫营养价值高。竟测定,湘云鲫五种呈味氨基酸含量比母本高1倍;同时细刺少,内脏少,可食部分比一般鲫鱼高出15%,且个体大,体型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湘云鲫具有上述优良的生物学特征,在养殖过程中显示了它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至今已在湖南、广东、湖北等20多个省市的池塘、湖泊、稻(莲)田、水库及网箱推广养殖,生产苗种超过4亿尾,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2塘库养殖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由于湘云鲫的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生长季节长,可将快速育成的大规格夏花鱼种投放到水质肥沃、饵料供应充足的池塘直接养成商品鱼上市。当年鱼苗直接养成商品鱼的方法有2种:一是池塘主养,选择条件较优池塘,每亩搭配投放鲢、鳙鱼种200~400尾,草、鳊鱼种50尾,以商品饲料和饼粕为主。因鱼种个体较小,初养时池水不宜太深,以土米左右为宜,尔后,随鱼的个体增大逐渐加深至2米左右,经过6个月左右的养殖,每亩可达400~500千克,其中可产湘云鲫150~300千克(如使用增氧机更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二是池塘混养。将当年鱼苗经过1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成个体长5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按200~300尾/亩放养比例,直接投放到成鱼池或春片鱼种池中,与其他家鱼品种进行混养,因湘云鲫性情温和,抢食较差,池内做好不要投放其他鲤、鲫鱼和罗非鱼品种。在充分保证饲料供应的条件下,经过4~6个月饲养后,每亩可产湘云鲫80~100千克,个体规格可达200~400克。春片鱼种养成商品鱼对于水面较大或管理条件略差的池塘,往往需要经过2年才能养成商品鱼,即头年将鱼苗先在鱼种池中培育成每尾50~100克规格的鱼种后,到冬季或第二年春季再投放到池塘养成商品鱼。可开展池塘主养,也要开展池塘套养。①池塘主养:视池塘条件,一般每亩投放湘云鲫春片鱼种800~1000尾,另外搭配20%左右的鲢、鳙鱼种和25%左右的草、鳊鱼种,不投放其他鲤鲫品种,湘云鲫在池塘中养殖,一般不会生病死亡,鱼饵料来源广泛,其池塘饲养管理除按常规方法外,应根据其较耐低温并能摄食部分浮游生物的特点,适当培肥水质,并在早春和晚秋(南方各省可在冬季)加强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以提高湘云鲫的产量;在高温季节,应注意经常加注新水或勤开增氧机,以提高池水容氧,促进其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如果养殖好,每亩可净产湘云鲫500多千克。②池塘套养:在城郊高产鱼塘中,一般采取大面积混养湘云鲫效果很好,混养方式一般除按常规比例投放四大家鱼鱼种外(不宜投放其他鲤、鲫品种),每亩搭配放养较大规格的湘云鲫春片鱼种100~200尾,在不影响其他养殖鱼类产量的情况下,可增产湘云鲫50~100千克,可增加收入近千元。注意事项根据湘云鲫的生物学特性,凡放养湘云鲫、湘云鲤的池塘,除按常规方法饲养管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湘云鲫耐低温的特点,在早春和晚秋季节应加强人工投饵,只要水温在10℃以上就可投饵,日投饵率一般为鱼体重的1%~3%,分1~2次投喂,以提高湘云鲫的产量。②应科学投饵,做到“四看”“四定”:“四看”即看季节,1~4月、10~12月气温、水温低,应少投,5~9月气温、水温高,是鱼生长的最佳季节,应多投;看天气,晴天可多投,阴雨天应少投,天阴无风或大雨将至前停投,雾天、气压低时,等雾散后再投;看水质,肥水可正常投饵,瘦水适量增加投饵并配以施肥,水色太浓,可适量减少投饵;看鱼情,所投饵料在2小时内全部吃光,可增加;投饵2小时后若还有剩饵,可酌情减少投饵。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③在养殖周期中;严格水质管理,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标准,水色呈浅绿色,或黄褐色为佳,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特别在养殖高温季节,应注意经常加注新水,促进鱼的代谢,加速鱼的个体生长速度。④定期进行消毒,严防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一般用40毫克/千克的生石灰或0.5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溶液或敌百虫等药物定期消毒1次。水库养殖湘云鲫不会繁殖后代并易捕捞,很适合水库放养。放养时应注意:鱼种规格应要求尾重50克以上,一般每亩放养50~100尾;要加强管理,防止湘云鲫逆水逃逸;同时应根据水域天然饵料的多少补充投喂人工饲料。据测算,每净增1千克湘云鲫需投喂饼类3千克或配合饵料2千克左右,其投入产出比大致为1∶3。
相关文章
-
松阳良种繁育场实现蛇鳄龟人工养殖
日前,由松阳县良种繁育场孵化的1700余只蛇鳄龟种苗以每只120元的高价被杭州等地的客商抢购一空,而每日要求订货的电话仍络绎不绝。蛇鳄龟原产北美洲,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和抗病力强等特点,由于养殖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上市的成品蛇鳄龟数量较少。1999年,松阳县良种繁育场瞄准蛇鳄龟良好的市场前景,缩减商品...
1349 养殖手册 松阳良种繁育场实现蛇鳄龟人工养殖 养蛇技术 养殖 -
即墨研究出生态养鸡新方式
今年以来,山东省即墨市金口镇南阡二里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改良,将从浙江引进的无菌蝇蛆繁殖喂养技术和传统山中自然放养相结合,研究出一套与普通饲料笼养不同的生态养鸡方式,并喜获成功。该生态养鸡技术是利用繁殖的无菌蝇蛆对放养鸡进行饲喂,然后在日光充裕的山坡圈地散养。实验表明,通过该方式,放养鸡产蛋稳定,所产鸡蛋无污染、富营养,...
1286 养殖手册 即墨研究出生态养鸡新方式 养鸡技术 养殖 -
獭兔何时取皮最经济?
饲养獭兔的主要目的在于取皮,兔皮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要获得高质量的獭兔皮,除要有优良种兔和科学饲养外,还必须了解獭兔的换毛规律,算准取皮时间。一、獭兔的换毛獭兔的换毛分为年龄性换毛和季节性换毛两种。1、年龄性换毛:发生在仔兔和青年兔。仔兔出生后的30日龄~150日龄间,为第一次年龄性换毛期。根据笔者的经验,在...
803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
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与对策
模养兔还是群众性养兔,多有反映仔兔生长期间死亡偏大,特别是20日龄前的仔兔难养的问题。经调查、观察,造成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有:母兔分娩时,供水、青嫩草不足,母兔分娩后口渴难耐,而吞噬初生仔兔;母兔泌乳不足或乳汁营养不全以及个别仔兔未能吸上初生乳造成损失;种兔疾病影响仔兔健康,仔兔活力差,多病;意外损失,如鼠害、笼底...
536 养殖手册 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与对策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狗的发情及纯血统狗的配种知识
了解成长发育和发情的知识,进行纯血统配种应当慎重狗养不了多久就进入青春期,渐渐就具备了繁殖能力。也许大多数人都希望看见它们繁衍后代吧。公犬和母犬的生长发育狗出生半年至1年基本上就长得和成犬差不多了。这时公犬、母犬都会开始表现出某些与此相对应的行为和举止。公犬的发情公犬开始具备生殖能力是在出生11个月左右。公犬并没有明显...
900 养殖手册 狗的发情及纯血统狗的配种知识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奶犊牛死亡原因及对策
1原因1.1先天性胚胎病有的奶犊牛一生下来便出现死胎、畸形胎或弱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代近亲繁殖、母牛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患其它影响胚胎正常发育的疾病,如传染性布氏杆菌病。1.2分娩困难因母牛分娩困难或人工接助产不当均会造成新生犊牛的某些疾病,如窒息假死、异物性肺炎、肢体拉伤、脱臼等。新生犊牛发生这类疾病后,往往因处...
636 养殖手册 奶犊牛死亡原因及对策 养牛技术 养殖 -
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
核心提示:现在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类型较多,大概分为四类:1、黏土类吸附剂;2、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3、酶解毒剂; 4、中草药制剂。这么多种类,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呢?不管选择哪种都要尽量符合以下几条原则。 (1)必须具备高吸附能力:高吸附能力来源于巨大的吸附表面积,沸石粉平均比表面积为18平方米/克,高岭土平均比表面...
509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技巧 家禽养殖技术 -
公猪不育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一)营养性不育。长期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豆类、鱼粉、蚕蛹、血粉等)、氨基酸、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等)、矿物质(钙、磷、锰、碘、硒等)缺乏或不足,公猪过肥或过瘦都可引起不育。(二)疾病性不育。如感染病毒性传染病(乙型脑炎)、细菌性传染病(丹毒、布氏杆菌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弓形体病、...
289 养殖手册 公猪不育的原因及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