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近来在育肥羊场户中时有发生,但是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误以为羊口蹄疫,给治疗过程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动物资料网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鉴别羊口蹄疫与羊口疮?
一、羊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
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对本病的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
病理变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为显著。
二、羊口疮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
该病主要发生于山羊和绵羊,常呈群发性流行状态,以危害6月龄内的羔羊或幼羊为严重,个别羊只可在蹄部出现临床症状,病羊表现跛行,喜卧地,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可见水疱、脓疱,严重的可见化脓、坏死等症状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带毒病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感染。该病的发生没有的季节性,但是,以春秋产羔季节发病较多。
三、鉴别诊断
1.临床症状:羊口蹄疫体温高40℃—41℃,口疮无继发感染则体温不高;口蹄疫口腔、蹄部、乳房出现水泡和溃疡,水泡皮薄,易裂。口疮口角、乳房多见水疱、脓疱,蹄部少见,疱皮厚;口蹄疫水泡破后呈溃疡,口疮则结成疣状结痂。
2.流行病学:口蹄疫传播迅速,暴发性流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粘膜传播;口疮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呈群发性流行,主要危害6月龄内羊。
3.病理变化:口蹄疫典型病例心脏切面有斑点或条纹,称“虎斑心”。其它部位解剖无区别。
4.近一步确诊需通过实验室诊断。
由于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症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根据症状无法进行识别时,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进行后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