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发现心包积液目前很流行,不管是大鸡场还是小养殖户都频繁出现了这种现象。鸡有心包积液一般有哪几种病?如何预防鸡心包炎?
流行新特点
禽腺病毒(FAdV)是家禽和野禽中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FAdV 可分为 3 个亚群,其中 I 亚群有 A、B、C、D、E 5 个种和 12 个血清型。经检测目前流行的心包积液综合征(HPS)主要是由腺病毒 I 亚群 4 血清型(FAdV-C4)引起。
1.1 发病日龄趋于幼龄鸡
HPS 发病集中在 20~60日龄,早的 7 日龄雏鸡可发病。鸡舍内呈区域性发病,死亡突然,每天死亡,日死亡率在0.5%~2%,总死亡率在 5%~30%或更高,发病后 5~7 天为死亡高峰,感染期多在 9~14天。一般情况下,发病日龄越小,相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鸡精神沉郁,排黄色黏液样粪。种鸡在加光刺激后及产蛋率上升阶段也有发生,死亡率稍低。
1.2 易感品种增多
前些年 HPS 主要感染麻鸡和蛋鸡,除此之外,目前白羽肉鸡、肉杂鸡、黄鸡、种鸡和种鸭等品种均可感染发病,发病情况常因季节、区域、品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差异不同。
1.3 垂直传播作用更大
腺病毒在自然界和养殖环境中广泛存在,既可经鸡胚垂直传播,又易通过排泄物特别是粪便等水平传播,两种传播方式结合使得 FAdV 传播更快且波及范围更广。
1.4 抵抗力强
腺病毒粒子无囊膜,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酸、耐热,一般消毒药不易将其灭活,但对福尔马林和碘敏感,能被1∶1 000 的甲醛灭活。
1.5 条件性发病诱发本病发生、发展以及病情加重的因素很多,如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细小病毒、鸡贫血因子、马立克氏病病毒、鸡白血病病毒、支原体(MG、MS)及大肠杆菌等发生混合感染时,可促进和加重本病的流行,甚至造成全群覆灭。另外,饲料或环境霉菌毒素超标、饲料成分突然改变、饲养密度增加、鸡舍内温度变化过大及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也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与发展,甚至可使无症状带病毒鸡发生显性传染。
鸡心包积液临床症状
临床发现,发病鸡群前期采食不见下降,鸡群精神不见变化,多突然死亡,以中等和偏大鸡为主。发病头2-3天多表现突然死亡,但死亡率极低,2-3天后死亡猛地增加,死亡率上升特快,高峰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每天死亡率可以达到5%左右,病程15天左右,总死亡率可达10-70%不等。死亡严重的多混有别的疾病,霉菌毒素和对肝肾有损害的药以及免疫抑制病如法氏囊,传贫可以加速本病的死亡。由于本病无特效药物,初期死亡养殖户多不注重,发病速度快,高峰死亡率高,养殖户难承受压力,多以早卖为归宿。
鸡心包炎的防治措施
(1)加强防疫措施
农场绝育。除了鸡蛋传播外,病毒还可以横向传播:无腺病毒胶囊病毒,建议使用戊二醛、碘消毒剂配合鸡肉消毒和环境消毒,可配合过氧化物乙酸消毒在鸡舍熏蒸。
经理问。管理员试图减少鸡舍内部,一名固定管理员负责跟踪鸡。
鸡场绝育。出入境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禁止生产鸡肉,销售人员进入现场;做好车辆消毒消灭鸡肉销售和防疫工作。[请]
车辆消毒。饲料车和卖鸡车分开使用,饲料车和家用车都需要严格消毒。
(2)推荐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病鸡,可增加肝脏和肾脏负担,增加死亡和死亡数量。推荐使用的药物有:保肝排毒、减轻心包积液、缓解肝肾水肿、抵抗压力(如维生素c、红糖)和饮用水或合剂,以减轻肝肾负担。
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这些药物的使用只能缓解症状,治疗方法有限。
(3)高游离卵黄抗体是治疗禽腺病毒感染的方法。
注射腺病毒卵黄抗体是治疗心包积液综合征的方法。注射后大约三天你就可以停止死亡,
建议用量:80天龄鸡1毫升,80天以上鸡1.5毫升/1。
抗体应该在早期使用,一般在3-10天后使用。
对于病鸡,应先接种健康鸡,然后接种病鸡。单独鸡将重复,可重复一次,或紧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