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养鸡就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山地养鸡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山地饲养,鸡只既能采吃到更多的青绿饲料、昆虫,补充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了饲料用量;又因利用天然雨水冲涮场地和利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消毒,节省了消毒剂的开支;再加上山地放养的鸡只,晚上才回鸡棚,密度可以较大,从而节省了棚舍。二是加大鸡只的运动场地,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提高鸡只成活率。三是鸡只的毛色、光泽、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发展山地养鸡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品种选择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如阳山鸡、清远麻鸡、三黄胡须鸡、中山沙栏鸡、杏花鸡、信宜怀乡鸡、广西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均适宜山地饲养。这些品种都是经过长期选育逐渐形成适宜山地放牧饲养的优良品种,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应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饲料选择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下表是优质土鸡混合饲料的参考配方。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场地选择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应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2)场地宜选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3)场地内要有遮荫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另外,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饲养管理一、雏鸡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1、满足雏鸡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是育雏的首要条件。育雏室内温度要求是:0―1周龄,33 ̄30℃;1―2周龄,30―37℃;2―3周龄27―24℃;3―4周龄,24―21℃;5周龄以后保持常温。(2)湿度。我省全年的相对湿度都高于60%,故不会出现湿度过低的情况,主要是注意湿度过高的天气。(3)通风。粪便和垫料,在微生物、温度与水分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氨和硫化氢,所以鸡舍要求通风良好,多开对流窗或装排气扇。(4)光照。一周龄内可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一般要求是随着雏鸡日龄增大而相对减小光照时间和强度。(5)密度。为保证雏鸡群获得充分的运动和减少疾病的产生,密度要求是:1―10日龄,70―80只/平方米;11―20日龄,50―70只/平方米;21―30日龄,30―40只/平方米;31―40日龄,20―30只/平方米;41日龄以后,10只/平方米左右。2、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全价饲料。3、管理上注意观察鸡群的生活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4、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好疫苗,这是养鸡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措施。二、放养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放养包括中鸡阶段(40―90日龄)和大鸡阶段(90―150日龄),中鸡阶段主要是形成骨骼和肌肉,大鸡阶段既长脂肪又长羽毛,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在饲养管理上抓好如下几点:1、中鸡初期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2、由室内饲养转为放养和由小鸡饲料转为中鸡饲料必须有7―10天的过渡期逐渐过渡,以免应激造成损失。3、小公鸡要适时阉割(45日龄左右),成功率高,应激少。4、放牧场地要求宽阔、圈得住、没积水、有遮荫、有青草和砂粒。5、定期驱虫,60日龄左右一次,90―100日龄一次,进入育肥期前2―3天一次,共三次。6、大鸡阶段的饲料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使其有适度的脂肪沉积,达到育肥上市的目的。7、育肥期的管理要求减少鸡的运动、适当遮光、保持安静、舍内温度控制在于20℃左右。疾病控制导致鸡病发生的原因很多,物理因素,如饲料配合不当、温度过高过低、应激与外伤等;化学因素,如药物过量、误吃农药吸入有害气体等;生物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所以,在疾病防治上应抓好如下几点:1、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这是疾病防治的基本方针,但在我县的养殖户当中,很多人都是重治轻防,导致鸡只发病率高、死亡大、成本重、效益低。2、树立用疫(菌)苗防治疾病的观点。这是防治疾病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多数重大传染病都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接种成功与否,与鸡只的母源抗体、接种方式和接种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不同的鸡场各有不同的免疫程序。下表是土鸡免疫的参考程序:3、树立综合防治的观点。即从建场、进苗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从有利于防疫的角度去考虑,这是防疫规则的总要求,是养鸡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章
-
有关中华鲟红斑病防治
1、症状患病仔鱼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以及背面、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现有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苗常于水面游动。2、病因该病由水蚤、虾类咬伤引起,或孵化设备、仔鱼护养池表面粗糙、流速过大引起。3、危害此病主要危害开口前期的仔鲟,患病后的仔鲟大约可存活10d。如不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仔鲟成活率。4、治疗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
1579 养殖手册 有关中华鲟红斑病防治 鲟鱼养殖技术 养殖 -
水产饲料与动物蛋白的关系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水产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是畜禽的2-4倍,通常占配方的25%-50%,甚至更多。 正因为蛋白质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殖者高度关注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就理所当然了。简单地将蛋白质含量当成了评价水产饲料质量的惟一指标,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有专家研究认为,鱼类摄食的饲料中,蛋白质...
2155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知识 畜牧文摘 -
高温季节肉狗中暑的疗法
肉狗中暑起初剧烈口渴、兴奋、张口喘气,继而精神沉郁、走路不稳、粘膜潮红,最后口吐白沫,昏迷而死。若发现肉狗中暑,立即移至室外树荫下,用冷水灌肠,注射安痛定1毫升,尼可刹米0.3-0.5毫升,分次灌服补液盐(氯化钠0.5克,碳酸氢钠37.5克,氯化钾22.5克,Ca60克,冷开水冲至3000毫升,充分溶解),剂量为每公斤...
999 养殖手册 高温季节肉狗中暑的疗法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冬初莫让牛、羊采食五种草料
一是露水草。牛、羊吃露水草会引起瘤胃鼓胀病。所以,早晨要等太阳升高、露水消失后出牧,傍晚要在露水出现前回牧。 二是玉米棒上的软皮。它是玉米棒收获后剥下来的软皮。玉米棒软皮质软味甜,牛、羊很喜欢吃,特别是饥饿时,常大口整片地吞咽。还有的农户因农活忙,为节约时间,不将玉米棒上的软皮铡短,不掺草,直接用整片的玉米棒软皮饲喂...
1521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妙招 -
狗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分成口腔,食道、胃、肝脏、脾脏和胰腺所组成的上消化道,而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属下消化道.各部分都有其特殊问题,最好分加以分析:胃:胃病可分急性行(突然发生的严重疾病)或慢性)长期但较轻微的问题)两方面。绞痛(胃痛)的征象包括:呜咽背部弯曲成弓形腹部有触痛。急性病病征包括:呕吐(往往是干呕);反应迟钝,缺乏食欲...
1168 养殖手册 狗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症状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白城市牛、羊东毕血吸虫病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
1东毕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白城市流行东毕血吸虫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1.1自然因素1.1.1地理环境的因素白城地势平坦,有些河流进入平原后,多数形成无尾河,消失在草原中或大的泡沼内,而高地的雨水或村庄的排水均进入草原,使草原上的小泡沼多达1250个,这种地理条件不利于草原的自然净化,而有利于东毕血吸虫...
2200 养殖手册 白城市牛 羊东毕血吸虫病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 养牛技术 养殖 -
鸡只冬季驱虫有效方法
鸡蛔虫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患鸡精神萎靡,羽毛蓬松,食欲异常,拉稀粪,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驱蛔一般安排在冬季修产期为好。驱蛔方法:①硫化二苯胺(也叫酚噻嗪),幼鸡每公斤体重0.5克,成鸡每公斤体重1克,混在饲料中晚上喂给,连服2天,隔7天再用同样剂量连服2天,可基本驱净。②士荆芥油,每公斤体重5滴,...
1000 养殖手册 鸡只冬季驱虫有效方法 养鸡技术 养殖 -
水貂食盐中毒症及防治措施
食盐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矿物质成分。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可增进水貂的食欲,促进消化,保证机体水盐代谢平衡。但食入食盐过多,则会导致水貂中毒发生。病因:在配制日粮时,由于食盐添加量计算错误或不计量加入,饲料原料中含食盐过多(如鱼粉、咸鱼、咸肉等)加工不当时,会引起大批水貂中毒。另外,加工饲料时,由于搅拌不均匀,特...
2612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技巧 -
怎样计算肉鸡生产的成本
肉鸡的生产成本,由直接费和间接费两部分构成。直接费,也称可变费,也就是说因生产技术的优劣而有变动的费用;间接费,也称不变费,它是不论生产成绩如何,都需要有固定的费用。一、直接费1.饲料费肉鸡每单位体重的饲料费=饲转化率*饲料价格。可见,饲料费随饲料转化率和其价格变动而变化。2.初生雏费每只出售的肉鸡所负担的初生雏费为:...
2669 养殖手册 怎样计算肉鸡生产的成本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