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MelolnthahippocastanicaMenetries鞘翅目,鳃金龟科。别名东方五月鳃角金龟。分布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山西、四川等省。是四川西部地区重要农作物害虫。寄主玉米、小麦、青棵、油菜、豌豆、甜菜、马铃薯及苹果、林木等。为害特点幼虫为害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豌豆幼苗。形态特征成虫大型,雌虫比雄虫肥大,雌虫较宽,体长28―33mm,体宽12―16mm;雄虫狭长,体长26―32mm,体宽11―14mm。体黑色、黑褐色或褐色,常有黑褐色金属闪光,鞘翅、触角及各足财节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边缘黑色或黑褐色。触角10节,雄虫鳃叶部7节,粗而弯曲,雌虫鳃叶部6节,短小而直。头部密布小刻点,刻点上有密而直的绒毛。前胸背板上有小圆形刻点,中部稀,两侧密,每侧中部附近着生黄灰色长绒毛,后角几乎呈直角,较突出。小盾片半椭圆形。每一鞘翅各有5条纵肋隆起,纵肋间生有密而大小一致的刻点,刻点被灰白色绒毛,但盖不着底色。臀板上被有密的刻点和平伏的小绒毛,在端部侧缘有长的直立绒毛。臀板端部延伸成窄突,前后宽窄一致,雄虫长于雌虫。胸腹部密生长而直的黄灰色绒毛,前足胫节外缘雄虫2齿,雌虫3齿。足上的绒毛较少。腹部l一5节腹板侧面各有一个三角形白斑。卵乳白色,椭圆形,初产时长3,5mm,宽2.5mm,吸水膨大后,长4。5mm,宽3.6mm,卵壳具有不规则的斜纹。幼虫大型,老熟幼虫体长43―51mm。头部浅栗色,胸腹部随着虫龄的增长,由乳白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前胸两侧各有一个多角形而又不规则的褐色大斑。肛腹板的刺毛列短锥状刺毛较多,每列28―38根,相互平行,排列整齐,其前端略超出钩毛区的前缘。肛门横列状。蛹大小与成虫相近。初为金黄色,后变为黑褐色。头部弯藏于前胸下。前胸呈梯形,中胸腹板中央有一袋状凹痕,后胸稍突出,翅紧贴于体,前翅上具有纵脊4条,覆盖在后翅上,后翅仅露出翅尖部分,达到腹部第3节。腹部背面可见9节,腹面可见8节。第9节向背面翘起,末端分叉。生活习性四川甘孜6年完成1代,幼虫越冬5次,成虫越冬1次,康定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中旬达盛期。5月下旬开始交配产卵,卵期45―66天,7―8月孵出幼虫。10月份逐渐下移到40cm以下的土层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上升到表土层取食为害,如此经过4年,第5年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并继续越冬,幼虫期长达58个月。第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在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是60―72天。8月上旬到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并不出土,10月开始越冬。成虫出土后,飞到苹果和附近树上取食交尾,成虫喜在晴天傍晚8―9时出土,飞翔时发出类似于飞机马达的响声,雨天或气温低于12℃时,成虫不出土或很少出土。成虫在果园和林内的分布规律大体是林缘多于腹地,沟边多于当风坡地。有的白天潜伏在枝叶丛中取食,全天都可以见到成虫飞翔,以下午16―22时最盛,主要是雄虫寻找雌虫交尾,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分布上限为4200m,成虫有多次取食和重复交配的现象,交尾后雌成虫有飞回原出土地产卵的习性。6―7月间,雄雌成虫先后死去,成虫寿命长达10个月左右。雌成虫喜欢在冲积的砂壤土中产卵,砂壤土和石砂土中比较少,每雌产卵14―47粒,卵产于13―26c2n的土层中,呈堆状,每堆平均有21粒。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最适于卵的生活和发育。初龄幼虫主要取食腐殖质及植物须根。由于成虫产卵成堆,一年中幼虫有成团为害的现象,苗木受害更严重。在幼虫阶段的5年中,第1年不为害或为害很轻,第2―4年为害果苗和农作物,猖撅为害在第4年,第5年的为害较轻。幼虫生活在土中,因季节气温的变化,垂直移动很明显,10月中旬开始下移,翌年4月中旬以后又开始上升到5―15cm的土层中活动。幼虫第5次越冬后。在20―30cm的土层中作土室,土室椭圆形,长2.4―2.7mm,直径1.9―2.3cm,老熟幼虫潜伏其中化蛹。天敌有寄生菌、寄生蝇和鸦、鹊、鹰、雕等。
相关文章
-
肉羊育肥的养殖管理要点
当年羔羊育肥是我国肉羊业的主体,是提高羊肉产量和养羊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农村实际和传统的做法。1.安排最佳的产羔季节实行当年产羔当年育肥的生产制度,使育肥羔羊的出栏时间正好赶在元旦和春节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考虑了饲草的供应变化情况。为了使羔羊有较长时间的生长育肥期,理想的产...
1648 养殖手册 肉羊育肥的养殖管理要点 养羊技术 养殖 -
畜禽免疫后疫病仍有发生的原因
目前,一些养殖场(户)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且畜禽的发病日龄也较以前有所不同。有些免疫过的畜禽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甚至有日趋严重的势态。一些养殖户不能理解为什么畜禽用过疫苗后还会发病,在疫病防治上手足无措。现就一些主要因素作简要分析:疫苗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一般情况下,疫苗的质量取决于生产工艺、技术、运输和储存等环...
1167 特种养殖 畜牧科普 农业养殖技术 -
调整仔鸭饲料配方供应新鲜饲料
1、注意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仔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盛夏时期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必需氨斟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量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度,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2、注意供给新鲜饲料。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应经常清理变质料,保证供给新鲜饲料。3、注意优化饲喂时间。尽量在清晨...
1101 养殖手册 调整仔鸭饲料配方供应新鲜饲料 养鸭技术 养殖 -
母猪假怀孕的症状和治疗
母猪假孕症是指母猪在发情配种后,没有出现明显返情症状,呈现受孕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猪出现一系列类似正常妊娠的症状。妊娠期满,临产时虽有分娩的症状出现,结果却没有产出仔猪的一种综合病症。母猪假孕后长期消耗饲料,也使繁殖计划落空,给养殖者造成损失。一、临床症状病猪发情表现近似正常,配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猪有类似正常...
1067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黄粉虫多长时间完成一次变态?
在自然界野生状态下,黄粉虫变态一般每年发生l代,很少个体可以发生2代,有的甚至2年发生1代。我国北部地区黄粉虫以幼虫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幼虫逐渐老熟并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性成熟后即交配产卵繁殖。但个体变态很不整齐,同一虫态延续时间可达1个多月,所以可同时出现卵、幼虫、蛹和成虫世代重叠的现象。...
2483 养殖手册 黄粉虫多长时间完成一次变态 黄粉虫养殖技术 养殖 -
强化猪瘟防疫措施是“猪高热病”防控的基础
一、猪高热病2006年夏秋我国南方几省发生猪疫病暴发流行,该病能引起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饲养管理模式的断奶猪、保育猪、怀孕母猪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当时统称为“猪高热病”。2006年的“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变异毒株引起,并引发猪瘟、圆环病毒?型感染,喘气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原发或继发感染的综合性疾...
777 养殖手册 强化猪瘟防疫措施是猪高热病防控的基础 养猪技术 养殖 -
水污染导致鸡大肠杆菌病暴发
发病情况2008年10月23日,广东省博罗县湖镇一养鸡户饲养了6000只三黄鸡,5日龄时接种了新支二联苗,7日龄时接种了H5流感疫苗,10日龄时法氏囊苗饮水免疫,12日龄时开始发病,出现死亡,体格越大的死得越快。当地兽医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用强力霉素和泰乐菌素治疗,没收到良好效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用药:利福平、甲硝唑、利高...
2382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家禽养殖技术 -
黄粉虫罐头的加工工艺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黄粉甲、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它是一种仓储害虫,常见于粮库中,对储粮有一定损失。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昆虫是人类值得开发的又一个蛋白质宝库。各种昆虫是人类可信赖的营养源,许多昆虫的蛋白质含量甚至高于鸡、鸭、牛肉。目前我国对昆虫的利用主要局限于蜂类和蚕类,黄粉虫是具有很好开发潜力的营养昆虫源,...
1008 养殖手册 黄粉虫罐头的加工工艺 黄粉虫养殖技术 养殖 -
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也是冠状病毒。本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以11月至第二年的3月间发生较多。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至5日龄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病死率也最高,几乎百分之100。断奶猪、育肥猪、种猪症状较轻,病死率很低。哺乳仔猪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
1180 养殖手册 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