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以剧烈腹泻、呕吐和血液中白细胞急剧减少为特征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49年由加拿大学者Sehofield发现本病。1981年姜廷秀等首先报道了我国发生水貂病毒性肠炎,此后该病逐渐蔓延全国,给我国养貂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多发生在每年7~10月,水貂是高度易感动物。狐、貉也发生细小病毒感染。该病一旦发生,若不采取措施,有可能在明年仔兽分窝前后再次大面积发生。
症状潜伏期4~8天,病程1~14天。发病初期水貂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乃至消失,渴欲增加,不愿活动,有时发生呕吐,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粪便稀软、呈黄色、灰白或粉红色甚至煤焦油状稀软便。
防治
(1)疫苗免疫预防接种:①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②仔兽分批免疫。
(2)发病控制措施:
①早期诊断,并对发病水貂隔离、全厂消毒;
②采取相应的措施,用齐鲁动保水貂肠炎疫苗4ml,分2点皮下注射。
③用抗菌素防治细菌继发感染。可用:替奥福(5mg/kg体重),惠克宁(2mg/kg体重),氧氟沙星等防治细菌感染。
④对症治疗:补液、止血、止吐、抗菌消炎。病兽常因拉稀、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的功能状况,否则易造成治疗失败。当病兽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25%葡萄糖液,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2次/日。
⑤口服补液法当病犬表现不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用补液盐: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