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棚养蚕技术已经开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省时、省力、省工、省钱,是省力化养蚕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棚养蚕技术已经开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大棚内养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节约劳力、提高效益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省时、省力、省工、省钱,是省力化养蚕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1、建棚容易成本低,有利规模经营:搭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2-3天即可完成,每平方米塑料大棚成本仅25元左右,比建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手续简便、快捷,而且成本要低得多。大棚养蚕实行规模化养蚕,养蚕数量比室内饲育增加多倍,一般可降低成本30%左右,纯收入增加6~7倍,按照目前每户有3-5亩桑园的规模,建一个160平方米的大棚就够用了,结合蚕台育,一次可养蚕六张以上。
2、节约劳力工效高:由于大棚养蚕采用地面条桑育,可以免除以前室内那种抽匾给桑、抬蚕、扩座、除沙、倒沙等工序,明显地节约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蚕室就建在桑园附近,减少了徒步采叶喂蚕的距离,据调查,5龄用工较室内养蚕约减少用工70%左右。
3、养蚕环境得到改善,蚕茧产量与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大棚养蚕,棚内宽敞,空气流通并能经常保持新鲜;蚕座稀,蚕儿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好,蚕病发生与蔓延的机会少,其上茧率、茧层率、张产等指标均优于室内饲育。
4、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5、大棚可循环使用,一年5个月养蚕,7个月可种植大棚蔬菜,且蚕沙可替代复合肥,肥效良好。
二、大棚建造技术
1、棚址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向阳距桑园较近,远离果园菜园,水电方便的场所。
2、物料准备 应根据蚕农桑园面积及养蚕数量来确定。一般2000--3300平方米桑园应建一个长20米,宽7米,面积140平方米的大棚,每季可养蚕种3张左右。其物料准备为:长度5米左右的竹杆50根,塑料薄膜175平方米(长25米,宽7米);遮阳网200平方米(长25米,宽8米),或草帘(稻草或麦草)180平方米,即长4米,宽1米的草帘45个,纱网52平方米(长52米,宽1米);地膜110平方米(长110米,宽1米)。以及相应的铁丝和尼龙绳用于连结。
3、建棚 棚址选好后,首先平整棚地,然后以南北走向按长20米、跨度7米、顶高2米的规格进行搭棚。方法是:分别用两根5米左右长的竹杆连结起来,将其弯成弧形,作成拱架,间距1米,两端分别插入地下固定(用钢扦打洞),搭成21排拱架,架内顶端及两侧用竹杆将拱架连结,使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棚架。在棚架两侧,紧贴地面固定0.5--0.8米高的双层地膜,地膜上端围定高1米左右的纱网,然后用塑料膜或塑料编织布,覆盖棚架至围定的双层地膜,并在两拱架间用铁丝或尼龙绳作压膜线,两端以地锚固定。棚架两端里面用纱网,外面用塑料膜或塑料编织布固定,中央留高1.7米、宽1米,内为纱网,外为塑料膜可活动的门。在棚顶上搭遮阳网或覆盖草帘。同时,为便于晚秋蚕期加温,可在大棚中间(走道上)建地火龙。大棚建好后,四周挖深20厘米的排水沟,以防雨水入棚。另外,还可将大棚两端和两侧围膜处用砖垒成固定墙体,在两端山墙设置换气窗,闷热时安装上抽风扇加速换气,效果更好。
4、蚕座设置 大棚养蚕通常采用地蚕条桑育和地蚕片叶育的饲育方式。一般可顺大棚方向设置三条通道、四排蚕座,每排蚕座宽1--2米,中间通道宽0.8米。两侧通道各宽0.5米,以便于给桑、扩座、蚕座消毒和上蔟操作。在中间通道设置地火龙,低温时进行加温。
5、消毒防病 蚕儿入棚前3--5天,可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棚内地面;二用毒消散薰烟消毒;三在地面上撒新鲜石灰粉消毒;四用氯丹粉在棚内地面撒薄薄一层,也可用1:20的洗衣粉喷洒地面,防止蚂蚁危害。如有鼠洞,及时灌注药物灭鼠。
三、大棚饲养技术
1、入棚时间及处理 一般在4-5龄饷食后,用片叶或芽叶给桑1--2回,结合起除把蚕移入大棚内。蚕入地前在地面上撒一层石灰粉,再撒一层稻草或麦草。移蚕时连网抬蚕,轻轻把蚕移放到蚕座上,注意要把同一发育批次的蚕集中放在一起,以便以后一齐上蔟。移蚕时蚕座长度按饲育数量放足,蚕座宽度放到三分之二左右,蚕头密度稍稀。也可在4-5龄饷食第二次给桑后移入大棚。4龄进棚的可先搭简易养蚕架饲养,也可直接下地饲育。凡是在棚饲养的蚕,必须实行小蚕共育,这是确保大棚养蚕成功的重要前提。还要做好入棚前一眠的提青分批工作,使蚕儿发育正齐。
2、温湿度调节 塑料大棚的温度调节是关键技术。根据天气实况,因时制宜采取措施,使蚕在比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地生长发育。通常晴天日出后,棚内温度升高,一般上午9时前后达到饲育适温,这时就要掀开大棚两端或四周的棚膜放风,避免棚内温度迅速上升,并保持均匀一致。若棚内温度过高时,除掀开四周棚膜外,在棚顶覆盖草帘或加覆遮阳网,并在草帘上喷洒凉水进行降温。下午5时左右,棚温降至饲育适温时,逐步放下棚膜,并覆盖草帘保温。要视天气、风向、风力和外温状况,适当掌握掀膜程度,合理控制放风量,做到棚室温度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20℃(4龄不低于22℃)。若外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以昼夜放风。夜间或阴雨天和晚秋蚕期温度过低时,可利用地火龙或管道煤炉、电热器等进行加温。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要掀开棚膜放风排湿,并在蚕座上多撒干燥材料石灰粉和草木灰等,既吸湿又消毒。降温排湿时,要防止强风直吹,造成蚕头分布不匀和加快蚕叶干萎。还要注意早晨、傍晚侧面日晒,引起蚕座局部升温和桑叶萎凋。
3、饲育管理
(1)大棚条桑育 每天给桑3--4次。春蚕从5龄第二天开始直接结合夏伐手条喂蚕;夏蚕可结合疏条、采脚叶喂蚕;晚秋蚕可在距桑拳1.2米处水平剪梢,梢条喂蚕。给桑时,要根据条桑长短和蚕座的宽窄,决定桑条与蚕座垂直排列还是平行排列,不论哪种排列,喂蚕时都要一颠?D倒平行摆放,从蚕座的一端顺次给到另一端,同时桑条粗细要搭配合理,空隙处用片叶补充,使蚕座上桑叶分布均匀,蚕座平整。
(2)大棚片叶育 按常规采叶,每天给桑4次。给桑要均匀,蚕座要平整。无论条桑育或片叶育,桑叶都要随采、随运、随喂,确保桑叶新鲜。给桑时要视蚕的发育阶段、蚕头密度、棚室温度等状况而定,参考上次给桑量和残桑量作合理调整,以充分食尽为原则,防止蚕座内层有蚕,造成引蚕、给桑的困难。白天温度高,给桑量适当增加,中午可以补给桑一次,务使充分饱食;夜间温低,可适当减少给桑。5龄前期,给桑应将蚕座面积适当向两侧扩大,于5龄第4天扩到最大面积。
4、蚕期消毒 4--5龄蚕每天撒新鲜石灰粉一次;第4--5龄蚕和5龄蚕,每隔1天撒大蚕防病一号蚕药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出现僵病蚕时,每天撒防僵粉1--2次,或者用三分生石灰,七分草木灰混合撒入蚕座也可;4龄第3天及5龄第2、4、6天,体喷或添食灭蚕蝇;从起蚕时,逢单日添食氯霉素防止细菌病。同时,还要经常人工巡视,防止蛤蟆、老鼠、蛇、蚂蚁等为害。
5、眠起处理 4龄进棚的,蚕儿大眠眠起处理在大棚内进行。眠前要做好扩座和饱食工作。大眠欠齐起,要加网将迟眠蚕提出来,另置温度偏高处饲养。就眠后要撒新鲜石灰粉等干燥材料,要巡回检查是否有蚂蚁危害,并搞好温湿度调控。经过提青后,一般应待蚕儿全部蜕皮后再进行饷食。
四、上簇及后期工作
1、省力化上簇 上蔟环节是劳动强度大、人力集中的关键时期。用普通上蔟法已不适应大棚养蚕的要求,要重点抓好自动上蔟和蔟中保护工作。蚕儿见熟前,撒一次新鲜石灰粉,条桑育的改喂片叶,使蚕座平整,避免熟蚕在蚕座残条中结茧。上蔟前一天傍晚,见熟5%时添食或体喷灭蚕蝇,给一层桑叶后,待大批蚕熟时,在蚕座上依次直接平放方格蔟,待熟蚕基本行满方格蔟时,按照先放先提的顺序,将蚕蔟提起挂到棚外预先搭好的架子上,注意及时翻蔟和拾取落地熟蚕。熟蚕上完后立即清理蚕沙,将棚内打扫干净,地面上撒一层新鲜石灰粉,吸湿消毒。并迅速搭好上蔟架,待蚕大部分入孔营茧,茧衣形成后再将蚕蔟移入棚内按标准搁挂。蚕从上蔟到结茧,温度应保持在25--27℃,并掀开四周棚膜,进行通风排湿,这是提高茧质的重要措施。夜间温度低于20℃时,要及时升温,上蔟6--7天后采茧,方法与普通育相同。
2、蚕期结束后的工作 蚕期结束后,要及时将上蔟时清出的蚕沙和其它杂物妥善处理,去掉棚膜,曝晒2--3天后,用福尔马林进行高温消毒,具体方法是:,60平方米的大棚需一瓶福尔马林,17公斤水,一公斤生石灰,混舍后喷施于大棚内,然后放下棚膜,高温捂三个小时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很好。蚕期发现蚕病的,要将棚内地面土起出15厘米,用上述药物消毒后换上新土,将棚密封,以备下季养蚕使用。
采用大棚养蚕技术就是目前蚕桑养殖生产当中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主要蚕养殖区都有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成功。桑蚕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吐丝昆虫,它吐出来的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在很多的工业当中都有应用,所以随着这方面的发展与需求,养蚕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