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喘气,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患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造成大量的饲料和人力的浪费。本病在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在饲养管理不良或在流行爆发的早期及有继发性感染时会造成严重死亡,特别是在集约化高密度饲养的条件下,传播更迅速,经济损失更严重,给发展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1.病原支原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其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约为0.3~0.8um。对放线菌D、丝裂霉素C最敏感,对土霉素、卡那霉素、泰妙菌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药、醋酸砣等有抗药性。耐低温但不耐热。2.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和用途的猪都易感染本病。但以1~3月龄的猪多发,母猪和成年猪以慢性和隐性感染为主,但母猪怀孕后期表现出明显症状,尤其哺乳母猪,且死亡率高。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特别是不表现症状的隐性病猪。很多地区或养猪场,都是从外地引进种猪或仔猪,未经检疫和观察,在猪群中混入病猪,而引起本病的爆发;哺乳仔猪常被感染而爆发本病。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当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时,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健康猪吸入这种飞沫而受到传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新发病的猪群中常为爆发性流行,病势剧烈,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且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急性病猪大都转为慢性,有时症状隐而不显。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环境的突然改变等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3.症状3.1急性型常见于新发生本病的猪群,尤其以仔猪和青年猪多见。病猪突然发作,呼吸困难,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70~130次,严重者张口喘气,口鼻流沫,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势,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怀孕和哺乳母猪尤为明显。体温一般正常。当病猪呼吸困难时,食欲大减,甚至可窒息死亡。病程一般约为7~10d。3.2慢性型急性病猪如不死,急性型症状可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就是慢性经过。一般常见老疫区的架子猪,其次是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病猪长期咳嗽,常见于早、晚、运动及进食后发生。初为单咳,严重时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病猪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随着病程的延长,呼吸次数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腹式呼吸,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食欲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病程达3~6个月以上。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体瘦弱和有并发症时,则死亡率高。3.3隐性型病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明显症状,偶见轻微咳嗽,体况较好。4.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脏。急性死亡病猪的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叶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呈淡红色或灰红色变化,像肌肉样称为“肉变”,其病变以心叶和尖叶最为显著。病重时肺叶病变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切开病灶,从小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粘液性的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出血。恢复期病例,在肺炎病灶吸收后病变逐渐消散,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凹陷,肺组织膨胀不全。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粘连,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5.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气及腹式呼吸为特征,体温、食欲和精神等一般正常,常为慢性。病理剖检主要在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出现“肉变”或“胰变”,一般可作出诊断。血清学诊断,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微粒凝集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由于流行本病的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病例和带菌现象,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以群为单位,如一群猪中只要发现一头阳性病猪,就可以认为是病猪群。6.防制措施6.1预防接种健康猪只用猪喘气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预防,仔猪在15日龄首免弱毒疫苗,30日龄再接种灭活疫苗,效果较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周,种公猪在每年4,10月份进行预防接种。6.2治疗可选用壮观霉素、利高霉素或林可霉素肌肉注射;上述用药1次/d,连用5d为1疗程,用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d。6.3控制与净化采用监测、免疫、隔离、治疗、淘汰、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可使猪喘气病达到控制和净化。主要措施有:第一,无本病的猪场,坚持自繁自养,如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应严格隔离检查3个月,确诊无猪喘气病方可与健康猪只混群,并按免疫程序接种猪喘气病疫苗。第二,病猪住过的猪圈应彻底清扫,清理积粪。用10%生石灰乳或30%热草木灰水或1%~3%烧碱水消毒猪舍墙壁、地面和用具后,至少空圈1~2周。第三,病猪经过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当的治疗,逐渐恢复,已达到屠宰的体重时,可以就地屠宰肉用,不宜调往外地,以免引起传播。有本病发生的地区,对生猪交易市场要采取适当的监督措施,以免散播病原。第四,利用康复母猪或培育无特定病原猪建立健康猪群。对病猪应隔离治疗或淘汰,尽快育肥出售;对有饲养价值的优良种猪进行治疗直到痊愈方可配种。母猪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用抗肺炎支原体药物控制感染;哺乳仔猪直至断奶后1个月期间应加强监测,防止仔猪窜圈,经检查证明健康再分群饲养,留作种用。第五,猪群全进全出,空圈不少于15d,并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进猪。第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7.结论实践证明,如能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防寒保暖,增喂青绿多汁优质饲料,改善猪只的食欲等,对于症状轻微的病猪,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感染猪群中,还应定期驱除蛔虫和肺丝虫等,以免因寄生虫的影响而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
-
仔猪乙酰甲喹中毒诊治1例
海安县孙庄镇一养猪户家13头体重25公斤左右的仔猪就诊前1周左右发生腹泻,养殖户用2%乙酰甲喹5袋(每袋100克)拌饲料50公斤饲喂,3天后仔猪腹泻好转,但部分仔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流涎、口吐白沫等症状,就诊时已死亡7头。临床症状:病猪体温正常或稍低,渐行性消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涎,...
1320 养殖手册 仔猪乙酰甲喹中毒诊治1例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剥取优质的獭兔皮?
上海南汇区书院镇李雪村 李正飞养獭兔的经济效益高低,取决于能否剥取优质的獭兔皮。根据养獭兔专业户的多年实践结果证明,应该要做到以下“五个要”。一、要保护好皮毛。高效饲养是良好皮毛的基础,獭兔一旦有皮肤病或外伤,即会严重影响皮毛质量。獭兔如果患疥癣后,可根据疥癣的多少及大小,取雄黄1-5克研粉后,...
2919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科普 -
蛋鸡转群六要点确保早产多产蛋
蛋鸡从育成期转为蛋鸡的过程称为转群。转群把握好,可以使蛋鸡早开产,多产蛋。 一、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产,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并使其成为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二、鸡舍环境要搞好冬季产蛋鸡入舍前2~3天,要提前给鸡舍升温,使其和原来鸡舍温度基本一致。舍场用40%甲醛溶液或50%来...
2889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母猪产后常见病及其治疗
1、产后拒食。因产道感染而拒食的母猪,可用青霉素800万单位,链霉素400万单位,混合在20毫升安乃近中进行肌肉1次性注射,每天2次,连用2天。因喂料过多、饲料浓度太大造成厌食的母猪,其精料、粗料、青料搭配要合理,不宜饲喂得过肥或过瘦。中药治疗:黄芩60克,黄连50克,银花、陈皮、厚朴各40克,车前草、夏枯草各80克,...
1958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技术 -
冬季鱼类上浮游边死亡及防治
由于严冬气温低,池塘易结冰,水中溶氧差,鱼类抗病能力弱,常给冬季养鱼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甚至使鱼种和商品鱼死亡,造成不小的损失。这里特介绍冬季鱼类的几种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同行参考:一、病鱼进入越冬池塘。冬季鱼种未经认真消毒甚至不消毒就放入了池塘,或鱼塘的鱼类患病未能防治带病越冬。冬季池塘水温较低,鱼类在水温低于10度...
2829 养殖手册 冬季鱼类上浮游边死亡及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池塘防冰冻防缺氧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利用机械和物理方法,增加水中氧含量,保证鱼类的氧气需要。(二)技术简介1.预防池塘结冰技术:在没有结冰的池塘,每亩水面配置1.0kW以上的叶轮式增氧机,24小时不间断开启增氧机,可有效预防结冰。2.结冰池塘防缺氧技术:如池塘已结冰,将池塘四周3米范围内的冰砸破,把砸破的冰块塞到冰层下面,可防止鱼虾缺氧。...
1029 养殖手册 池塘防冰冻防缺氧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栏目最新
猜你喜欢
TAG 标签
- 蛋鸡生产中应注重的几个要点
- 入夏时牛蛙管理技术
- 狗狗免费上门洗澡
- 人工养蝎的关键在于恒温
- 优选杂交牛
- 獭兔肺炎怎么治
- 母狗预产期
- 如何加工淡全蝎和咸全蝎
- 饲养德州条纹木蝎知识手册
- 蛋鸡饲养的光照管理
- 南方沿海地区池塘吊养刺参
- 宠物企业创业
- 白貉毛色遗传有什么特点怎样选配
- 牛冬痢的防治
- 北极蓝狐
- 狗狗植入芯片
- 蛋鸡青年期
- 虾苗的选择和暂养标粗
- 养殖刺猬赚钱吗
- 肉猪增重方法
- 仔猪断奶妙法
- 强制换羽肉种鸡初产期水样腹泻病因分析和防
- 鳗鱼摄食与水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恩施麻鸭
- 乳鸽人工哺育饲料配方
- 瘤胃细菌活性降低
- 简明
- 罗威士梗-挪威梗
- 小狗断奶时间
- 虹鳟鱼选种育种
- 野鸭饲养的二技术
- 如何选留蚕豆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