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车轮虫病是常见的寄生虫病害,其流行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发生在早春、初夏及越冬期间比较多。车轮虫的危害主要发生在鱼类的鱼苗,鱼种阶段,流行的高峰季节为4-8月。
鱼车轮虫病症状
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鱼受虫体寄生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使鳃组织溃烂。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体质瘦弱, 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可见鱼体表发白,鱼鳃上粘液分泌物变多,有的鱼体局部会发生变白的状况,鱼体鳃丝上皮组织发生增生,鳃丝组织产生肿胀或被破坏等情况。
鱼车轮虫病治疗方案
1、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7-1克或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均匀全池泼洒,对于车轮虫病严重的鱼塘,可以连续用药2 -3次。
注意:硫酸铜毒性较大,且水体测量误差等原因,所以用药后应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开动增氧机或对池塘进行加、换水。
2、病鱼用2%一3%食盐水浸浴5左右,根据气温、鱼体的耐受程度具体灵活掌握。
3、发病鱼塘可用0.3-0.5ppm的敌百虫均匀全池泼洒。
4、每亩水深1米用枫杨树叶50-60斤煎汁均匀全池泼洒。
5、每亩水深1米用苦楝树枝叶50-60斤煮水或打浆均匀全池泼洒。
6、每亩1米水深用生韭菜6-10斤,捣烂后加入0.5斤食盐,拌匀后全池泼洒。
7、每立方水体用苦参碱溶液0.4克,稀释后均匀全池泼洒1-2次。
8、每亩水深1米用苯扎溴铵溶液50-100克,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混养按20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
9、硫酸铜亚铁合剂(5:2)0.7克/立方米加阿维菌素溶液(1%)15毫升/亩/米混合全池泼洒。
10、25毫升/立方米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11、目前鱼药市场上有很多采用高科技复方组合的鱼用杀虫剂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比如溴氰菊脂类和氯氰菊酯类等杀虫剂药物等。灭虫类植物药物可采用松树枝叶等浸汁也可。
鱼车轮虫病的预防:
1. 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⑴用生石灰消毒:
①干法清塘法:先放干塘水或留鱼塘底水深7-10公分左右,在鱼塘底部的四个角落和中间部位挖出几个洞,每亩鱼塘用块状生石灰120-150斤,将块状生石灰放入事先挖好的洞用水充分溶解,趁热将石灰水对池塘底及塘壁进行均匀全池泼洒,有条件时,也可在次日对池底进行翻动,使塘底淤泥与石灰水充分混合,以便增强清塘消毒效果。一般情况经过8-10天后,生石灰的药效基本消失,便可以注水放鱼。
②带水清塘法:对于有些不能完全排干水池塘,可以采用带水清塘的方法,即池塘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250-300斤,将块状生石灰与水在木桶中充分浓解后,未待其冷却,立即趁热对池塘进行全池均匀遍洒。通常情况下8-10天生石灰的药效消失,此时向池塘放苗养鱼。
⑵漂白粉清塘法:池塘每亩/米水深用含氯30%漂白粉27斤左右,用塑料或木桶化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清塘后6-8天后便可投放鱼苗进行养鱼生产。
2. 鱼种放养前,用10-2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30。
3. 在水温15~20℃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体用8g硫酸铜配制成溶液,浸洗鱼种10~20。
4. 在每亩1米水深池塘中,用30斤苦楝树枝叶扎成4捆均匀浸泡在池塘中(若池塘较大可多扎几捆,具体捆数视池塘大小而定),一周更换一次,连续使用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