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PIatyceiumbifurcatum别名:蝙蝠蕨、二叉鹿角蕨科属:水龙骨科鹿角属类别:大型附生蕨类形态特征:大型附生蕨类。叶二型,一种为"裸叶"(不育叶),圆盾状紧贴根茎处,密披银灰色星状毛;另一种为"实叶"(生育叶),直立,基部渐狭,柄极短,叶片长可达6Ocm,先端呈2一3回二叉状分裂,裂片下垂,两面披星状毛。抱子囊群绒毡状,生于可育叶裂片背面。产地分布:大洋洲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可耐直射阳光。生长适温16一21C,超过35。C高温易引起叶尖干枯,可耐3一5C低温。相对湿度70%~80%生长最好,空气干燥时,不育叶易干枯。观赏应用:株形独特,姿态优美,为珍奇的观赏麽类,是室内立体绿化装饰中观赏效果极佳的植物,多冉于客厅、窗台、书房的装饰和点缀,悬吊装饰和壁挂装饰效果最好。同属植物有以下朽均作观赏栽培,常见的有:三角鹿角蕨Postemaria:又名西非鹿角蕨。可育叶,基部呈三角状耳唾形,网脉明显,叶片直立,有光泽。原产几内亚。长叶鹿角蕨P?willinchi:不育叶直立向上,肾形,后呈鹿角状,缺裂。可育叶下垂,长可达2m,裂片细长。原产热带亚洲,我国云南有分布。鹿角蕨属常见的种类有:南美鹿角蕨(P.alcicorne)原产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株高和株幅均为85cm,分裂的营养球叶状至肾状,长15cm~40cm,中绿或深绿色,然后神色,革质;孢子叶灰绿色,长60cm,直立,分裂2~3回。美洲鹿角蕨(P.andinum)又叫安第斯鹿角蕨。原产秘鲁、玻利维亚。孢子叶表面密披细毛。呈白色状,叶长达3cm,十分壮观。安哥拉鹿角蕨(P,angolense)又名非洲鹿角蕨。原产热带非洲的乌干达、扎伊尔、尼日利亚。孢子大,形似象耳;营养叶呈扇形,有淡紫色脉纹,孢子叶宽楔状,又像波状鸡冠。鹿角蕨(P.bifurcatum)原产新几内亚爪哇至澳大利亚东部。株高90cm,株幅80cm。营养叶圆形至心脏形或肾形,长12cm~45cm,中绿至深绿色,然后褐色,直立,上部边缘全为波状或浅裂。孢子叶灰绿色,长90cm,直立,伸展或下垂,分裂成2~3回,呈带状,细裂片表面密生细毛,叶背着生孢子囊群。其栽培品种有荷兰(Netherlands)、圣选戈(SanDiego)、罗伯特(Robert)和齐森享尼(Ziesenhenne)等。冠状鹿角蕨(P.coronarium)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全株淡绿色,营养叶盾状,长、宽各为50cm,孢子叶下垂,长达4m。象耳鹿角蕨(P.elephantotis)原产亚洲。株高90cm,株幅80cm。营养叶直立,圆形至长圆形,中缘或深绿色,然后褐色,长90cm;孢子叶下垂,楔状,淡灰绿色,长75cm,沿叶边缘着生孢子囊。肾叶鹿角蕨(P.ellisii)原产马达加斯加。营养叶肾状,孢子叶直立生长,灰绿色,长50cm。大鹿角蕨(P.grande)原产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株高1.8m,株幅1.2m,属大型附生蕨,营养叶青铜色或绿色,高1m,圆形至心脏形或肾形,向上边缘具深的裂片,像纸,伸展或俯卧,扁平至分枝,形似“王冠”。孢子叶灰绿色,高1.8m,下垂,楔形,革质,分叉或带状细裂片。20年生母株才能产生孢子。硬叶鹿角蕨(P.hillii)原产澳大利亚西北部、新几内亚。株高70cm,株幅60cm。营养叶圆形,深绿色,长40cm,向上裂片边缘浅裂,并扁平俯卧至分枝。孢子叶革质,淡灰绿色,直立或弓形,宽楔形,不规则分叉或掌状上部裂片,高75cm~80cm。 马达加斯加鹿角蕨(P.madagascariense)原产马达加斯加。株型小,非常富有装饰性。营养叶拱起深褶,有明显淡蓝色脉纹,形似峰巢,基部叶圆形,有一个小的革质,亮绿色、楔状的孢子叶。四裂二叉鹿角蕨(P.guadridichotomum)原产马达加斯加西部附生植株,具有像鸟巢一样,不规则长圆形的废叶,营养叶圆形,直立,边缘波状或条裂;正常的孢子叶下垂而整齐,分裂呈带状,背面覆盖淡黄色星状毛,孢子囊着生于第一和第三裂片之间。三角叶鹿角蕨(P.stemaria)原产非洲西部和马达加斯加。营养叶凸出和伸长成裂片;孢子叶淡灰绿色,长45cm,厚革质,具突出的肋,常分为2回,主分叉扩展较宽,有1个弯缺,背面复盖密集的白色毡毛。 华丽鹿角蕨(P.superbum)原产澳大利亚西部。植株非常大,株高2m,株幅1.5m。营养叶像一个王冠,灰色或灰绿色,高1.6m,上部边缘具有深的裂片,分叉扁平展开。孢子叶淡友绿色,长2m、伸展乏下垂,可分叉成5裂,通常为妞曲呈细裂片。沃尔切鹿角蕨(P.wallichii)原产缅甸、印度。属装饰性观赏蕨。营养叶最初圆形和杯状,然后向上浅裂。孢子叶宽阔,几回细长的分叉裂片,革质,密生黄绿色细绒毛。女皇鹿角蕨(P.wilhelminae-reginae)原产新几内亚北部。具有一个大约冠状营养叶,长1.5m,向上生长,裂片决裂,孢子叶下垂,灰绿色,长2m。重裂鹿角蕨(P.willinckii)原产爪哇。营养叶深绿色。孢子叶被满银色短柔毛,又称银叶鹿角蕨,开始直立,后向下生长,长70cm,非常窄,深裂呈长带状。
相关文章
-
春季幼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
春季青绿饲料缺乏,幼猪易患维生素A缺乏症,如不及时进行补充,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下痢、皮肤表面干燥、眼睛看不见东西、神经机能紊乱、四肢行走困难、继发肝炎等现象,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其防治方法如下。1.提高母猪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母猪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饲料中胡萝卜素的供给有密切关系,供给愈多乳中含量愈高。因此,...
753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指南 -
免疫兔群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
9月8日,铜川市耀州区柳林镇养兔场从某哈白兔推广中心购回210只哈白兔(雌140只,雄70只),次日突然死亡3只,经本场和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剖检并结合流行病学诊断为兔巴氏杆菌病,随即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4天,效果不明显,相继又死亡151只。9月16日,对该养兔场8只兔尸进行了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
337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业知识 -
菜饼制饲料一定要脱毒
菜籽饼中含有20%可消化蛋白,其效率比值、净利用率和生物效价均高于大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近于大豆,而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均高于大豆。与大豆相比,菜籽饼中含有较多的脂肪、维生素E和各种微量元素。未脱壳的高硫苷饼粕,难以作饲料,饼粕中存在的抗营养物质———植酸、酚类也影响饼粕的利用价值。因为酚类易与蛋白质形成致密的不易腐败...
2656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畜牧文摘 -
青虾春季养殖注意事项
1.青虾春季养殖注意,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最低水位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添一次新水。投饲要及时、充分和均衡,无剩余饵。2.青虾春季养殖注意适时虾种分养,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易碰伤染病,所以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消毒工作。3.青虾春季养殖在四月上旬使用漂白粉、活性碘全池泼洒一次。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
2312 养殖手册 青虾春季养殖注意事项 养虾技术 养殖 -
罗非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
苗种的筛选 罗非鱼苗种运输前1个月应对苗种进行严格的筛选,规格相同的放在同一池内暂养。采用人工手选法,尽量防止苗种鳞片的脱落。入池后的苗种池内水温保持在22℃左右,并全池泼洒消毒剂,防止病菌感染,强化培育20天至30天,保证运输的苗种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病无伤。苗种的锻炼苗种运输前2天至3天,换掉苗种池内较肥的池水,...
2074 养殖手册 罗非鱼苗种长途运输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四个关键时期黄颡鱼养殖技巧
在湖泊、水库、池塘、河道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黄颡鱼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大,且其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一、亲鱼培育时期1.亲鱼收集作为亲鱼,要求其体...
2368 养殖手册 四个关键时期黄颡鱼养殖技巧 养鱼技术 养殖 -
甲鱼鳃腺炎病防治方法
①池塘泼洒终深度大青叶20克/立方水与板兰根40克/立方水,水煎剂长期浸泡。②病重的鳖采用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板兰根注射液,剂量为2毫升/千克鳖重,1日2针,然后将其浸入60克/立方水的大青叶、板兰根合剂(1:2)中。③池塘泼洒“博灭”,同时投喂“强克103(鳖用)”。④投喂“神奇鳖康”也有效果。⑤有时也可肌肉注射穿心莲注...
338 养殖手册 甲鱼鳃腺炎病防治方法 养鱼技术 养殖 -
猪场寄生虫病防制实施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但以疥螨和蛔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猪疥螨:病猪以剧烈痒觉为特征,燥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病变通常先在耳部发生,耳部...
1312 养殖手册 猪场寄生虫病防制实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冬春季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由于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同时易受饲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高,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在冬春季饲养肉鸡,掌握以下肉鸡饲养管理环节非常重要。解决好保温与通风冬春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1213 养殖手册 冬春季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养鸡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