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
猪水疱病发病机理
病毒侵入猪体,扁桃体是易受害的组织。皮肤,淋巴结和侧咽后淋巴可发生早期感染。原发性感染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体内经2-4d在入侵部形成水疱,以后发展为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口腔粘膜和其他波分皮肤形成次发性水疱。本病毒对舌,鼻盘,唇,蹄的上皮,心肌,扁桃体的淋巴组织和脑干均有很强的亲和力。上皮病变的发生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细胞死亡和由于皮肤棘细胞层松解丧失了亲和力;二是细胞内水肿导致上皮细胞的网状变性。
猪水疱病症状
潜伏期2~4天,有的可延长至7~8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在蹄冠、趾间、蹄踵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至蚕虫大的水疱,继而水疱融合扩大,充满水疱液,经1~2天后,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真皮暴露,颜色鲜红。由于蹄部受到损害,病猪行走出现跛行。有些病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可造成蹄壳脱落,不能站立。在蹄部发生水疱的同时,有的病猪在鼻端、口腔和母猪乳头周围出现水疱。一般经l0天左右可以自愈,但初生仔猪可造成死亡。水疱病发生后,约有2%的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表现向前冲,转圈运动,用鼻摩擦猪舍用具,有时有强直性痉挛。
猪水疱病病理变化
水泡性损伤是SVD典型和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水泡性损伤的外观及显微镜观察与FMD的损伤均无差别。
特征性病变在蹄部、鼻盘、唇、舌面,有时在乳房出现水疱。个别病例在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其他脏器无可见的病理变化。组织学变化为非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脊髓炎病变,大脑中部病变较背部严重。脑膜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管嵌边,多数为网状组织细胞,少数为淋巴细胞和嗜伊红细胞。脑灰质和白质发现软化病灶。
防止将病带入非疫区。疫区和受威胁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对患病猪待水疱破后,用0.1%高锰酸钾或2%明矾水洗净,涂布紫药水或碘甘汕,数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