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肉鸡的意义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优质肉鸡越来越重视,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什么是优质肉鸡?在国外,优质肉鸡基本上只对所谓的质量(quality)而言,英文名译为qualitymeat-chicken或highqualitymeat-chicken。对羽毛颜色的考虑,主要在于是否影响宰后胴体的外观,因而喜欢白色的羽毛。对胫部大小的考虑,主要在于胫部是否胜任支撑起快速生长的躯体。至于哪种羽毛颜色、哪种胫围的鸡更好吃一点,他们似乎并不感兴趣。而在国内,不同地方、不同出发点的情况下,对优质肉鸡就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因此,优质肉鸡的意义也各不相同。1.营养意义: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肉鸡谓之优质肉鸡。要求肌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且与人体需要相符合,能补充代谢消耗,调节生理机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发育;另一方面,要求肌肉等组织器官含脂肪适中,胆固醇含量低,不含残留药物和毒物。2.商品意义:广东及国内其他许多省市群众称黄羽鸡和麻羽鸡为优质肉鸡。这些肉鸡体型适中,具有四黄或三黄一麻(羽毛黄或麻,喙、脚、皮肤黄),三细(头、脚、骨头细),四短(颈、身、尾、脚短)的特点,冠红、屠体美观、毛孔小、皮薄、无外伤等。3.消费意义:食家和市民称好吃的鸡为优质肉鸡,这种鸡饲养时间较长,肌肉与脂肪比例适中,有一定的皮下和肌间脂肪,肌纤维细,肉滑细嫩,肉质鲜美,鸡味浓,口感好。4.传统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口味复古,传统土鸡被奉为上品,因此有人认为,优质肉鸡就是地方土种鸡。这类地方鸡在我国品种繁多,其中黄、红羽者更被认为吉利的象征,而白羽则难被接受。5.生产意义:以最低成本、最方便工艺手段生产出来的鸡为优质肉鸡。如饲料消耗低、生长快、整齐度好、屠宰加工方便、屠体雅观、屠宰率高、价格低、利润高。如某些从国外引进的快大型肉用仔鸡,40-50天可出栏,肉料比为1∶2,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上述几种意义,都不是很科学和全面,目前国内较多指的普遍意义的优质肉鸡是同时具有上述第2,第3点的特点,并且一般饲养60-110天上市,体重在1.2-2.0公斤的黄、麻羽鸡。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带普遍性的划分并没有贬低其他鸡的意思,主要是遵循人们的习惯称呼而已。二、对鸡肉肉质评定上面述及优质肉鸡的意义多种多样,因此对鸡肉肉质的优与不优,评定方法也自然不同。鸡肉品质的评定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狭义上是指人对鸡肉的色、香、味等的感觉和评价。广义上的品质评定包括了对鸡肉的风味、营养价值以及各种理化特性的综合评判与测定。一般来说,肉质可从理性上和感性上,也即是从客观上和主观上进行评定。1.客观标准:是从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上进行的评定。物理特性包括保水率、嫩度、剪断值、组织结构、胶原蛋白含量等。化学特性包括pH值、脂肪酸、氨基酸、风味成份、残药、毒物等。上述特性在国际和国内都有具体的测定方法,省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部门都能进行测定。2.主观标准:主观标准是指主观通过眼、鼻、嘴,根据鸡肉的外观以及对其风味品尝的感觉来评定,是以色、香、味、型来评定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还没有专门的品肉机构。当然,这方面的评定也并不是随意的和孤立的,感官评价与理性特性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鸡肉品质的优势。三、优质肉鸡的育种优质肉鸡的育种,其实施对象主要是种鸡,即原种、祖代、父母代等,通过对它们进行育种,最终在商品代体现出育种的成果。1.优质肉鸡育种的客观目标(1)、通过育种,必须使种鸡达到如下基本要求:①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粗饲、易管理;②群体整齐度高;③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好。(2)、通过育种,必须使所产生的商品鸡达到如下基本要求:①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易管理;②群体整齐度高、生产效益好;③骨细皮薄、肉滑细嫩、肌肉纤维小、肌间脂肪适中;④肉质鲜美、鸡味浓、口感好,部分与好风味有关的成份含量较高;⑤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多且较平衡;⑥适于多种烹调。2.优质肉鸡的育种特点 (1)、羽色:鸡的羽色虽与鸡的种质、鸡肉营养与味道没有特定的关系,但由于在活鸡市场上,消费者偏爱黄羽或黄麻羽,不少地方还通常把三黄鸡与优质肉鸡的概念相等同。因此,在优质肉鸡的育种中羽色选择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优先选育的性状就是黄(或麻)羽。个体选择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即从表型选择纯黄羽或麻羽,采用闭锁群体选育法,同质选配,经过几个世代,使群体毛色的一致性提高。尤其对于羽色较为混杂(如有麻色、黑色、棕色、白色、芦花色等多种杂乱颜色)的鸡群采用闭锁群体选育法,更有助于白色和其他杂色有进一步纯合和暴露的机会,再通过表型选择,将杂色羽个体全部淘汰。有时也可借助测交方式,从基因型上清除杂色基因。(2)、体型性状:体型一般有大、中、小三种,其中以小型优质黄(麻)羽肉鸡经济价值较高,应根据不同品种和不同消费习惯来选择肉鸡的体型。无论何种体型,都要求头小、颈短、胸宽、胫矮、胫细、胴体丰满。对于胫的长度、粗细和颜色,选择方法是先选出体重合适的个体,再从中选出胫短而细、颜色偏黄的个体,其中对公鸡胫长的选择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保证公鸡有足够的体重,而母鸡则加大选择压,尽量选出胫短而细的个体,其体重相应降低一点也是允许的,因为母鸡体重对后代影响相对较小。除体型大小和胫的长度、粗细和颜色外,每世代都选留冠红,体斜长适中,尾短、毛滑光亮的个体,相应地坚持淘汰体躯过窄过长、尾太翅、羽毛蓬松的个体。(3)、肉质性状:肉质主要决定于品种,以肌纤维细、肌束小的鸡种为好,中速、慢大型品种能符合要求,经饲养90-130天后,皮薄骨细,肌肉嫩滑,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适于各种烹调,尤其适合制作白切鸡、盐?h鸡。育种对肉质所起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指望用几年时间,把外国引进的某一快大品种改造成为肌纤维细嫩、鸡味浓郁的品种。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对于期望值不高的鸡种,尽早更换为好。除此之外,还要有合理的饲养管理等措施相配套,因为肉质受到饲料、年龄、性别以及屠宰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肉质嫩滑、鸡味浓的鸡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为了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要适当对优质肉鸡生长性能进行选育,在不明显影响肉质的情况下,达到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的效果。主要采用个体选择,在出雏时选择头大颈粗,腹圆脐平,健康结实的雏鸡,挑出弱小个体,一般挑出10%。公、母鸡以不同选择压在28日龄、70日龄、90日龄时进行三次个体选择。母鸡选体重适中、健康发育好、体型好、被毛紧凑的个体,选留数为母鸡出雏数的60%-70%。公鸡选择发育好、体型外貌良好、骨架结实、胫部强健、冠红大、眼亮头昂、体重在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个体,选留数为公鸡出雏数的20%。(5)、矮小型基因的利用:性连锁矮小型基因dw,可使鸡体型减小而不明显影响鸡的生活力和生产力,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优质肉鸡育种中使用矮小型基因时,要注意尽量靠近当地消费者所认为的那种目标体型,一般以某正常型品种与具有矮小型基因的品种杂交第一代,再与具有目标体型的品种杂交一次为好。(6)、初生雏鸡自别雌雄:在一些地方,优质肉鸡通常只对母鸡而言,这种类型的肉用公鸡,由于生长慢售价低,农户不喜欢养,孵化场或种鸡场只好低价销售或用于养鱼等。因此,第一天就鉴别雏鸡性别显得比其它品种更为重要。在优质肉鸡的育种中可利用性连锁的快慢羽基因,培育出雌雄自别的品系。羽速类型由同位点的一对基因(k、K)控制,其中慢羽基因K是显性,快羽基因k是隐性,快羽鸡基因型为ZkZk和ZkW,表现为出雏时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覆主翼羽短于主翼羽或未长出。慢羽鸡基因型为ZKZK,ZKZk和ZKW,表现为出雏时主翼羽短于或等于覆主翼羽或主翼羽未长出。对每批雏鸡在出壳24小时内进行羽型鉴别,分开快、慢羽。经过一定的育种程序,在2-3世代内建立快慢羽纯系,并通过适当配套,建立雌雄自别系。必须注意的是,要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处理好快慢羽基因与羽毛生长速度,羽毛覆盖程度的关系。(7)、对繁殖性能的选择:要同时考虑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性状,并兼顾各家系的生长速度、体型羽色等,所以可以通过家系选择法,各世代用综合指标进行评定,然后确定选留和淘汰,中选家系再组成核心群,进行下一代的选育。由于对优质肉鸡进行繁殖性能选择与对蛋鸡、其它肉鸡相似,没有显著的不同,此处不赘述。3.合理利用杂交除上述特点外,优质肉鸡育种中要特别重视合理利用杂交技术。目前,土种鸡很受市民喜欢,在一些省份,土种鸡是当地主要的优质肉鸡,消费潜力很大,并且价钱比石岐杂鸡高出50%-100%。但由于这些土种鸡繁殖力较低,生长较慢,不适应商品生产。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地方鸡种作素材,通过配套杂交,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由生产场进行单交或在单交基础上进行三元杂交和双杂交,以提高生产性能,是科研面向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例如广东省的土种鸡,几年前某些品种数量锐减,并且不同程度地混杂。经科研、教学单位多年选育后,有较明显的成效,有的已达到不含杂色羽,也不含有隐性白羽基因。目前广泛应用这些土种鸡与其它鸡种杂交,由此生产仿土型优质肉鸡,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均较理想。
相关文章
-
饲料添油脂 肉鸡长得快
肉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饲料的营养需求较高,以玉米、豆饼为主配制的饲料难以满足肉鸡的营养需求,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试验研究证实,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后,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有猪油、牛油、鱼油等,植物油有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一般来讲,肉...
1839 养殖手册 饲料添油脂肉鸡长得快 养鸡技术 养殖 -
禁牧舍饲对养羊业的影响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保护建设的重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气候、人为和历史的原因,尽管国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加大对草原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但我国草原生态恶化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在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措施和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饲养圈及有效保护草场的同...
2124 特种养殖 农业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技术 -
种鸭维生素A缺乏的综合防治技术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它能促进种鸭的正常生长发育,缺乏时可引起生殖功能衰退,骨骼成长不良及生长发育受阻。种蛋在孵化后2~3天还未发育成正常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发生死亡。其后有的胚胎骨骼发育异常,有的无眼裂,肺...
1598 养殖手册 种鸭维生素A缺乏的综合防治技术 养鸭技术 养殖 -
降低养猪应激应注意的十个方面
应激的动物比正常动物更容易发病,生产中应激因素很多,可以导致猪只疾病的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急剧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在秋冬季节,应激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其他如饮水短缺,饥饿,运输拥挤和微生物的入侵等等都会造成应激。生产中的防疫和转群等均可造成猪只应激。因此,每当采取任何会造成猪只应激的行...
2928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常识 -
狐、貉、貂的疾病防治(上)
一、预防措施1.特异性预防毛皮动物饲养场每年必须对不同种类动物进行定期预防性接种和诊断性检查,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狐狸定期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水貂应预防肉毒梭菌中毒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阿留申病;貉要预防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等疾病。2.一般性防疫措施(1)在动物饲养场、饲养区门...
1522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插枝治疗牛眼病的探讨
“牛眼上膜”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夏秋农忙季节,轻者双眼流泪,结膜暗红,视力障碍,重则失明,影响劳役。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插枝方法试治耕牛149头,痊愈114头,占76.5%,好转28头,占18.8%,无效7头,仅占4.7%,且该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现介绍如下,供与同仁们探讨。1材料与...
1897 养殖手册 插枝治疗牛眼病的探讨 养牛技术 养殖 -
海参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2.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
1423 养殖手册 海参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 养殖 -
瘦弱耕牛冬季喂养要点
1.保持牛圈舍清洁干燥和温暖吊挂门窗帘,堵塞椽眼风洞,避免寒风侵袭,晴暖午时将牛牵到避风向阳处晒太阳。2.饲喂草料要清洁禁喂雨雪淋坏或霉变草料,多喂些易消化的胡萝卜、南瓜及发芽饲料,满足牛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供新鲜深井水或温水,禁饮冰冻冷水。3.喂优质青干草或青贮饲料每日补喂1公斤麸皮、2公斤玉米粉、1公斤豆饼或花生饼...
2289 养殖手册 瘦弱耕牛冬季喂养要点 养牛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栏目最新
猜你喜欢
TAG 标签
- 地图鱼怎么养
- 罗汉鱼的寿命
- 淘汰鹌鹑育肥管理三要点
- 甜菜蛇眼病的病原是什么怎样防治
- 全脂大豆粉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 户养奶牛高产管理方法
- 内华达猫的优缺点
- 农户仔猪补栏后预防大批死亡的措施
- 冬季做好猪气喘病的防治
- 生猪快速增重十方法
- 红白鼯鼠的优缺点
- 多产鸭蛋的小窍门
- 美短饲养技巧
- 乌龟肠胃炎
- 冬季饲养信鸽注意事项
- 萨摩耶图鉴
- 犬猫肺炎
- 屠杀动物
- 怎样提高冬闲鱼种池的利用率
- 淡水鱼调味鱼干片加工技术
- 猫咪眼睑内翻
- 幼兔腹泻与环境温度低有关
- 精料养羊技术
- 猪疑难杂症猪阴虚肝旺症
- 涂金缎毛天竺鼠
- 中华田园犬饲养
- 毒蛇养殖过程的咬伤急救处理
- 长耳跳鼠
- 仔猪旺食期的管理技术
- 母猪瘫痪防治
- 冬季猪幼崽的管理要点
- 冬季产蛋鹌鹑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