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时间 : 06-26 投稿人 : 南梦破碎 点击 :

在中国现有条件单纯的靠加强管理、封群、清群和多点式饲养等管理措施是很难控制蓝耳病的发生,特别是规模猪场频繁的人员和运猪车辆进出、频繁的引种、密集的猪场分布会使猪场有严重的威胁,使得国内猪场感染率几乎达到了90%以上。科学的疫苗免疫似乎成为控制蓝耳病必要的手段。

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兽医知识大全

免疫与否

蓝耳苗免疫与否猪场应根据猪场情况而定,如果猪场是阴性场,苛刻的生物措施执行到位可以考虑不免疫。如果猪场已经出现地方性蓝耳病或周围环境防疫压力大应该进行接种免疫。

从目前采集的病料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依然是以美洲型中国高致病变异毒株为主,因此选择疫苗毒株应首先考虑当前流行的优势毒株。

免疫方法

一、不稳定场:母猪采用一刀切,使全群统一产生抗体,切断猪场内病毒循环,4周后加强一次(注意只能适合能做紧急接种的低毒疫苗,否则有爆发蓝耳病的风险,免疫前后策略性用病毒阻断剂和抗生素避免应激发病。)。结合封群管理进行,近期避免引种。

二、活动场:母猪产后2周免疫或每3~4个月一次。

三、稳定场:母猪外界防疫环境压力大的免疫,每3~4个月一次。

四、后备:170龄免一次,195日龄免一次(约隔4周)

五、商品猪:断奶后2周首免(免疫时间取决于疫苗抗体产生的快与慢以及母源抗体的干扰,发病周期来到前就能产生良好的抗体比较合适。同时注意与猪瘟免疫时间重叠,因此要选择低毒的蓝耳苗不抑制猪瘟免疫是个重要关键的问题,的解决猪瘟免疫的重叠问题),4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免疫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同一个猪场使用两种(不同毒株)以上的活疫苗。

当两种毒株在猪群同时存在时,很容易让病毒发生重组,增加了新毒的危险,同时两种毒株存在增加了毒性很容易致病。从服务的很多猪场中发现只要使用两种以上不同毒株的疫苗猪场发病率几乎是100%。目前,世界上比较公认的防控蓝耳病的做法:就是让一种低毒毒株在猪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当野毒感染时复制受到抑制,致病性也就不那么强了,此外,弱毒疫苗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也能保护蓝耳病的发生,即便发病也没有那么严重。因此在免疫前用14天的病毒阻断剂干扰体内野毒复制,在免疫后猪体内疫苗毒株能迅速复制并占主导地位趋向单一的存在。前提必须是低毒疫苗(如双基因缺失苗),才不会造成地方性蓝耳症候群。

免疫前消除干扰

活动场和不稳定场,接种毒力偏强的蓝耳苗是危险的做法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一些传染性疾病,如圆环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付红细胞体病等疾病以及应急反应包括转群、断奶、过热或过冷等都会增加免疫失败的几率。因此免疫前消除干扰,并加强管理,避免应激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的做法如下:病毒阻断剂+菲苏宁+泰乐菌素+金维他5100抗应激剂连续饲料投喂14天,停药3天后再免疫会获得比较理性的效果。

避开母源抗体影响

当母猪抗体水平良好,在哺乳期和断奶初期可使仔猪被动获得特异性的母源抗体,如果在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免疫蓝耳疫苗,疫苗抗原就中和母源抗体,免疫将受到影响。母源抗体比较高时建议断奶两周后免疫比较合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