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来源
青贮原料的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和牧草(如玉米、高粱、燕麦)、豆科作物和牧草(如苜蓿)、蔬菜瓜类副产物、块根块茎饲料、水生饲料、野草、野菜、树叶以及农副产品均可制作青贮。
所需设备
青贮设备有很多种,如青贮塔、青贮窖(圆形、长方形)、青贮壕(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青贮袋、青贮堆等。各地可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选1种形式,在地下水位低、冬季寒冷地区宜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设备。建造过程需以下几步:首先是选址,注意选土质坚硬、排水良好、高燥、靠近畜舍、远离水源和粪坑地方。其次是选材,可用砖石、混凝土修筑,也可用塑料薄膜,亦可挖掘简单的土窖,还可就地取材(如闲置水池)。最后计算设备大小,以牛群规模和每年需要的青贮饲料来确定容积为例,一般每头牛每年需青贮10000公斤(羊为2500公斤)。青贮总量(公斤)=头数×10000,再求出容积X,X=青贮总量÷每立方米青贮重量(一般为400公斤~750公斤/立方米),据此容积进一步确定设备的长、宽、高、直径等。圆形设备容积=3.14×半径2×高,长形设备容积=长×宽(上下宽的中数)×高。圆形窖的直径应按每天饲喂青贮数量计算,一般为50厘米~90厘米,深度或高度由饲喂青贮时间长短而定,但一般高度不要小于直径的2倍,也不要大于直径的3.5倍。青贮壕的适宜宽度取决于每日饲喂的青贮量,农场一般采用上口宽55厘米~60厘米,下口宽45厘米~55厘米,高度在20厘米~50厘米之间。
制作步骤
1、适期刈割。适期刈割可提高青贮产量和养分含量,一般玉米青贮(带穗)以蜡熟至黄熟期为宜,玉米青贮(无穗)以有多一半绿叶为宜,高粱青贮以腊熟期为宜,豆科牧草以开花初期为宜,甘薯藤以霜前为宜。
2、调节水分含量。适宜含水量为70%左右,刈后直接青贮的原料含水分较高(75%~80%),可加入干草、秸秆等或晾晒来降低水分,当水分过低时可加水(15公斤水/100公斤秸秆)或与新割嫩绿原料混装。水分测定可将铡碎的原料在手中握紧成团,若草团不散开但渗出液很少,则水分约70%~75%;若草团慢慢散开,无汁液渗出,则水分约60%~70%;若草团很快散开,则水分小于60%。
3、切碎。原料必须切碎,切碎便于压实,同时渗出汁液促进乳酸菌繁殖,考虑到反刍,不宜过短,也不要超过1.5厘米,一般半干牧草青贮0.65厘米,玉米青贮0.65厘米~1.3厘米,当饲料粗硬时应切得短些,细软时应稍长些。
4、装填和压实。在检查完设备后,于窖底铺15厘米厚的清洁垫草或吸水性强的草粉。青贮原料应随切碎随装贮,装窖速度要快,原料不要在窖外久置、日晒或雨淋。同时注意不要混入土块、粪便、钉等异物。要注意层层压实,每装0.5米左右,压实1次,尤其要注意窖的四周边缘和窖角,长型窖在农机具漏压或压不到的地方,一定要上人踩实。装满后原料应高出窖口一米左右,压实是为了排出空气,紧实与否是成败的关键,原料装填越实越紧,青贮质量越好。
5、密封。装填完毕应立即严密封埋,先用塑料薄膜盖严,再用土覆盖(30厘米~50厘米厚),最后压以重物如旧轮胎、石板等物,做到不透气、不漏水,窖顶应呈馒头形或屋脊形以利排水。如果拖延封窖,会导致青贮品质低劣。
6、管护。青贮窖贮好封严后,要注意防雨水渗入,多雨地区宜在窖上搭棚防雨,如发现窖顶裂缝应及时覆土、压实,还要注意防鼠、防牲畜践踏等。
饲喂方法
青贮料是优质多汁饲料,经一段适应后,家畜均喜食。开始时先经过训练,于空腹时先喂青贮,最初少喂,逐步增多,然后再喂草料或将青贮与草料拌匀饲喂,喂量应考虑家畜种类、年龄、生理状态、饲料种类等。对于牛,玉米青贮可多喂些(5公斤/100公斤体重)。禾本科青贮居中(4公斤/100公斤体重),豆科青贮可少喂些(3公斤/100公斤体重)。注意青贮料不要在牛舍内存放,否则影响牛奶味道。
开窖取料
青贮料在封窖40天~60天后即可开窖饲喂,开窖前应清除窖顶盖土,圆形窖自上而下逐层取料。长型窖应从一端开始,盖土可以先清一段,取完料后再清再取,逐段进行。开窖后注意排水、鉴定品质,取料应随取随喂,以当日喂完为准,切勿取1次喂数日,取料面要平滑,尽可能缩小范围,但也要防止打洞掏心。每日取料进度不要少于15厘米,取完后盖严塑料布,清除周围余料,如中途停喂,间隔较长,须按原方法封好。
品质评定
上等:黄绿色、绿色,酸味浓,有芳香味,柔软稍湿润。
中等:黄褐色、黑绿色,酸味中等或较少,芳香、稍有酒精味或丁酸味,柔软稍干或水分稍多。
下等:黑色、褐色,酸味很少,臭味,干燥松散或粘软成块,不宜饲喂,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