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所需的饲料有两大类。一类为粗饲料,粗饲料品种有各类青草、干草、玉米秸秆、玉米秸青贮、东北羊草、优质苜蓿等;另一类为精饲料,包括玉米、棉粕、麸皮等。青饲料青饲料是指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及蔬菜类饲料等。青饲料适口性好,易于消化,但容积大,含水量多。在青饲料中豆科青饲料的质量比禾本科和蔬菜类饲料好。常用喂牛的青饲料有象草、玉米叶、花椰菜、白菜、甘薯藤、花生藤、野青草、甘蔗尾、胡萝卜等。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就是把新鲜青绿多汁饲料,如玉米秸、甘薯藤、花生藤、象草、甘薯等,在收获后直接或经过适当风干后,切碎,密封贮存于青贮窖、壕或塔内,经乳酸发酵而制成。青贮的原理青贮就是把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切碎后装进青贮窖、青贮塔或青贮壕内,压实密封,经微生物发酵而制成具有酸味、清香味的可口性饲料。这种饲料可保存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青贮是一种长期贮藏青绿饲料的好方法。青贮的原料应含有一定的糖和适量的水分。糖分少则乳酸菌增殖慢,产生的乳酸极少,难于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不利青贮。水分过多使糖分浓度变稀,汁液外渗,造成养分流失,而易使酪酸菌繁殖,使青贮质量不好;水分太少原料不易压紧,易造成好氧腐败菌繁殖,引起发霉腐败。用作青贮的原料要求含水分65%~70%。如果原料嫩,含水分可低于60%;原料粗老,则含水量可高于70%,若进行低水分青贮,其含水量应为40%~60%。同时,由于乳酸菌为厌氧菌,在青贮时务须将青贮原料切短、踩压紧密。青贮的方法建窖地点不论用青贮窖、青贮塔或青贮壕,其地点均应选在地势较为高燥、向阳、土质坚实、排水良好的地方。窖的大小青贮窖必须坚固、不透气、不漏水,有条件的窖壁和窖底可用石块砌成。原料准备用作青贮的原料宜先切短,目的是使原料流出大量汁液,以利乳酸菌生长,同时也利于压实。填装填装青贮原料要随装随铺平压实,尤其是窖的四周边缘更要压实,排出空气,减少留存空隙。封盖窖装满后在青贮料上面盖上塑料薄膜,上面再铺一层稻草,然后盖土密封。若土质干燥可洒一些清水,使土质粘合坚固。盖土厚60厘米左右,将土堆成馒头形,以后经常检查,发现有下陷或裂缝要及时加土修补,以防雨水流入和透气,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开窖使用饲料青贮经过40天后便可使用。开窖取用时,先将窖面的覆土及稻草除掉,如果最上一层的青贮饲料变成黑色,则取出不用,以后好的便逐层拿取。品质好的青贮料呈黄绿色,有芳香味和酸味,多汁,质地柔软可口。若呈黑褐色且带有腐臭味或干燥发霉则不宜用来喂牛。取出的青贮饲料应当天用完,不要留置过夜,以免变质。变质后的青贮料牛吃了会生疾病。青贮饲料的用量一般成年役牛每头每日10~20千克,产奶牛15~20千克,青年母牛5~10千克。粗饲料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和秕壳类。优质干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D及无机盐,是牛的好粗饲料;秸秆类饲料虽然营养价值低,但可做牛的饲料,可促进正常的瘤胃发酵,预防消化障碍。含粗纤维较多的秸秆可装入水泥池或缸里,装到八成满后,盖上木栅,用石块压上,然后加入3%的生石灰水或3%的熟石灰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沥去残液后喂牛,或将秸秆(如稻草等)切短,每100千克加盐0.6~1千克、水150-160升(冬季加热水,夏天加冷水),充分搅拌均匀后装入水泥池内压实。上面用麻袋或塑料纸盖好,进行发酵,1天左右取出喂牛。也可用氢氧化钠进行碱化处理。即将切短的秸秆用5%~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大致100千克秸秆加800~1000升氢氧化钠溶液,便可浸没秸秆),捞出后用水将碱液冲洗后喂牛。秸秆经碱化处理可使不溶解的木质素变成易于溶解的羟基本质素,使植物细胞间的镶嵌物质与细胞壁松软,易被纤维素酶及各种消化液分解,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但在碱化过程中饲料中部分蛋白质可能被溶解,维生素也将受到破坏。因此,一般营养含量较高的豆科秸秆,不宜采用碱化处理。此外,还可以将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即每100千克秸秆加3千克液氨(无水氨)。先将秸秆铡短至2~3厘米,然后均匀地洒上氨液。用塑料薄膜覆盖、封严,不使漏气,经过7~10天取出秸秆晾干,使氨水消失,便可喂牛。精饲料精饲料分为能量精料和蛋白质精料。能量精料主要目的在于供给能量。常用的能量精料有玉米、小麦、大麦、燕麦、碎米、谷粉、麸皮、细糠、甘薯等。蛋白质精料以榨油副产品为主,如大豆饼、花生饼、椰子饼、菜籽饼、棉籽饼等。奶牛日粮配方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确保奶牛机体的健康和乳成分提高;适口性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经济合理;奶牛排泄物对环境影响最低。在奶牛日粮配方设计中各种营养素考虑的优先次序为:纤维>能量>粗蛋白>非降解蛋白>常量矿物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日粮纤维平衡在设计日粮时,大多数配方师重点满足泌乳牛的NDF需要量。一般日粮中粗纤维应为17%。日粮能量平衡在泌乳早期,尤其是14~21天时,由于采食量低,能量不足,所以奶牛将会动员体内储备的能量(表现为体重和体膘下降)。如果为了尽量减少体膘损失而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即提高精饲料日粮中的比例(有时精粗比超过7∶3),从而使瘤胃的功能紊乱,造成慢性酸中毒,其结果是奶牛肢蹄病多发,使用寿命缩短。奶牛体膘的恢复需要的能量应在泌乳后期和干奶期考虑。日粮蛋白的平衡实际生产中常选用棉粕、菜粕、玉米蛋白粉以及过瘤胃氨基酸等来满足泌乳牛每天粗蛋白和氨基酸的需要量。日粮矿物元素的平衡实际生产中最迟从产犊前两周开始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日粮,每天每100kg体重给钙8g,日粮钙磷比为1:1,这样可有效预防产乳热。矿物盐除了可在精料中补充外,还可以通过提供舔块补充。
相关文章
-
美国野鸭及其生活习性
美国野鸭原产美洲大陆,因公鸭头、颈能放射绿色金属光泽,所以又叫它绿头野鸭。美国野鸭,原为旅鸟或冬候鸟,但是,经过多年家养后,受其体重相应增加、人与野鸭的亲和力又不断增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之失去了迁徒能力,生活节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野鸭。自美国野鸭引入中国后,通过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进一步育种扩、...
299 养殖手册 美国野鸭及其生活习性 养鸭技术 养殖 -
降低养猪应激应注意的十个方面
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发病,生产中应激因素很多,可以导致猪只疾病的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在秋冬季节,应激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其他如饮水短缺,饥饿,运输拥挤和微生物的入侵等等都会造成应激。生产中的防疫和转群等均可造成猪只应激。因此,每当采取任何会造成猪只应激的行...
2928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常识 -
蜂群精心管 越冬有保证
秋季要精心管理蜂群,及时调整群势,为蜂群越冬和来年产量打下良好基础。 1.育新王、繁冬蜂。抓紧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时提出去,或者贮放在继箱内,逐渐把子脾集中在巢箱中,面积小的放在两侧,面积大的放在中间,每张子脾上应保持500克左右的边角蜜。蜂巢内不加空脾,不造新脾,不实行扩大蜂巢的措施,保持蜂路9...
372 养殖手册 蜂群精心管越冬有保证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饲料粉碎机的检修的三大点
一、筛网的修理和更换。筛网是由薄钢板或铁皮冲孔制成。当筛网出现磨损或被异物击穿时,若损坏面积不大,可用铆补或锡焊的方法修复;若大面积损坏,应更换新筛。安装筛网时,应使筛孔带毛刺的一面朝里,光面朝外,筛片和筛架要贴合严密。环筛筛片在安装时,其搭接里层茬口应顺着旋转方向,以防物料在搭接处卡住。 二、轴承的润滑与更换。粉碎机...
1206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科普 畜牧业文章 -
对猪场当前发生流行病的认识
当前猪场正发生以高热、厌食、呼吸困难、排干硬粪球、尿黄为临床症状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种疾病。此流行病5天~7天后,病猪耳朵、四肢内侧皮肤发绀,最终食欲废绝,衰竭死亡。这次流行病造成的损失比较大,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且以母猪发病率高、淘汰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多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试验,...
945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草鱼出血病症状及防治
出血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鱼病。病毒颗粒多呈球形或六角形。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为68~72毫微米,比最小的细菌还小得多。(1)病症病鱼主要是充血。外部症状一般微带红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部分病鱼口腔、下颚、鳃盖、鳍条基部也表现充血。将病鱼皮肤剥开,肌肉有的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现...
987 养殖手册 草鱼出血病症状及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猪附细胞体病并发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2002年8月上旬,辽宁省宽甸县鸭绿江沿线的长甸镇、永甸、虎山、古楼子镇部分农户饲养的猪大面积发病,病初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高热,体温稽留在41~42℃。眼结膜苍白,后期黄染,皮肤发绀,贫血。患猪四肢末端、耳尖及腹下出现大面积红色斑块,成为“红皮猪”。耳廓边缘皮肤发绀明显,喜喝脏水,部分病猪气喘、呼吸困...
2649 养殖手册 养猪技术 养殖 -
导致母兔流产的十五种原因
营养缺乏母兔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如:钙、磷、硒、锌、铜、铁等)、维生素,尤其是缺乏胡萝卜素和VE时,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中止,引起流产,产出弱胎、软胎或僵胎。饲料太差饲喂发霉变质甚至腐烂的饲料,采食各种有毒的青草和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冬季采食结冰的饲料,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引起流产。繁殖障碍家兔患有严重的...
1318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引起观赏鱼生病的外界因素
引起观赏鱼疾病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因素1、水温的变化:鱼类是变温动物,他们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的剧烈变化都会造成鱼体疾病甚至死亡,尤其是热带鱼,他们在长期的人为饲养过程中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应适当保持温度的稳定。2、酸碱度的变化:观赏鱼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对酸碱度(PH)的要求也不一...
2621 养殖手册 引起观赏鱼生病的外界因素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