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鸡的常见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口腔、喉黏膜、眼结膜、鸡冠、肉垂等无毛部皮肤形成纤维性坏死假膜的增生性病理过程。在秋冬季节容易流行,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鸡群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蚊子较多,而蚊子又是鸡痘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更易造成大面积流行。一般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然而近几年鸡群流行的大部分为混合型鸡痘,鸡群一旦发病将会带来严重损失。现将一起混合型鸡痘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2007年立秋之后不久,河北省南宫市垂杨镇陈某饲养的2500只蛋鸡,按常规饲养,并免疫了马立克、法氏囊、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但未进行鸡痘疫苗接种。饲养到58日龄时,鸡群开始有个别鸡出现喷嚏,咳嗽、甩头、张嘴、流眼泪,呼吸时有杂音,在晚上安静时较明显。以后,病鸡逐渐增多,并在鸡冠、肉垂、爪等处出现丘疹及结痂,到8月19日,发病率升到35%左右,且每天死亡由几只增到40~50只。曾用阿莫西林、速克、泰乐菌素、喉管散等药物治疗,均无疗效。遂于2007年8月23日带病死鸡来笔者处就诊。经剖检、化验,确诊为混合型鸡痘,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二、临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闭眼缩头,呆立,少食或绝食,眼结膜发炎,流眼泪,眼角有较多量粘稠纤维蛋白渗出物或脓性物,严重的将上、下眼睑粘连。眼脸及眼周围肿胀。个别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有的出现失明而影响采食。有的病鸡咳嗽、甩头,努力把喉头处的阻塞物咳出,张嘴。打开口腔可看到喉头处有荚膜阻塞。除以上症状之外,另一特征是鸡冠、肉垂、爪、眼皮上有数量不等,如绿豆大小的丘诊,有的丘诊表面破溃,有的已结痂。病鸡中死亡最多的是喉型、眼型和混合型,单纯皮肤型的病鸡不死。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黏膜上,病变在嘴和口腔时,采食、饮水发生障碍。发生在咽喉部时,初为黄白色的小结节.转载自中国兽药114网,以后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引起呼吸困难,窒息而死。眼型死亡的病鸡,主要是痘发生在眼结膜,上、下眼脸粘连或失明,影响采食而死亡。发病鸡大部分为混合型,仅有鸡冠、肉垂丘诊症状者较少。三、剖检病变共剖检12只病死鸡,眼部肿胀,眼周围形成近似圆形肿胀区,眼角有粘液――脓性物。有的在眶下窦有干酪样物。口腔、咽喉和气管黏膜上有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恶臭,不易剥脱。鸡冠、肉垂、爪等皮肤有丘诊、结痂。其他内脏器官未见异常。四、实验室检验1.取病死鸡的肝、脾组织,接种于肉汤、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结果无细菌生长。2.易感鸡感染试验:取眼、喉部病料组织和鸡冠的丘疹及痘疱皮悬液,对30日龄易感鸡10只作冠划痕、翼刺和毛囊接种,6天后均在接种局部皮肤出现数量不等的粟粒大小的典型痘疱。3.鸡胚接种:取鸡冠、眼部、喉部病料作为1:10悬液,经双抗(每毫升含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室温下处理2小时,再以2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层清液,接种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每胚0.2毫升,共接种10枚鸡胚,经37度孵化5天,可见绒毛囊膜肥厚,并有近圆形(直经2~3毫米)的灰白色痘斑。五、防制1.加强饲养管理,鸡舍内外用绿威霸消毒液彻底消毒,用赶尽杀绝消灭蚊蝇及吸血昆虫。2.治疗:对鸡冠、肉垂、爪、腿痘病鸡,用镊子剥离痘痂后,伤口涂擦紫药水。对眼部肿胀者,用2%硼酸水冲洗眼部,用5%蛋白银溶液和盐酸吗啉胍眼药水滴眼。对喉型鸡痘,可用小镊子将黏膜上的伪膜剥离取出,然后于患病灶吹上少许“喉症散”粉,每天1次,连用3天即可。3.对发病鸡群,用宝树喉爽混料,本品200克拌50千克饲料,连用5天。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新华喘痢刹,以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方剂:龙胆草90克、板兰根60克、升麻50克、双花40克、野菊花40克、连翅30克、甘草3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份,按每只鸡每天1.5克的用量,均匀拌入饲料内,分上、下午集中喂服。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以增强鸡体的抗病力,保护皮肤和促进伤口愈合,连用5天。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3天后病鸡群基本痊愈,5天后鸡群全部恢复健康。六、小结1.此次该鸡群发生的眼、喉和无毛处的皮肤痘疹为特征性的鸡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混合型(黏膜型与皮肤型)鸡痘。2.这次鸡群发生鸡痘的主要原因是鸡舍温度高,湿度大,密度大,通风不良,鸡群又未接种鸡痘疫苗,加之正值初秋季节,蚊虫较多,活动频繁,促使本病的发生,因此养鸡场必须重视对鸡痘的免疫接种,凡是未接种鸡痘的鸡群,必须在发病季节前接种鸡痘,并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消毒搞好鸡舍卫生,在鸡舍周围喷洒杀虫药物,消灭蚊子等传播媒介,才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3.诊断本病时,必须与鸡霉形体、传染性鼻炎、眼型葡萄球菌、喉气管、维生素A缺乏症等相区别,这样才能对症用药,使疫情尽快得到控制。
相关文章
-
温度对人工养蝎的影响
蝎子为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外界野生蝎子生长缓慢,就是因为每年只有夏季那几个月温度合适,适宜生长,所以野生蝎子三年才能长成。最近接触了许多养殖户,谈到有关温度的问题,发现有许多误区。有的供种单位肆意夸大养蝎子效益而淡化蝎子的养殖条件要求,使有的养殖户以为-5℃~40℃也适宜养殖而损失严重。在这里提醒各位...
233 养殖手册 温度对人工养蝎的影响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桑蚕高温白口病防治措施
在盛夏及初秋高温闷热环境下,桑蚕极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由于这两种蚕病,外表症状及发病规律相似,在一批蚕中往往同时并发,故蚕农把两种病统称为“白口病”。该病是由被病毒污染的桑叶被蚕食用后,病毒寄生在蚕儿中肠细胞内而引起的。此病在高温多湿闷热环境下极易暴发,特别是常在营茧前不久发生,给蚕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重...
975 养殖手册 桑蚕高温白口病防治措施 养蚕技术 养殖 -
猪副嗜血杆菌病剖检后主要特点有哪些?
如何初步判断该病为猪副嗜血杆菌病,该病剖检后主要特点有哪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王贵平研究员一般送检的病猪如果有关节肿的,有呼吸疾病症状的,神经症状的,就会首先往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考虑,而且出现关节肿的猪也几乎都是些断奶前后和保育期的小猪。该病剖检后肉眼可见的损伤主要是单个或多个浆膜面,可见浆液性或脓性纤维蛋白...
382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技巧 家禽养殖技术 -
子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技术
子猪黄痢和白痢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哺乳子猪的急性腹泻性疾病,在环境条件差和卫生不好的猪场多发。初产和二产的母猪所产子猪多发,高胎次母猪所产子猪发病率低。子猪黄痢也称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生后7日龄内发病,最快有在出生后12小时发病者。子猪白痢也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一般在10日龄~21日龄发病。引起此两种病的...
2469 养殖手册 子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技术 养猪技术 养殖 -
母猪自动化饲喂设备的使用方法
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母猪,其饲养管理是不同的,母猪饲喂自动化必须适应各生理状态母猪的特点和复杂的饲喂方式。一、母猪饲喂自动化要具备以下条件:1、饲喂量应随着猪的生理和生产阶段的不同而变化,更要避免因猪的社会地位造成的采食不均;2、减少猪只的争斗致伤;3、减少人工饲喂时引起全栋母猪的吵闹和跳动,避免由此引起的流产、蹄损伤等;...
292 动物养殖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教学 -
肉用种鸡限制喂饲方案
以艾维茵肉用种鸡限喂方案为例(父母代)做如下说明。艾维茵肉用种鸡采取生长期公、母分栏饲养;生产期公母同栏分饲法。理由是公、母鸡生长速度不同,公鸡达20周龄时,体重应比母鸡约大30%。因此公母分开饲养有利控制公、母鸡体重。公、母鸡采食速度不同,公鸡生长期采食慢于母鸡,因此需要采取特别措施,分别加以限制。公、母分饲便于观察...
1456 养殖手册 肉用种鸡限制喂饲方案 养鸡技术 养殖 -
公猪不育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一)营养性不育。长期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豆类、鱼粉、蚕蛹、血粉等)、氨基酸、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等)、矿物质(钙、磷、锰、碘、硒等)缺乏或不足,公猪过肥或过瘦都可引起不育。(二)疾病性不育。如感染病毒性传染病(乙型脑炎)、细菌性传染病(丹毒、布氏杆菌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弓形体病、...
289 养殖手册 公猪不育的原因及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关于猪场空气消毒你必须知道的要点
为什么要进行空气消毒?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空气消毒是作为不同批次间或全群转出之后的消毒程序当中的最后一步实施的。通常在主要消毒过程完毕、各种可移动设备以及垫料转进猪舍之后进行。其目的有三:控制可移动设备和垫料所引进的病原污染。用来对常规消毒无法涉及的部位进行消毒,这些部位可能处于特殊的位置,或离电力设备太近,无法...
1050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科普 畜牧业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牛腮腺炎
1.牛腮腺炎在我地时有发生,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笔者6年来治疗患牛24例,治愈率达95%。2.症状左侧腮腺肿大lO-14cm,从右侧能触摸到肿块根部,呼吸困难,发出长长的呼噜音.饮水困难,欲食不能。有反刍动作而...
706 养殖手册 中西医结合治牛腮腺炎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